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老师二三事咋写啊?急!!

某某老师二三事咋写啊?急!!

“世上只有老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我哼起这首歌,我就想起我那和蔼可亲的老师,她可关心我啦!(评:由熟悉的儿歌导入正文,唤起读者的共鸣。) 记得那天午睡,我突然觉得头昏脑胀,什么也不想吃。老师到寝室巡查,发现我不对劲,于是快步走到我跟前,伸出温暖的大手,轻轻在我的额头一摸,惊叫道:“不好!烧得厉害,快上医院!”老师边说边弯下腰,伸出手,把我使劲一托,驮在背上,背起我,旋风般地跑到门前,箭似的冲出了家门,直奔医院。老师心急如焚,只顾赶路,老师终于赶到了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诊治,我的病情明显好转。过了没多久,老师就买好药,背我回到了家。(评:通过“走、弯、伸、托、驮、背、跑、冲、奔”连续动词,写出了老师的着急和对我的关爱。)老师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可她还是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在床上,步履沉重地走进厨房,小心翼翼地从厨房拎来一个热水壶,拔开瓶盖,拧开杯瓶盖,把开水倒入杯中,从口袋中掏出药剂袋,撕开药袋,药粒像红砂糖,像小砂粒,像顽皮的小精灵,争先恐后地蹦入杯子里。老师拿起勺子搅拌均匀,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扶起我,把勺子凑到我嘴边,一勺一勺地,慢慢地喂给我喝。(评:对老师喂我吃药进行细节描写,使老师的形象更生动具体,跃然于纸上。)这充满母爱的药水,如一股甘泉流入我的嘴里,流入我的喉咙里,流入我的心窝窝里,一股暖意在我身上弥漫开去。 老师不但在生活上关心我,照顾我,而且对我的学习也备加关心。(评:通过“不但……而且”这个递进式的排比句,从“生活上关心”自然过渡到“学习上关心”) 记得上次晚自习,我做作业,边做边哼小调,心里想:“老师还说作业很难,可我挥笔如飞,一帆风顺,我真是天才!”我洋洋得意,殊不料,一只,“拦路虎”向来扑来难住了我。我抓头挠耳,老师看见了走过来给我打气:“不要紧,慢慢做!”我听了老师的话,信心百倍地埋头苦干起来,整张草稿纸已经被子我画成了大花脸,可这只“拦路虎”还是纹丝不动。我只好把求助的眼光投向老师,老师看了看题目,又看了看草稿,微笑的脸渐渐变严肃了。“你看看,这道题目都抄错了数字,你怎么这么大意呀!”我傻眼了,真是聪明一时,糊涂一时,我面红耳赤地,抓过笔,唰唰几笔就大功告成。(评:有详有略地记叙了学习上关心我的一件事!) 老师,您像一盏照明灯,为我照明前进的道路;您像一个罗盘,给我指明了方向;您像一股温暖的源泉,激励了我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亲爱的老师,我永远爱你!(评:一连串的排比句,真诚地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总评:小作者有详有略地,选择了生活上带我去看病关心“我”和学习上关心“我”两方面的事例,反映了老师关心爱护我的思想品质,中间用“老师不但在生活上关心我,照顾我,而且对我的学习也备加关心。”来承上启下过渡,显得自然贴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老师的真诚感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9
啥嘛!说清楚点!
第2个回答  2007-12-09
说师
上海市金陵中学高三 孙思磊

双手扶持千树茂,慈怀灌注万花稠。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育我说,古人有“天地君亲师”一说,尊敬师长是每个小孩子都应该做到的。从小学开始就觉得老师的一句话是胜过父亲十来下“竹笋烤肉”与母亲千百句教训的。曾几何时,老师好像天上神明一般,因而看到老师在小菜场挎着篮子买菜而惊讶不已:老师原来也买菜啊!时年七岁。至今已读了十余年书,有过几十位老师,于是就觉得老师们身上的优点比比皆是,缺点也显露无疑。时年十八岁。

同桌近日在作文题《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作业中写道:“现在我身边实在是找不出一位让我满意的好老师,使我不禁想起初中时……”因此而被叫入办公室深谈一次:为什么这一个办公室里没有一位好老师?
我不是一个经常爱打抱不平的人,不过借此东风,写一写办公室里诸位老师,了我夙愿。
第一位,呵,不用说——唯班主任莫属了。他是一位乡土气特浓,没有一丝一毫想象中高中老师应多少有点的学者风范的人。于是,他的与众不同便成了我们高一时的谈资:由于口音颇重,便有了个“宝山居士”的雅号;军训时狠抓规范,他又“内务”长“内务”短的,又有了表字的“内务”。当然 ,这些都是学生起的——列宁说:“小人暴动真可怕。”
其实我们早就从一些学兄学姐那里知道他的迂腐是出了名的。每天三次自修,教室内不准有任何风吹草动,不准交头接耳,不准互相讨论,不准无事可干,不准趴在桌上打瞌睡,甚至不准喝水,以免影响学习,只能看书——看什么书倒是随便,无论是言情武侠还是侦探凶杀。他只管坐在黑板前看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决不会走过来俯下来看看你看的是不是教学用书。
迂腐还表现在一条命令里,或者说是班规上:凡二班同学放学后不准打篮球。在班里,一切娱乐活动均视为非法——特别是打篮球。我们有过因打篮球而被停课的先例。看到别的班主任为班中的灌篮高手叫好时,我们只能暗自摇头。但奇怪的是同样浪费时间的,诸如聊天以及站在操场上看别人打篮球去被视为合法。总之,形式主义大泛滥。
说到形式主义,不由得想起高二时的会考复习。一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题目往往要做类似题目五遍以上,实在是“练憨”。大量时间浪费在重复练习上,一边又在说抓好“3+1”,面向高考。可惜啊,上帝并没给高中生一天48个小时或者一分钟120秒。其实班里每个同学都有一套自己的复习计划——有谁想会考不及格呢?只是计划被重复劳动破坏而已。说到底,会考就是形式主义,100%及格率,100分和60分一样,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说实在的,真的很想找个机会与班主任他老人家坐下来深谈一次。他并非业务不精,只是偶尔在讲解中一再坚持一些低级错误引来同学的非议;并非不爱体育,也看到过他在我们早锻炼时拿个篮球三步上篮,每周的《新民体育》也是非买不可。我知道他只是怕我们耽误功课,可是方法还是有待商榷;并非处理诸如自修课纪律这样的事上太死板、“古董”,只是相差四十多岁的年龄,之间的代沟又何止一条呢?其实我们也很理解他的。
要知道我们已经读了十多年书,人也长到了十八九岁,不再是小孩子了,有了自已的学习方法、处事原则及一些看来还是幼稚的想法,如果自修课可以讨论题目,如果放学可以打一小会儿篮球,如果少一点重复劳动,我想我们的学习会变得更有乐趣,更加充满生机,而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玩物丧志。这些,我想他也许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想到了也只会说这是恨铁不成钢,但成钢不也得讲一个煅造的方法,不是吗?


在诸多老师中,这位被称为“金陵老怪”的化学奇才是绝对不可不提的。宽背、肥头、大耳、小眼、粗腿,因为肚子大得无法勒紧皮带故长年穿背带裤;又恐被人嘲笑,总在外面套一件从来不洗、油渍斑斑、千疮百孔的蓝布大褂,加上经常不梳理整齐的头发——自诩说这是“做学问者”的标志。哈,这是自己标榜的吗?
明眼人不难看出,自吹自擂是这位为人师表者最大的特点。“XX中学特级化学老师XXX与我很熟,曾与我一起出过XXXX年的高考试卷……”“现在的教材简单得我都不知该怎么教了!”诸如此类的言论几乎每堂化学课都能听到。不可否认,从发明“J灯”与“金陵二号储冷剂”到“未知离子鉴定”和“中和滴定”的创造性实验过程的设计,都是要很强的业务知识来做基础的,是值得别人来颂扬,也是值得自豪的——但仅仅是自豪,却不是整天挂在嘴边惹人烦、招人厌的。作为他的学生,本人很敬佩他的钻研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与对工作的极大热情;也深知凡成功人士非得有点霸气或傲气,但他在不知不觉中过了火,这就是让人觉得这位老师好盛气凌人,不懂得谦虚——什么玩意儿?!于是一世英名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有时这位不可一世的老师也会发一些这样的感叹:“你们啊,现在好好读书,将来功成各就时可别忘了搞好人际关系……至少别像我。”原来他也有弱点。不过想来也对,从他平时的言行中也可见一斑。某生在测验中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就让别人去查三代家族史中是否有近亲结合,弄得这位同学当众下不了台;教材中偶有错误,他便说编教材者定是大脑缺O,小脑缺Ca,细胞缺P,血液缺Fe云云……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或许只是玩笑,或许只是想活跃一下气氛,或许只是想抬高一下自己;不过可知否,或许你这样就失去了一个甚至一群爱戴、敬佩你的学生的心。
好了,我的言辞也许有点过激了。反正我高中阶段化学学习也早就结束,故作一些实话实说也不怕什么后果了。


“你们不要老是想标新立异。当然,年轻人有这种精神是好的。”“XXX,在我讲话时你不要讲话。同学们,我欢迎大家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但现在不要讲,有机会再讲。我最反对讨论你们知道不知道!我在讲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讲 ,等我讲完了你们再大讲而特讲,随便怎么讲,我都不讲。”这就是被我们称为“塞头”的数学老师。
“塞头”这一雅号实在不雅,但又实在贴切,原因有二:其一,瞧他老人家身高√2.5米左右,圆柱形的身体却长一只梯形脑袋,头发倒是每天梳理得异常整齐。四肢却像椭圆里的短轴,挺着抛物线形的肚子,配上双曲线似的眉毛和一对Rt△眼睛,本身就是一部数学教科书。综上所述,是不是有点像热水瓶上那一只软木塞——只是软木塞没有五官和头发而已。原因之二在于他多少有点私塾老先生顽固不化的味道,跟不上潮流,有点像时代血管上的塞头——尽管他身上总不离彪马、佐丹奴、花花公子等时尚名牌。他不允许有人在上课时把脚放在课桌所圈定的范围之外,不管你是不是坐得舒服;对于自己的错误是不马上承认的,一定要说是我们课堂纪律不好影响他的情绪,造成“心里不舒畅”而产生的“小小”的“无关大局”的“笔误”,然后再对同学们发一通脾气;经常谈起过去的学生如何如何,你们又如何如何,不可同日而语,天壤之别云云,就差没发“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了,让我们这些十七、八岁血气方刚的小子如何能服。于是“塞头”这一雅号终于“千呼万唤发始出来”了。
他的敬业精神是所有老师中数一数二的:他自己一题不漏地做完了几大本课外辅导书 ,并每题有详细解答过程,我们随时去问,随时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也许他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业务上,一点一点与学生疏远了,尽管天天看报,却不了解站在时代最前面的学生的心理:要一个较为自由、却又不乏竞争的学习环境;要与老师做朋友,而不是敌人。他也许正忽略了这一点。
一次在课堂上也解错了一道题,同学向他提出,争辩许久后他不得不接受了。但之后又说:“以后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先举手,经过允许后再起立说:‘老师,我对这道题跟您有一点点不同的看法。’然后再讲。这是做学生的规矩……现在的学生啊,不得了,我读书的时候,谁敢对老师说个不字……”话音未落,笑声四起,我们并不是嘲笑老师也会做错题——因为我们早已懂得“你我皆凡人”的道理,而是在笑他所谓“做学生的规矩”。九十年代的学生他是不了解的!


若在班中发一问:上哪门学科的课时最提心吊胆,上完后心情无比愉快?我敢与任何人打赌:English的得票一定在80%以上。How instructive! How disappointed!
其实“英格利士” Sir人是挺直率的,也较为开通 ,且有幽默感,最大优点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到骂你几句就会突然没来由地把你骂个狗血喷头,体无完肤,好似造物主让你到人间也是一大失误似的;想到表扬你,就让你回答一个极Simple的question,随后把你说成是北大清华不发录取通知单给你实在是有眼无珠。也许是英语学多了,有点沾染上美利坚民族的那种“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的民族性格。做人嘛,直率点好,特别是男人——我认为。只有一点让你吃不消:一旦回答错了问题,记分册上马上就会多一个零分;随时地“吊”人起来背书或是“Answer my question”,丝毫无理准备的情况下,一学期吃上十几个蛋实在也是不足为奇的。这种“直率”,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又怎么能让我们在英语课上不时时如坐针毡,下课后如释重负呢?
Sir还是年级组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辅导员。老妈去开家长会回来说:“你们的英语老师怎么这么不安分,‘油’得很?”“这才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家可是老党员了。”我说。他老人家对工作是付出极大热情的。上课时且不谈,就是对份外的“辅导员”工作也是蛮负责的,有意无意地找我们几个积极分子谈了好几次。
Sir看上去也有五十出头了吧,可自己说女儿才上中学预备班。可能是老来得女吧,加上干教育工作对孩子的一份额外感情,所以整天把女儿挂在嘴边,无论是正课还是闲聊时。“昨天我女儿又上一个奥林匹克数学什么什么班,里面出的题目你们也不一定做得出……”“我女儿已拿上琵琶十级证书了……”“今天早上我女儿不好好读英文,被我打了一个‘麻栗子’……”事无巨细都想要让世人皆知,也算得上爱女心切了。用句武侠书里的话:是个至情至性的人物。
前文已表,这位Sir喜欢想到就说,于是造成我也想到就写,文章不免有点零乱。也不知这样能否勾画出这位Sir的大概形象:中等身材、五十开外、金边眼睛、油腔滑调,习惯用手摸摸自己并不发福的肚皮,说起话来带洋腔,国语水平极差的普通高中英文教师。


高考“3+1”选政治的我,对政治老师是不可不写的。他有一个绝对与其般配的绰号:方法论。也不知道这一哲学基本理论实在重要还是教了多年哲学而产生的职业反应,反正在这三个字成为他口头禅的同时也成了他的绰号。
不止一次地从过去政治老师的口中听到类似这样的话:“金陵中学的政治教研组实力在黄浦区首屈一指,市里也是排得上号的……他是政治教研组里性格最外向的,言语幽默、举例生动……上课绝对happy!”然而正像事物总有两面性,这位老兄在对我们的教学中表现得完全与别人所述相反。只要用我们总结出来的“政治学习三步曲”便可见一斑。
一传。由于课前有五分钟对上课主要内容的提问,于是上节课认真记录的笔记便身价飞涨,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被到处传阅。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一个有限等比数列,不一会儿全班就人手一篇“好笔记”了。
二睡。每节课真正所有人都打足精神听讲的只有五分钟的提问时间。然后便是枯燥乏味的上课与抄笔记。实在枯燥之极:既不生动,又不幽默,更无好例子来补充。于是每节课都有数十位仁兄趴在桌上“梦游天姥”,另有十数人或背外语或做数理化,“方法论”永远是睁一眼闭一眼,有时就连我这个选修政治的学生都不免与其他同学同流合污。
三抄。抄什么?课后无非抄作业。现在的学生着实神通广大,《教学参考》再也不是教学者的参考,而是课后作业的标准答案。所有作业统统“copy不走样”,老师批改也一律“阅”字加上一个“√”。两情相悦,何乐而不为呢?
“方法论”老师能否多讲点方法?否则我这个选修政治的学生的高考自信心可要大打折扣了。

点评:
漫长而单调的学生时代,唯一的不入流的乐趣就是品评挑剔老师了。所有的同类故事大同小异,因为学生们的眼光和趣味是一样的。过去的学生说说而已,现在写出来了。写出来了也好,大家笑笑,时光就容易过去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