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在鸿观的讲稿

如题所述

宋鸿兵:高房价的政策将会断送年轻人的创造力

  另外我想说一下房地产的问题,我想替年轻人说两句话,从经济发展规模看,房地产价格上涨是一个规律,但是价格本身不是要害,而是这个价格之下存不存在泡沫,这才是要害。我看过南方电网提供的数据,他们认为中国有一个数据,六千多万套住宅,电表连续六个月度数接近0,这意味着中国有六千万套住宅没有人住,因为你无论是住人还是出租都要有人用,如果电表接近0,意味着六千万套住房没有住人,空置率才是最大的问题。可能任总说有买有卖才是公平交易,但是买了没有人住这是大问题,你可以想一下,多少国家的水泥、钢筋、材料投入进去,凝固在那里,资金没有滚动,这是一个浪费。假设一下,清华这些学生,六千万套房子一套一百万,我给这些学生都去创业,假设90%失败了,10%成功了,就会有六百万家企业生存下来,每家企业可以创造20个工作岗位,就会有多少就业岗位,这样资金就流动起来了。

  另外,这些年轻人买房子的时候,他自己得负债,你想想这些年轻人是最有才华最有创造力的,如果他被债务深深套牢,他还敢创业吗?我们这种高房价的政策将会断送中国80,90后年轻人的创造力。所以任总认为房地产价格越高对中国经济越好的观点我是非常难以认同的,谢谢。

  李稻葵:请鸿兵回应一下三位房地产方面的发言,另外我想追问一个关于当今世界金融情况分析的问题,你刚刚谈到当今世界根本问题是负债率过高,我想问这个负债者大部分是美国,是欧洲,是富有国家,富有国家从负债过程中看并没有吃大亏,因为它是借钱的,所以能不能讲你理论的一个简单推论,世界负债高是大阴谋,是要整我们穷人的?如果这个成立的话我们该做什么改革?

  宋鸿兵:我还是从你第二个问题说,负债有两种负债,一种好的,一种不好的,如果你借钱用去投资,用去赚钱,投资发明技术,产生更高的效率,这是好的。还有一种是有害的,过渡透支消费,你借钱不是投资搞生产,去享受你本没有能力享受的生活,这种负债是坏的负债。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它不仅是负债比率高的问题,而是负债结构有问题。他的主要负债是消费型负债,他借钱不是拿去生产,拿去技术创造,拿去推进更高的生产效率,而是消费了。这种负债结构必须要彻底调整,美国才有希望走出经济的箫条。

  对于美国来说,他向谁借钱?向发展中国家借钱,包括中国包括其他国家。中国老太太负责拼命生产储蓄,美国老太太拼命把钱花出去,这场危机根源在于模式不均衡,美国是资产膨胀拉动型增长,他在建国的时候是工业型国家,之后跟黄金脱钩之后,就不公平了,货币是起到公平的作用的,谁努力工作,谁应该获得收益,但是71年之后的美元制度是鼓励投机,压制生产创造的制度,这种情况下,整个美国越来越走向金融来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三十年以来堆积如山的危机导致这场大的危机。这次负债大量是消费型负债,对美国金融造成影响,但是因为美国的优势,它把这些债权摊销给其他国家了,当他还不起钱的时候,所有债权人都要遭殃了,实际损失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所受的伤害表面上看比较严重,但是发展中国家受的是内伤,所以美国提出来由于中国汇率问题的问题导致发展不平衡,这是得了便宜不卖乖,你借了钱不还还说因为我们笨把钱借给我们,所以我们中国通过这场经济危机应该学到很多东西,不要盲从别人的理念,不要盲信他们推给我们的产品,尤其是金融产品,危险更大。

  举个例子,我在房利美工作的时候,我们打包一个资产池,里面放两万笔贷款,我把这个债券卖给你,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里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里面只有我们内部人员才能搞清楚。所以中国你搞不清楚美国资产到底怎么样,你就买了债券,所以完成是有可能造成损失的,所以中国应该吸取这个经验和教训。

  那么房地产问题,任总刚才说这个数据,除非我是马局长或者我是国电的老总我才可以掌握这个真正的数据,否则我不可能,但是中国是不是不存在空置问题呢?这个空置我们是不是应该算出来。如果你置之不理,那么是不是说明我们在鼓励这种行为,鼓励这种心理?还是应该提出来。

---------------------------------------------------------------------------------
宋鸿兵说读书

【1】关于读书之一:个人体会是好书有三个境界,极品境界是帮助你建立世界观的书。每个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和生活都需要依赖隐形的认知范式,这就是不同的人看待同样的事物会产生不同印象和观点的原因。理性书籍帮助你意识到范式,感性书籍丰富和滋润着你的范式,堪称经典的伟大著作基本都属于这一层次。

【2】关于读书之二:好书的第二境界是颠覆已有的世界观。读到这种书你会感觉到强烈震撼,思维爆炸,情感沸腾,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被突然打开。一切充满混沌,但却鲜活生动,以往的范式遭到颠覆,而新的世界观却依稀朦胧。你将充满纠结和渴望,心态处于被倒悬的煎熬,这是重新认识世界、社会和生活的开始。

【3】关于读书之三:好书的第三境界就是提供丰富的知识与情感内涵。这种书虽然没有形成或改变世界观的高度和烈度,但可以在既有的认知范式之下让你的思想和情感变得更加丰富细腻。读这种书时你会感觉极其美好和充实,笑看云卷云舒。毕竟人的头脑不能总处在革命的状态之下,享受和品味生活才是读书的根本。

【4】关于读书之四:极品好书如《国富论》将分工的概念提到了世界观的高度,堪称是经济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形成了理性人、个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福利不矛盾,以及市场总是趋于稳定(即看不见的手)这三大推论的思想基础,大幅降低了人们思考经济问题的平均时间成本。当然,能够颠覆该世界观的好书也有。

【5】关于读书之五:极品好书《红楼梦》我前后读过17遍,每一遍感受都不同,这就是好书的魔力!开始读的是故事,然后投入的是情感,再往后发现重塑的是人生,最终明白了原来是世界观的成型。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丰富的人生哲学、复杂的社会现象、全景式的时代写真、穿越时空的生命主题,读之永不枯竭!

【6】关于读书之六:第二境界的好书属于颠覆世界观,如戴孟德的几本名著从根本上冲击了文明起源的观念,他让我处于倒悬的煎熬,文明和历史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论重新解读吗?至少我看到了朦胧的入口,这让我非常纠结。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气候学、语言学的跨学科综合,文明起源的逻辑变得无可辩驳

【7】关于读书之七:《自私的基因》也属于颠覆类名著,人、动植物以及一切生命的利己行为并非出于自身,也不是出于物种的集体,而是基于基因本身的最大繁衍机会,生命体和物种不过是基因的载体而已,这种观念颠覆了自私的基本认知,对社会学、经济学,乃至历史、文化的变迁都产生了极具爆炸力的想像空间。

【8】关于读书之八: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高度上超越了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范式转变带来的观念革命比证伪原则更深刻,它让我看到经济学存在的理论危机和未来突破的方向。当然,这种书不会是畅销书,但其重大意义远超过畅销书,这类书对读者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而且有点枯燥,一般人会望而却步。

【9】关于读书之九: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500年》堪称天下奇书,作者30多时就准备写西方500年的文化史,一位长者指出他的功力不足以驾驭这个题材,建议作者至少积淀50年再写,巴尔赞真的照办了,他85才开始动笔,写到93,他活到104!如此积淀的作品让中国学者冷汗横流。专注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10】关于读书之十:视频学习是21世纪的读书方式,读书需要高度聚集脑力从书中挖掘知识,而视频节目是高手解读的知识直接推送进你的大脑,学习效率不在一个数量级!我的经验是当切入新领域时,首先找最好的视频,8个小时快速了解全貌,然后再找书来深入研究。视频相当于战略轰炸,阅读图书就是步兵白刃战。

【11】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

【12】读书的作用果然是:从知识中增长见识!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4】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15】犹太人爱书,拿以色列来说,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图书馆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以色列居世界第一。犹太人的智慧从读书和苦难中得来。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东西。

【16】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17】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18】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19】读书是思考的过程,不用贪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20】读书当然是找有用的东西!历史不为现在所用,则纯属自我逃避;文学不为社会服务,不过是自我陶醉;经济不能经国济民,无非限于自我标榜。书,能麻痹神经,也能振奋精神,这是读书人的自我选择。

【21】历史是社会的回忆,读书就是在做时空穿梭

【22】读书和思考使人心智倍增阅历丰富,悠游在漫长的时光和遥远的国度中,生活得丰富而卓越;不读书则将人禁锢在一个地点上,生存于有限的岁月之内,判断力变得衰弱而麻木,想象力趋于萎缩或失常。

【23】读书时, 不可有己见; 读书后, 不可无己见.

【24】小时候听老人们说: 富不读书富不远,穷不读书穷一生。

【25】有人说: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可能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26】普希金曾说过,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希望青年朋友们多多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人生的变化也许就会从此开始……

【27】朋友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我无语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