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的生命会和我们地球上的一样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4-30
坑定不会了
认为外星文明的生命体一定和人类一样
就如同小说里魔兽妖怪都追求人形一样,不过是自恋的表现罢了。
人,碳基生命,存在实体,生存在0到40度的富水星球,左右对称,陆生,个体拥有独立的思维和判断,通过广阔的社会分工和物质交换来获取需要的资料。。。。
对人类的定义越多你就越会发现不同存在的可能
智慧的出现无处不在。
硅基生命或中子态生命
气态生物,音频生物,光生物
生活在恒星,中子星,气态行星,星云,黑洞里的生命
扁平甚至2d的生命,变形虫
水生生命,飞行生命
意识的聚合体,只有单体没有社会的文明
人类,只是创始之光中的一缕
放下浅薄与骄傲,你会看的更远
第2个回答  2012-05-08
不会的,
就像双胞胎一样,哪怕再像,也会有差别
何况是在外星生长的人呢。
详解:
宇宙有三大智能类型:
1. 微粒型智能:他们可以发展生命极其短促的微型文明,存在于微观世界向无穷发展的连续过程中。
2. 类人型智能:他们可以发展我们的智能理解得了的文明,其生命存在的时间不太长也不太短,处于我们五种感官可感知的、向生命无限复杂化渐进的连续过程中。
3. 星型智能:他们与极其宏大的文明联系在一起,其生命长得出奇,存在于趋向无穷大的宏观宇宙的连续过程中,是我们有限的智能是难以理解的。
中子星的密度极大(一只小酒杯那么大的中子星就有10亿万吨重),那里的气温可达绝对温度100K,它们旋转的速度极快。远比电磁力强大得多的核内的引力可以制造一种中子浓液,其表层由极其稳定的铁核构成。当一颗中子星冷却下来后,那上面会出现几毫米高的山脉和长数毫米的裂缝,中子液体流淌而出,于是就出现铁雾,铁雾向上升腾直至同温层。(中子星上空的同温层离中子星只有15厘米)对粒子施加深影响的核子最终必会创造出相当复杂的结构,久而久之,定会导致核智能生物的出现。其大小可与质子(10-13cm)相比,移动的速度可达每秒钟100万米。在10-7秒钟里可以穿过1.70米高的人体,这相当于我们时间概念中的1秒钟。这类核生命由1025个粒子组成,存在的时间为百万分之一秒(10-6秒),它自己觉得已经生存了100年,因为在它的‘生存期’内,它可以和其同种族的生命核发生数千次的内核作用。如果说地球上,原始的原生质团演进到有生命的有机细胞用了20亿年的话,那么中子星上出现核生命只需三十分之一秒钟,极其迅速的演变导致生命的出现,其大小为万亿分之一厘米(10-12cm),它们能利用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并利用这些射线发送宇宙信息。它们类似我们的技术文明可能在迅猛地发展,在十亿分之一秒钟内足能自我毁灭,但千万不要为此而担心,因为在中子星上,可以连续出现数百万个核文明。
第3个回答  2012-04-23
不会一样,就像在同一个地球上欧洲、非洲、亚洲人种的不同会有相似但一样的可能性极低,生物的形状是由于生存的需要而不断进化了,所以由于条件的不同,生物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第4个回答  2012-04-27
不大一定。根据所处的星球不同和自身的组成不同,肯定长得不一样,霍金曾经预言过,在气态行星中的生物一定会像水母一样到处漂浮,而在寒冷的行星中会有长得很像北极熊的生物。根据自身组成的不同,比如说硅基生物,他们甚至会边呼吸变吐出二氧化硅出来。
第5个回答  2012-05-20
霍金眼中的外星人(12张)命只出现在能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周围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带有行星。星云说认为,恒星是从自转着的原始星云收缩形成的。收缩时因角动量守恒使转动加快,又因离心力的作用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状。当中心温度达700万度时出现由氢转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就诞生了。盘的外围部分物质在这过程中会凝聚成几个小的天体——行星。   星云说可以合理解释许多观测事实,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另一方面,计算机理论模拟计算表明,如果星云物质在收缩过程中没有角动量转移,那结果不会形成一个中央恒星和周围一些小质量行星,而是会形成双星。在双星系统中即使形成行星,不用多久它们也会落入某颗恒星中,或者被抛入宇宙空间,不可能长期在恒星周围存在。看来大自然给原始星云两种发展的可能:物质保持它原有角动量,演化后形成双星,或者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分道扬镳,结果生成中央恒星以及绕它运转的行星。外星人Extra-Terrestrial(E.T.),是人类对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统称,现在人类还不确定是否有外星人或外星生物的存在。外星人有时被用来比喻完全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以及在某方面能力超过常人的人。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尝试联系“外星智慧”。
生成过程
北美传说 可优特
  生物的进化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之长完全可以同太阳的演化过程相比。化石的研究发现,早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种发育得比较高级的单细胞生物,称为蓝——绿藻类。根据恒星演化理论以及对地球上古老岩石和陨星物质的分析知道,太阳和地球的形成比这种生物的出现还要早10~15亿年。太阳系形成后大约经过50亿年之久地球上才有人类。   现在设想把每50亿年按简单比例压缩成1“年”。用这样的标度1星期相当于现实生活的1亿年,1秒钟相当于160年。从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阳系诞生,已经过去了大约2年时间。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现了蓝——绿藻类这种古老单细胞生物。之后,生命在缓慢而不停顿地进化。9月份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细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12月18日恐龙出现了,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11时北京人问世了,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的晚会上。现代人只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得以露面,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于子夜前的30秒钟。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旧年的最后数秒钟内一个接一个加快出现,子夜来临前的最后一秒钟内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两倍。   由此可见地球诞生后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抚育着生命,但只有很短一部分时间生命才具有高级生物的形式。
诞生条件
  现在我们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诞生要求恒星必须至少能在约50亿年时间内稳定地发出光和热。恒星的寿命与质量大小密切相关。大质量恒星的热核反映只能维持几百万年,这对于生命进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类似太阳质量的恒星才是合适的候选者,银河系内这样的恒星约有1000亿颗,除双星外单星大约是400亿颗。单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遗憾的是我们对其他行星系统所知甚少,但是确已通过观测逐步发现一些恒星周围可能有行星存在。考虑到太阳系客观存在,甚至大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系统,比如太阳系中的木星。不妨乐观地假定所有单星都带有行星。 外星人图片
有行星不等于有生命,更不等于有高等生物。关键在于行星到母恒星的距离必须恰到好处,远了近了都不行。由于认识水平所限我们只能讨论有同地球类似环境条件的生命形式,特别要假定必须有液态水存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但明确处在能有条件形成生物的所谓生态圈内的只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于生态圈边缘,现已探明在它们的表面都没有生物。   对一颗行星来说,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实在是十分罕见的。太阳系中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详细计算表明,在上述400亿颗单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万颗的周围有能使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的行星。   另一个限制条件是地外生命应该与地球上生命有类似的化学组成。天文观测表明,除少数例外,整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相当均匀,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遥远行星上也能找到构成全部有机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实上已经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有机分子。因而可以认为,生命在某个地方只要理论上说可以形成,实际上也确实会形成。于是银河系中就会有100万颗行星能有生命诞生,不过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应当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