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满意就大哭怎么办?

如题所述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稍有不如意就哭闹不止、大喊大叫、甚至摔东西搞破坏。大人的教训或妥协都无济于事,反而会令他们变本加厉。怎样才能让情绪化的孩子安静下来?

Q: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不止,怎么办?

我儿子两岁了,疼或摔跤都不哭,唯独不满足他的需求时,就会哭个没完,该怎么办?

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坚持原则。

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因此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哭是很自然的事情。有的家长经不住孩子的哭闹,随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相当于变相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奖励。

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一定要把握原则,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暂时满足不了的,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延缓,比如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大人就应该坚持原则,否则他将来就会养成以哭来要挟家长的习惯。

当然,他哭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安慰,告诉他妈妈理解他的感受,然后平静地抱抱他,态度一定要温和而坚定。不久他就会明白家长的底线,学会遵守规则并放弃这种哭闹的方式。

Q:女儿进入反抗期,越来越不听话,我该怎么办?

女儿两周岁多,很多事都和大人对着干。批评她几句,她会反过来骂我,甚至打我,怎么样才能让她听话呢?

不要强行对抗,可用引导或诱惑令她配合。

两岁多是个比较麻烦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叛逆,很难听进去不同意见,也不愿意受人控制。建议不要跟她强行对抗,而要想办法去引导她,或者使一些小的计谋去诱惑她。

注意摒弃要挟的方式,否则只会进一步强化她的逆反行为。如果需要她去做某件事情,可以给她一个选择,A或者B,但是A和B 都包含了你要求她去执行的指令,如果她觉得是自己在做决定,就不会有被控制的感觉。另外,事先以比较夸张的语气或者讲故事的方式,将你们要做的事情渲染一下,引起她的注意,给她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她通常也会变得比较配合。

Q:奶奶太溺爱,孩子脾气大,怎么办?

儿子20个月,白天一直是由奶奶带。奶奶非常溺爱孙子。现在有什么事不如他意,他会伸手打爸妈,我们教训他,他就发疯一样哭,奶奶还会来责备我们,该怎么办呢?

看淡这件事,坚持该坚持的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奶奶不让教训孩子是有道理的。建议当孩子出现一些你认为不好的行为时,看淡它,需要制止的,就温和而坚定地制止,然后立刻用别的事情去转移他的注意力。

他打人是因为他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挫败情绪,单纯跟他对抗,他还是没有学到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建议在他打你的时候,控制住他的小手,告诉他这样会把妈妈弄痛,如果他生气,可以去打枕头,或者大声说出来他很生气,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他的情绪发泄出来。对孩子还是要以赏识为主,你赏识他的某个行为,他就会更多地通过这个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获得你的认可。相反,如果你总是对他的某些行为反应激烈,他的这些行为也会得到负面的强化。

Q:宝宝做事没耐心,一受挫就哭闹,怎么办?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一旦遇到自己一时做不了的,一般尝试2~3次就发脾气,大哭、两只手乱挥舞,有时候会打玩具、打身边的大人,那样子很烦躁很想找个出气筒似的,我该如何引导?

温和面对,提供正面的模仿。

发脾气,打玩具,这跟他目前能力有限有关系,所以不要试图在短时间内去改变他。他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尽量温和地面对他,哪怕只是温和地看着他发脾气,然后替他说出心里的烦躁,让他体会到妈妈的理解。

平时也可以跟他玩一些游戏,家长自己去做他做不好的事情,并且假装做不好,表现得比较气馁,以这种方式演绎他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将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方式一并演绎出来,比如:“也许再垫一块积木就不会倒了”,给他模仿提供参考。只要你心态好,不因此焦虑,不因此着急,他的这个阶段就会很快过去的。

Q:大人去上班宝宝就会哭闹,怎么办?

前段时间外婆带着宝宝回老家呆了20天,宝宝回来就特别恋我,第二天我去上班的时候她大哭不止,怎么都不肯离开我的怀抱,我该怎么办呢?

平静地道别,下班后尽量多陪伴。

孩子离开家20天,这对她来说是个考验,毕竟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带给孩子严重的不安全感,这就是她现在如此依恋你的原因。过些日子,当她意识到即便妈妈去上班,也不会像之前一样离开他那么久,而是每天下班之后都会回家陪伴她,她的安全感就会重新建立起来。

建议每天上班去的时候,平静地跟她道别,并且用最简短的语言告诉她,你在什么时间会回来陪她,而外婆会一直在家陪着她,然后你就非常平静地离开。下班之后,尽量多陪伴她,满足她想要跟你在一起的心理需求。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就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了。

Q:1周岁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将孩子放置一边任其哭闹是否合理?

女儿1周岁,一旦有不满足的事情就大声哭闹,有些是明显不合理的,此时如果将她放在一边任她哭是否可以呢?

安抚比冷处理更有效。

实际上,孩子的很多要求不见得是无理的,可能只是她处在那个年龄段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心理需求。对于这类需求,建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她。当然,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那是一定不能满足的。

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还理解不了规则,因此,把她放在一边任她哭闹,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考验。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而左右为难,情绪变得很焦虑,孩子也因此产生很多的挫败感,导致这种情形变得更为严重。建议此时将她抱在怀里,抚摸她的后背,通过这种方式安抚她,并且利用别的事物转移她的注意力,她通常也能比较快地平静下来。

Q:孩子经不起训斥怎么办?

宝宝有时做错了事,我们嗓门稍高一些、严厉一些,她就会大哭大闹,该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

训斥孩子并无任何益处。

对孩子尽量不要训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成长的经历,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家长的训斥声中长大的。家长在训斥孩子的时候发泄的是自己的情绪,并没有考虑孩子当时的感受,于是,他的感受就不可避免地被压抑了。同时,家长这种发泄的方式给了孩子一个效仿的模式,他将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犯错都是无心的,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面对。比如,孩子在家里乱蹦乱跳,在发火前,先冷静下来,然后平静地对他说:“这样会吵到楼下邻居的,等妈妈一会儿,我们一起出去玩怎么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一、共情:能感觉到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加坚强一些,是否是这样?
二、具体化:您可以举例说明下孩子焦虑易怒、及哭闹的具体表现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用这样的情绪表达去解决问题是有效的:无论孩子通过哪种形式去表达情绪,但只要他们感觉到用这些去表达是有效的,就会一再运用。
解决:家长减少对这些行为的关注度,那么孩子自然不会用这类行为来应对。但不关注,并不等于完全“漠视”,家长也要保持对孩子相对的关心,在孩子“闹情绪”结束后,再和孩子一起探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b 孩子的意志力不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并未受到太多挫折,面对挫折便通过哭闹的方式解决,这样他人就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标准。
解决:进行相应的意志力锻炼,要让孩子为了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让其了解到用“哭”的方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但父母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c 有其它深层次的原因: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可能是承担了来自家庭中的焦虑、愤怒、攻击等情绪。
解决:更深入的了解家庭情况,有条件可以单独和孩子聊,评估其情绪是否稳定,有任何觉得和平常孩子有不同的,引导寻找专业人士帮助。
第2个回答  2018-11-28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面对小朋友无理的哭闹时一定要有原则,还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驭娃技巧:比如家里已经买了无数小汽车,他还要买一模一样的。在商店开始闹起来,“我就要我不走”。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对他进行克制任性的训练。把他抱回家,不要打他也不要骂他。
抱回家以后放到卧室,让他哭闹不要管,要一对一,不管爷爷奶奶还是谁来管。把门一关,四个不要:
第一,不要骂他,会给孩子不好的观念;第二,
不要打他,你那么高他那么小,打不公平;
第三,不要说教,他正在闹,说什么在她耳边都是噪音;
第四,不要走开,他闹给你看,所以一定要看着他闹。告诉他“今天说不行就是不行,你闹吧”。
等他筋疲力尽的时候,给他点关爱,用湿毛巾帮他擦擦脸,这时候孩子可能觉得你回心转意了。你要和他说,“你还哭吗,要哭接着哭”,没有打骂,你用这种方式告诉他,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也不让步。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以后闹是没有用的。
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就像捡到了武学秘籍一样兴奋,想马上在孩子身上试一试。但是很快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爸妈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孩子会怎么想?
有谱爸妈查资料时发现这样一个名词——忽视型父母。在孩子心中,这种类型的妈妈是这样的:“妈妈是不是不爱我,我每次伤心难过她都像没看到一样,呜呜呜~~~”
所以,这样的方法在恰当的时候用一次两次可以,千万别把它当成法宝次次都用,不然你可能会被孩子当成忽视型的妈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