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些有关''勤工俭学''的资料`````用来辩论的`````利弊的都要```````越多越好````````

让本人满意的答案会再追加100到200不等
不要什么网站````最好有具体内容```最好弊的来多一点因为 我们是反方````顺便再来些和这有关的名人名言````我知道这样有点为难大家````但只要答案被本人接受```定会给于满意的赏分

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当然也有人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但从当前勤工俭学的现状看不容乐观,本文就高校的勤工俭学的现状作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对勤工俭学的前景予以估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勤工俭学是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和市场经济的大潮的产物。高校学生开始从“双包”(包学费、包分配)向“双自” (自交学费、自谋职业)过渡。相当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这些因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
近几年来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实行并轨制后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 ,高校的贫困生、特困生大比例增加 ,学校为实现“只要分数够 ,决不让你辍学”的承诺 ,从“奖学金、贷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特困生补助和勤工俭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而最广泛的途径还是勤工俭学。但也存在若干问题。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88559.html?wtp=t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5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7%DA%B9%A4%BC%F3%D1%A7%27%27%B1%E7%C2%DB&ct=17&pn=0&tn=ikaslist&rn=10

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不要告诉偶什么实现四个现代化,连哈佛法学院的新生哪一个不是抱着民主主义的政治理想进的大学,最后就业时选的却是大型律师事务所。现在的社会,薪水,待遇,取代了学位,成为个人成就的象征,名望和地位更是比那‘济世的理想’要实际。

所以我们学习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传统理念和‘就业’完全脱轨!找不到工作的专业扩招,根本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勤工俭学,能让我们接触社会,更早的认清自己的价值和在社会中的位置,思想的冲突和磨合能让我们成长,学会忍让和包容,还有无奈的接受。

再说了,二十多岁的人了,不知道自力更生,为家长减轻负担,伸手往家里要钱还认为理所当然,简直是不可理解。

学习知识只是一个工具,学习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在是知识单一的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有人说,大学生利用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很有必要,是一种锻炼的好方式,也就是说勤工俭学利大于弊;而有的人说勤工俭学弊大于利。请你告诉我你的答案。投下你宝贵的一票!

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和对方辩友探讨这个有现实意义的辩题,刚才对方辩友的一番高论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是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认真地去发掘在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我们会发现,现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瑕.

所谓勤工俭学是指:(概念)。勤工俭学具有以下特性:首要目的是经济利益,需要占有大量课余时间,和工作的简单性、单一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是勤工俭学弊大于利的特点显露无遗。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就勤工俭学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言是弊大于利的。对方辩友一再提到了勤工俭学对锻炼大学生能力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勤工俭学所从事的主要是中小学家教和简单的体力劳动,很少有从事与专业结合的工作,这对大学生作为学生这个身份而言,所能起到的锻炼是微不足道的,而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巨大的,因为勤工俭学而荒废学业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由于勤工俭学上当受骗的现实也是比比皆是。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和途径,学生干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研究等都是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既锻炼了能力又收获了知识,而勤工俭学耗时耗力,却常常是得不偿失。

其次,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也是弊大于利的。大学生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努力成才。而勤工俭学基本不能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让很多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出于经济利益而参与勤工俭学,同时勤工俭学中带来经济纠纷等问题,又给大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

最后,勤工俭学对实现国家培养人才、实现大学教育目标而言更是弊大于利的。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生要在大学四年真正的做出一点研究,完全可以用夜以继日来描述在时间上的投入,居里夫人、陈景润、华罗庚,一位位成功人士都在向我们昭示,只有专心,才有可能有所建树,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间,学业就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一心二用。而要达到通过勤工俭学锻炼能力的目标,必然要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这势必占用大量课余时间,哪里还有时间进行预习温习、去深入的搞研究呢?抱着勤工俭学锻炼能力的目标,导致的是本末倒置,荒废学业,学业和勤工俭学两不误是一个空中楼阁。

诚然,勤工俭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地去认为她就是利大于弊的,通过我们对勤工俭学本身、大学生个人发展、对学校国家的发展的论证,我们肯定的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谢谢大家。

四辩陈词:

谢谢主席,给位评委,大家好。

经过刚才的一番唇枪舌战、剑拔弩张,现在让我们安静下来,再次去思考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辩题,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我们要透过那浮华社会的外表,去探索这个事件背后所蕴藏的真正意义。

首先请允许我指出在刚才的辩论过程中,对方辩友几个值得商榷的观点。第一,对方辩友一直把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等同起来,勤工俭学是指:(概念)而社会实践却是指(概念),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第二,对方辩友一再给我们勾画了一个鱼与熊掌可以得兼的空中楼阁,但是社会的现实是一次次的否决了这样的观点。(适当扩充)

勤工俭学,一个听着多么高尚的字眼,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良好的初衷却给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国家带来那么多的伤害。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空空荡荡的大学自习室,却在那些酒店商场看到我们大学生端盘子站柜台的身影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却不愿意在实验室默默无闻的时候;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有那一纸文凭,却没有任何学术创新的时候;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做的是怎样的思考?难道我们要去庆幸,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有经济头脑吗?

大学是研究学问之所,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理所当然要肩负起引领时代的重任,牛津大学教育学家纽曼告诉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是提升社会的格调。今时今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我们寄予着厚望、民族对我们寄予着厚望,梁启超先生有言: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大学生端正对于学习的态度,认清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日思日睿,笃志笃行,必能如当年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第2个回答  2007-12-15
大学生勤工俭学利与弊

谢谢主席!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现在让我们安静下来,透过大学生勤工俭学事件浮华的外表去冷静思考这背后的真正意义。
勤工俭学,一个似乎多么高尚的字眼,外表的光鲜亮丽并不能掩盖其巨大的弊端。大学生勤工俭学只是权益之计,而非长期发展之大计啊!“勤工”似乎是为了“俭学”,可这良好的初衷在操作中给我们的大学生和大学带来多少损失啊!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天职是学习。我方衡量勤工俭学弊大于利的尺度是它作为支流是否影响主流学习。而它大量占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只有专心致志打基础,一心一意做学问,才能学有所成!勤工俭学大大影响了学习,所以弊大于利!对方辩友在利弊衡量上始终没有给出明确标准,因而显得一切理论都缺乏根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其次,对方辩友一再试图勾画鱼与熊掌可以得兼的空中楼阁,可社会现实一次次否决了这样的空想!勤工俭学真的增长了你的才干?不尽然吧!你练一对翅膀,怎么不能练,非要天天去出卖廉价劳动力啊!勤工俭学不等于社会实践,大学为我们提供丰富了实践途径:学生会,社团,专业实习等这些真正的实践又锻炼能力又收获知识,而勤工俭学做的无非是家教、促销、端盘子洗碗之类的重复劳动,这与我们专业风马牛不相及暂且不说,我要问,这可以增长大家多少才干呀?
更为现实的是啊,而今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权益根本不被保护!《劳动法》不把大学生勤工俭学作为保护对象!打工兼职而受骗受害的例子还不够使你触目惊心吗?如此惨痛的代价还不能留住对方辩友那固执的脚步吗?我想送给对方辩友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生啊!”
再者,大学是研究学问之场所,是培养精英之净土!当你看到在实验室潜心研究的身影出现在超市促销时你的心不痛吗?这岂非大学的悲哀!勤工俭学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策啊!
同学们,让我们赶快从勤工俭学的漩涡中挣脱,潜心学习,笃志笃行,则必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四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谢谢主席!
很高兴今天能和对方辩友探讨这个有现实意义的辩题。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新版第1027页,诸位可以看到对“勤工俭学”的解释有二。而对方辩友只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一种解释。我不得不说对方的观点似乎有些以偏概全。今天我们要比较,就要有标准。我方认为其标准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当然是学习。任何偏离学习这一主要矛盾的都是次要矛盾。纵然如对方辩友所列勤工俭学这利那利,这些利再多再多也是支流,是不能颠覆学生天职是学习这一主流的。基于此,我方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首先,让我们看清辩题:大学生勤工俭学。既然是“大学生”,这三个字就告诉我们今天的辩题是个全称概念,它不等同于贫困大学生,也不等同于个别大学生。这样一来,就是说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谈勤工俭学的利弊大小问题。那么我们所理解的对方辩友的观点就是说: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在任何条件下勤工俭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原因我方将在其后的辩论中一一展开。
其次,围绕我方的判定标准。我们说,做大学生就要有做大学生的尺度。对方辩友把勤工俭学对大学生之利吹得天花乱坠,那我倒想问问:身为教师不教书,到把生意做得很好,那么他算是一个好老师吗?同样的道理对大学生也适用。“时间是有限的”这种道理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而勤工俭学则以牺牲浪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作为代价。长此以往,学将不学,才将非才,导致的只能是荒废学业,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么?
再次,我方要指出,勤工俭学不等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所从事的多是简单性、单一性的劳动,技术含量低,也往往与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无关。让不具备社会能力和完备专业知识的在校大学生提前步入社会,平心而论,这样又能得到几分锻炼?又能为社会起几分作用?
因此,我方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谢谢!

谢谢主席!
我方从未否认勤工俭学存在的利处,但我方基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标准得出: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倒是对方辩友迟迟未能告诉我们您方判定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的标准在何处?您方对我方三辩提出的“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这一问题始终避而不谈。对方辩友一再说勤工俭学和学习能够兼容,但这不过是您方幻想的空中楼阁。我很难相信在通过长时间的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后,您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弥补学习上的空缺。
早在前年之前,荀子在《劝学》篇中就告诉我们:“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大学生正处于大量汲取知识的阶段,全力以赴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需要足够的精力和专心致志的品质。试想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发展下去,勤工俭学没有搞好,学习也没有搞好的话,岂非面临一个更为尴尬的情况?
再有对方辩友对勤工俭学的不良后果估计不足,对能否进行勤工俭学的社会环境分析不足,更令我们遗憾的是,您方依旧将勤工俭学与社会实践与打工兼职三者混为一谈。这一切使我们看到对方所谓的利大于弊只是主观臆断而已。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谢谢!
第3个回答  2007-12-15
http://baike.baidu.com/view/488559.html?wtp=tt
百度百科中有很多
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当然也有人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但从当前勤工俭学的现状看不容乐观,本文就高校的勤工俭学的现状作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对勤工俭学的前景予以估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勤工俭学是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和市场经济的大潮的产物。高校学生开始从“双包”(包学费、包分配)向“双自” (自交学费、自谋职业)过渡。相当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这些因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
近几年来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实行并轨制后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 ,高校的贫困生、特困生大比例增加 ,学校为实现“只要分数够 ,决不让你辍学”的承诺 ,从“奖学金、贷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特困生补助和勤工俭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而最广泛的途径还是勤工俭学。但也存在若干问题。

关键字:对象

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相对家境差一些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
《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文章说:从参与面看,有52%的学生正在参加勤工俭学,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了53%,勤工俭学的即有特困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多达64%。

关键字:目的、原因

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约占5%)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关键字:途径、方式

调查表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1)经过学校社团组织与商家洽谈参加勤工俭学,这种情况大约占勤工俭学总人数的26%。在学生宿舍以及学校教学楼等公众场所,时常张贴着学生社团组织介绍聘人参加勤工俭学的海报。(2)通过家教中心的帮助,获得“家教”资格,这种情况约占勤工俭学人数的21%。(3)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安排而挣得一份工作。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是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组织机构,每年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限于条件,一般其安排的额度有限,不少大学提供的勤工俭学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4)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的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 “打工一族”。随着勤工俭学在大学生中的升温,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大学生的中介所,很多个体业主或小企业愿意雇佣心灵手巧的大学生,招聘广告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并不多,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零工等几种类型:(1)家教。家教可能最适合学生。(2)兼职。大约60%的调查对象对兼职比较感兴趣。选择兼职的原因大概有3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较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三是为以后到公司谋职作职业准备。(3)零工。零工也不过是发传单、送报纸、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做服务员等等,对女生来说也可以做模特。但这类打工需要克服低贱的思想观念。

关键字:现状
1、勤工俭学内容庞杂 ,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涉及家教、卖报、散发宣传资料、送货、营销、广告企划、设计、学校流动教室清扫、食堂清洁工、图书馆管理员、厕所保洁员等 ,最多的为家教 ,占申请人数的66%。另外,从事单纯体力打工的比例有43%。从参与面看 ,有52%的学生正在参加勤工俭学 ,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了53% ,勤工俭学的即有特困生 ,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 ,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 ,多达64%。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健全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俭学中心 ,一般为设在学生处或团委的下属职能部门 ,并制订有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不少高校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 ,多是由团委或学生处的老师兼管勤工俭学工作。而当前社会用人需求量较小 ,相对勤工俭学的学生很多 ,供需矛盾突出 ,这就更需要有效的管理。这种因体制的不健全和不规范 ,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均不能充分到位 ,致使勤工俭学发展缓慢。
3、勤工俭学的秩序混乱。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利用大学生急于寻找兼职工作的心态 ,往往以押金或服务费的名义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 ,钱到手后马上销声匿迹;另外 ,一些雇佣者利用大学生对劳动保护法规的不熟悉 ,把他们视为廉价劳动力 ,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还有的学生不懂得学校统一组织的重要性 ,私自从事一些活动 ,也容易出现问题 ,校方又很难进行有效干预 ,不少的纠纷很难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学生只得自认倒霉吃亏。

关键字:陷阱

笔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求职陷阱;涉世之初的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由于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少中介公司以此为“契机”,抓住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明目张胆地进行欺诈活动。
陷阱一:虚假信息。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急于在假期打工的心理,夸大事实,无中生有,以“急招”的幌子引诱学生前来报名登记。一旦中介费到手,便将登记的学生搁置一边,或找几个关系单位让学生前去“应聘”,其实只是做个样子。这样用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对通过中介机构找到工作已不再抱有什么希望。
陷阱二:预交押金。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收取不同金额的抵押金,或要求学生将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这类骗局通常在招聘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字、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后,招聘单位推说职位暂时已满,要学生回家听消息,接下来便如石沉大海,押金自然也不会退还。
陷阱三:不付报酬。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用,讲好以月为单位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8月份找个借口拖延一下,而到9月份学校开学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令学生白白辛苦一个假期。
陷阱四:临时苦工。一些学生只是想利用假期临时赚些“零花钱”,因此对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往往不太计较。而个别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平日积攒下一些员工不愿从事的脏活、累活,待假期一到,找一些学生突击完成,然后给一点钱打发了事。
陷阱五:“高薪”招工。有些娱乐场所以高薪来吸引学生从事所谓的“公关”工作,包括陪客人唱歌、喝茶,甚至从事不正当交易。年轻学生在这些场所打工,很容易受骗上当或自己误入歧途。

关键字:意见、建议

1、积极做好宣传 ,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分制延长学制对勤工俭学的实际意义。利用多种渠道 ,广泛宣传 ,让社会、学校、广大学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健全完善有效的勤工俭学体制。大学生勤工俭学既然是高等教育中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教育方法 ,其管理和机构设置应融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范围。具体制度必须围绕勤工俭学的派发程序 ,社会的投诉处理 ,奖惩、学生的维权等内容来制定 ,使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勤工俭学部门还要及时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库 ,及时高效地架起供需双方的桥梁。
3、立足校园 ,加强外联 ,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子越迈越大 ,后勤服务逐步脱离学校 ,成为一个完全企业化模式运作的经济实体 ,正式编制员工可相应减少。除一些重要岗位外 ,在时间和技术允许的范围内 ,可以聘用大学生作为临时工,从而加快后勤社会化人事改革的步伐。在校外,应运用积极有效的宣传措施,加强外联,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派遣学生到各社区、企事业进行宣传,还可利用媒体为供需双方交换信息 ,扩大影响。
4、引导和协调勤工俭学应着重注意的四个问题。(1)在勤工俭学的概念上和服务的内容上,应该将勤工俭学与学生经商区别开来。学校主持勤工俭学,依法保护学生以诚信和服务获得收入 ,但不提倡参与以赢利为目的的经商活动。(2)严禁大学生在酒店歌厅等娱乐场所陪酒陪舞。勤工俭学内容很广泛,但不能只为赚钱什么事都干。大学生陪酒陪舞或从事非法职业将给个人和学校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3)遵纪守法,凭诚信获得报酬。一则 ,要严格遵守法纪法规,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报酬,另一方面,要懂得维权,依法保护自己,同学应该在了解有关法规、熟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法的手续办理,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履行义务,享受正当权益,最好要有组织地进行,避免或减少失误、上当和越轨行为。(4)不同年级的同学应视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内容不同的、层次有别的工作,尽量参加一些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发挥自身的专长和高等教育的优势,结合本专业把高新技术融入勤工俭学的企事业单位中,以达到学以致用、双赢的目地。

关键字:利弊
任何一样事物都会弊利相生,但我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它虽然会不可避免地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却让你从中懂得很多,没有尝过黄连的苦,怎能珍惜蜂蜜的甜?没有经历过勤工俭学的艰辛忙碌,怎会明白时间的宝贵?怎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再者,勤工俭学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说,它更重要的是让身在象牙塔里的我们初次与现实社会亲密接触,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了解为人处世之道,何乐而不为?我身边既参加勤工俭学又能较好地完成自己学业的同学数不胜数,大学中若没敢挖掘自己的第一桶金实为一憾啊!

关键字:前景
勤工俭学将不仅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顺利完成学业 ,而且使他们把握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带来的契机 ,培养创新意识、凝聚创造能力 ,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将成为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具有乐观的前景。
1、组织形式由被动、零星、自发转向主动、规范和整体化。随着教育体制、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才可被社会、企业认可。随着全国高校大学生各类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 ,日益红火的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已被大学生所关注 ,但真正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毕竟为数不多 ,更多的学生要想创新创业 ,必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实践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由此可见 ,勤工俭学的良性循环将为大学生提供这种实践锻炼的机会 ,它也必须有政府与高校相对统一的组织上、环境上、模式上的保障 ,能使同学们在充满生机的校团吸收知识的营养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社会通过实践获得成长的能力 ,全面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在这种情况下 ,勤工俭学将日益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经阶段 ,社会化、规范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不可逆转的。随着我国已加入WT0的大环境 ,有9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将会以诚信提供服务 ,只有规范的勤工俭学组织才受供需双方的欢迎;也有78%的人认为勤工俭学将从被动转向主动 ,从“立足校园”转向“面向社会”。因为校园的需求有限 ,校外的社会需求量将会不断加大。
2、类型上由家教和简单的体力劳动向与大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多样性发展。家教往往是同学们的首选 ,因家教的收入相当高 ,一般是2小时30一50元不等 ,家教的时间也比较自由 ,容易调整。但随着各大高校向多学科性或综合性方向的发展 ,广大学生知识面广 ,文理兼修 ,企事业单位青睐大学生 ,因此可能会提供多样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要求的岗位。如促销、企划、宣传、电脑设计、公关、礼仪、网页制作、心理咨询等。届时同学们将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那么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机会将大大增加。
3、目的上由单纯增加收入转向提高综合素质 ,为未来就业做准备。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来看 ,一个共同的观点便是:富国不养懒汉。他们国家的大学生非常懂得自食其力 ,务实已成为他们的习惯准则 ,他们将勤工俭学视为素质锻炼的有效途径。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在20年代初远涉重洋到欧洲勤工俭学 ,相当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人 ,这也部分受惠于勤工俭学过程中的素质磨练。因此高校的勤工俭学 ,将不仅是获取与增加经济收入 ,而应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使同学们在勤工俭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不但不影响学习,而且还可以互为补充。在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环境的客观要求下 ,在培养未来人才的客观要求下 ,在高校帮困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下 ,勤工俭学工作将会朝素质化、育人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