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小学校长?

如题所述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校长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希望在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这世纪之交,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校长呢?笔者以为应从五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科学管理。
校长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校长要致力于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和人才的新的要求,包括劳动力和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结构及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形成新的教育观(如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新的人才观(如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人才观),调整教育的规模、类型、结构,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教育观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规律上来,放到教育教学改革上来,放到教育管理上来。管理是个永恒的主题,管理出效益,有人把管理比作下棋,校长就是一名棋手,学校中各种资源就是棋盘上的棋子。下棋有下棋的规律,学校管理也有其规律。校长必须遵循规律,统筹规划,全面安排,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全面完成育人任务。
二、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素质。
学校的教职工是否接受校长的“指挥”,关键取决于校长影响力的大校校长的自身素养是影响力的基础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长的知识、经验与才能。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他们在诸多权威中最尊重的是学术权威。因此,校长的学术地位、文化修养、教学经验的影响力是最重要的,校长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从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不断学习、研究……

--------------------------------------------------------------------------------
怎样才能成为成功校长

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教委日前举办中关村一小谭玉芬校长和翠微小学田志刚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著名教育管理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陈孝彬教授就海淀区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先后举办成功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这件事,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成功校长的办学思想研讨会,不同于一般的经验交流会,通过树立优秀校长典型,宣传推广他们的先进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对引导当地所有校长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管理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积极的意义。陈孝彬校长结合谭玉芬、田志刚两位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实践着重阐释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校长。

成功校长一定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而办学思想首先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一种境界。

办学思想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词,它是什么意思呢?陈孝彬教授认为,办学思想有下面几层含义:它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思想体现了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计谋、策略和韬略,就是说,它不完全是一个根据文件怎么说就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在实践上级文件中体现他的计谋、策略和韬略;它是校长向自我的智力和体力极限挑战的过程;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是校长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的结果。陈孝彬教授强调,办学思想首先反映的是校长的思想境界,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有多大,他的才能就会发挥地有多么充分。谭玉芬和田志刚两位校长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但贯穿他们报告的核心是什么呢?谭玉芬校长说,尽管在不同的学校,关注的重点不一样,面对相同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但其中我总是感到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来自于我始终"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同时,也就是这种精神和力量,让我不管在任何时候,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都会精神百倍地向大家展露自信的微笑。田志刚校长说,尊重受教育者,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一直是我追求的办学目标。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学生自由发展,一直是我追求的办学最高境界。陈孝彬教授说,办学思想首先是一种思想境界,它不是一个技术、形式的东西。

陈孝彬教授进一步讲到,办学思想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性化层次。它体现为校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追求的目标,能够用明确的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第二层次是战略发展层次。它体现了校长的智慧、计谋、策略和韬略,包括怎样处理学校内部和学校与外部的各种关系。这是实现理性目标的中介。第三层次是操作层次,就是采取的具体措施。如果前两个层次没解决,光有操作层面是不行的。办学思想不是去照搬,搬过去也会走样,关键是领会、把握好他们办学思想的第一层次。

成功校长在事业发展中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

在学校的舞台上,校长是领跑者,校长跑得多快,老师们跟着就会跑多快;校长是船长,是掌舵,你要指挥学校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远航,达到理想的彼岸。陈孝彬教授认为,人们对校长角色的这种定位是再恰当不过了。任何校长在事业发展中都会有顺境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处在常态发展中,不管处在怎样的境况中,成功校长都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哪怕是处境艰难的时候,他仍然相信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难题,会创造性地走出一条脱困之路。因此我们说,在事业发展中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是成功校长的共同特征。

陈孝彬教授认为,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头脑的校长,他既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发展机遇的胆识。谭玉芬、田志刚两位校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两位校长都介绍了"抓机遇、谋发展、迎挑战"的办学经验。地处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中关村一小,面对中关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和广大家长的要求,采取"跳出一小求发展,利用优势扩规模"的办法,增办寄宿部,另辟新的发展空间。既扩大了办学规模,又满足了中关村地区那些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寄宿部的创办,缓解了本部的压力;同时,寄宿部与本部优势互补,互为促进,进一步突显了中关村一小的优势和影响。

翠微小学原来是所规模不大、办学水平一般的学校。1994年,校长田志刚抓住海淀区教委进行规模办学试点的机会,将附近3所办学规模更小的学校与翠微小学合并,制定出学校要有新发展,办学要有新举措、教师要有新成就、学生要有新成长的办学具体目标,通过采取教育内部资源重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8年时间里,学校筹措用于校园建设和教师工作生活设施改善的资金超过千万元,学校固定资产增值1600多万元。翠微小学发展成功北京市一所较有影响的学校。

陈孝彬教授对校长们说,学校间的差距是存在的,就是在海淀区,许多学校与中关村一小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的,但同时我们每所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成功校长的秘诀就在于能够发现、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不是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费在弥补自身劣势上。比如,我的身上可能只有20%是优势,80%是劣势,那么,我要用20%的优势发挥出80%的效益。成功校长都是以优势促发展,然后以发展再促优势。

成功校长都不是单纯靠权力领导和管理学校,在他们身上更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特点。陈孝彬教授说,校长的核心作用是靠他的办学思想体现的,不是单纯靠权力。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按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去做。当然,我们不是说不要规矩,不要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跟在思想后面的。有的校长经常说他的权力不够,权力太小,我们固然需要权力,当权力不足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能发挥我们的作用了吗?田志刚校长有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一位好校长必须有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

研究成功校长的办学思想,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身上所拥有的以人为本的意识。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是什么意思呢?陈孝彬教授解释道,第一,学校的成就、质量、荣誉、效益都是全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二,校长要尊重、理解、信任、帮助每个人;第三,学校发展和老师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第四,校长要把上级组织的任务、要求与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的需要结合起来。结合这样的理解,我们来看谭玉芬、田志刚两位校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策略。谭玉芬校长说,校长的最大价值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展了多少人才和培养了多少人才。要把专注于发现教师问题、找教师毛病的心态,调整为更多地关注教师优点、长处的心态。因此,谭玉芬校长提出"真情+服务=生命力"的管理公式。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树碑立传",宣传教师业绩。田志刚校长说,校长要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发现不同人的价值,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张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建立流动机制、加强培养培训、搭设展示教师才华的舞台和成立学科教学研究会等措施,为教师成长铺路搭桥。正因为如此,两所学校为海淀区教育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干部、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

成功校长应坚持与时俱进,善于把当前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办学思想与实践。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人们常常把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相混淆,其实,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陈孝彬教授讲道。他说,教育思想是人提出来的,是人对教育规律认识基础的主观选择。人有立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所以人与人在提教育思想时,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流派。同时,教育思想又是人们对教育实践的一种提炼、一种概括。如何把教育思想变成我们的行动呢?那就需要办学思想了。办学思想就是校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办学主张和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包括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工作方针和行动策略等。也就是说,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办学思想的前提。成功校长都能坚持与时俱进,善于把当前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办学思想与实践。

当前主流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呢?陈孝彬教授给校长们列举了一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活地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教育必须面对现实,面对未来;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要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又是不平衡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同步、和谐地发展;课程不只是解决知识、能力的培养问题,还要促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未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就是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学科的兴趣和成就的欲望,这样才能产生主体精神;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法为学法服务。陈孝彬教授说,作为一个成功校长,他的办学思想及他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深刻地反映着当前这些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反过来说,一个不称职的校长会毁了一所学校;折中一点儿说,一个不好不坏的校长则相当于“萧规曹随”的维持会长。有人曾说过,现在的校长不少,但优秀的、教育家式的校长太少。话虽偏激,但好校长难寻确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撇开个人方面的因素,我想重点从校长选拔、任用及评价体制等方面抽茧剥丝,以期探准症结,对症下药。
校长是“官”,自然按政府官员的选拔任命的程序来运作。从确定人选到走马上任, 一切操作权都在主管部门与主管官员的手上,普通教师是很难有参与意见的机会,所谓的民意测评也近乎走过场。那么,选拔校长的标准是什么?除了考虑到该人选的教育观念、管理能力外,实际中,更要考虑什么官位的平衡、相关背景等等,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常常后者要占很大的权重。于是,校长这顶乌纱的赏赐有的时候就成了官场角逐的筹码。
国办学校校长的任期与政府官员一样是以“届”来计算的,换届的时候自然要有业绩评估,以决定是否留任。而评估指数的“数字化”与“量化”实际上成了制约想有所作为的校长们的枷锁,给了某些会揣摩风向的“聪明人”“大展宏图”的机会。比如,很多教育管理部门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的主要指标,有的把指标提前一年下发,完不成指标的要受到批评。于是,不少学校只好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如开早晚自习、周六日补课,以损害师生身心健康来换取业绩;有的学校甚至弄虚作假如强迫“差生”转学休学、在学籍上搞猫腻以“提高”升学率;有的挖空心思争抢生源。于是,搞教育的人做着违反教育规律的事,这在不少学校成为很正常很自然的现象。一个校长在一所学校的任期一般都不会太长,能干上五六年的就很不错了,现行的评价机制使得为数不少的校长只能做些立竿见影的工作。这既是制度的悲哀,也是校长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现在的评价机制诞生的“好校长”有不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校长。他可能是一个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家,也可能是一个谙熟官场规则八面玲珑的高手。另外,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的校长负责制,又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其“才华”的舞台,不少校长实际上成了霸道的政客和私营企业主。他们只对上级负责,对自己的仕途负责,缺少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意识。他们把官场的那套御人之术玩得烂熟,既打击异己,又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学校成了这些人的独立王国。
而在现实生活中能成为好校长的,大多是因为其自身就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行家。他们执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排除世俗功利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摆脱现行体制的羁绊,做出了有自己特色的事业。
至此,该给好校长一个明确的定义了。他应该是一个教育家,学识渊博,思维敏锐,对“教育”的内涵、实质、真谛有清醒的认识;他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公平、公正,熟知并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为每个员工的事业发展搭建宽敞的平台;他应该有敦厚长者的胸怀,宽以待人,作风民主,以人格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如果能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校长;如果每个校长都能用这样的标准自励;如果选择校长的“路径”更科学更合理;如果校长负责制不至扭曲变形;如果教师(教代会)对校长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乃至能够弹劾罢免不做为、不称职的校长,那么,好校长不会是少数教育修养高深、有高尚人格的人的专利。良性的机制必将催生大批滤净了官气、有高远事业追求、有真正人本意识、敢作敢为的好校长,教育的春天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紫千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0
要从小事做起,先做好老师,被选为“劳动模范”等荣誉,再经人提拔,还要一些经济投资,拉好人缘,有本事,这样你就会步步高升!努力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22
做校长,你有没有大文化不是问题,其实能上得过九义的,品德不太差的,还有组织能力的,就够了。有了这些先决条件再有钱就可以了,那些杂七杂八的证照该申请的就申请,把设施、老师弄好,就可以坐着等大投资后的回报了。
嘿嘿~总的是会搞关系,拉生源,竞争应聘。
第3个回答  2008-02-11
我觉得这不是拉关系的事情,因为那样有点太那个了。作为校长,我认为:自己本身应该学习好。和蔼可亲,遇事坚定稳重。你自已的品性还要好。等等......
第4个回答  2008-02-10
=。= 汗个
做校长,你有没有大文化不是问题,其实能上得过九义的,品德不太差的,还有组织能力的,就够了。有了这些先决条件再有钱就可以了,那些杂七杂八的证照该申请的就申请,把设施、老师弄好,就可以坐着等大投资后的回报了。
嘿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