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是哪个朝代?

如题所述

把元代定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我觉得不太确切。元代确实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之一,而且应该说是第一个高峰期,在此以前的戏曲还处在雏形或萌芽型状态,但是与明清出现的昆剧、京剧比起来,元代杂剧显然还嫩了点。京剧的出现,才使得中国戏曲走向了巅峰。而京剧是在清末形成,所以,我认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应该是清代才对。
一楼提供的链接只谈了元杂剧,虽然比较详细,但是并没有与其他时期的戏曲发展作比较,所以不能以此认定元杂剧时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
。以上纯粹是个人观点,没有参考过任何资料,而是以本人对戏曲的了解所得出的结论,仅供楼主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5
元朝追问

可以描述的详细一点么?如 元的著名戏作之类

追答

 元曲四大家,即四位著名的散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又称“关、马、郑、白”。

  或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又称“关、马、王、白”。
  元代,民族乐器三弦的出现值得注意。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元杂剧的兴盛最初在北方,渐次向南方发展,与南方戏曲发生交融。代表性的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外还有王实甫、乔吉甫,世称六大家。典型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有严格的结构,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过场)构成。一折内限用同一宫调,一韵到底,常由一个角色(末或旦)主唱,这些规则,有时也有突破,如王实甫的《西厢记》达五本二十折。元杂剧对南方戏曲的影响,造成南戏(元明之际叫做传奇)的进一步成熟。出现了一系列典型剧作,如《拜月庭》、《琵琶记》等等。这些剧本经历代流传,至今仍在上演。当时南北曲的风格 已经初步确立,以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曲柔婉。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论》,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是北曲最早的韵书,他把北方语言分为十九个韵部,并且把字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这对后世音韵学的研究以及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均有很大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2-07-15
元代。追问

谢谢 请问您可以再告诉我详细一点么?比如著名的戏作,

追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776641.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