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如何才能做到课内外结合?

如题所述

1.激发兴趣鼓励“读”

(1)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

  一是引入故事激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在诵读前,讲一些跟古诗词相关的故事,既能激趣,又能帮助理解意思。二是创设优美情境。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小学生能在良好的情景中放松心情,积极学习。我国的古诗文有很多篇目本身就拥有很好的情景,是作者根据一定的情景有感而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从而使诗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

  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有所选择,通过教师动情的范读,使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情感产生共鸣,所以都自觉尽力去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表情、节奏去读。

(3)灵活多变的方式训练

  诵读古诗词时,我们变换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师生、生生对诗;小组诵读;生单独诵读等多种形式,既可以加深理解,又能为学生的背诵奠定坚实的基础。

(4)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

一是配乐朗读。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诱发情感体验,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二是表演朗读。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学生也就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地诵读起古诗文。还有的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兴趣十足。三是绘画朗读。学生的特长是各式各样的,小学生往往喜欢用图画来描绘自己所看到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根据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用笔画下来,朗读时,便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吟诵。

2、注重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依赖听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百分之十五,依靠视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百分之二十五,视听结合则能记忆百分之六十五。无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丰富学生的想象……都有其重要意义。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小学生不仅对诗中所处的社会环境感到陌生,而且对深奥抽象的诗意和单调乏味的讲解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优势,则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1)利用电教媒体,解题激趣

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炼,概括全诗的内容,破题方能入境。古诗解题一定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教古诗时,恰当运用声像媒体,从解题入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吴洪燕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就紧扣题眼——“望”,可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凌空飞下`气势磅礴的瀑布,使学生顿时身临其境。在红日映照下,庐山上紫烟缭绕,宛若仙境;瀑布飞流直下,轰然作响。那色彩、那声音、那形态、那气势、那魄力无不撼人心魄。这样来再现庐山飞瀑,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诗境,题目不解自破,为进一步学习古诗。领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2) 利用电教媒体,创境悟情

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意蕴深远,充满了韵律美和节奏美。2009年市教研室组织的送课活动中,青云谱区的袁莉华老师在教学《渔歌子》时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景,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全诗,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看到学生陶醉的神情,听到学生热情赞颂的话语,我深切地体会到借助多媒体教学真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的确是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3)利用电教媒体,破难释疑

古诗的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难点。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能帮助儿童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句,化难为易。如《题西林壁》一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教师难 以讲清。吴洪燕老师在教学时出示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风光画面,于是庐山雄伟、奇异、多姿的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横看,庐山象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象矗立大地的直插云霄的险峻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庐山的确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然后吴老师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站在庐山中,且从一个观察点看绰约多姿的庐山,当然只能得出局部特征的结论;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得从远近高低的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至此,学生对诗中蕴含的哲理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