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无边的印度留学生活,唐朝和尚效法唐僧,为何却成邯郸学步?

如题所述

王玄策上表举荐玄照

公元660年左右,唐高宗显庆年间,传奇的王玄策又一次莅临印度。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印度了,早在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就作为正使出使印度,副使是蒋师仁。时值戒日王新死,印度大乱,权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出兵抢劫唐朝使团。

王玄策一行寡不敌众,随行的三十名骑兵全部战死,王玄策被俘。后来,王玄策、蒋师仁逃出,传檄各国借兵,吐蕃派来一千二百人,尼婆罗(即尼泊尔)派来七千人,王、蒋就带着这八千多人,在茶镈和罗城一战大败阿罗那顺,印军战死数万,阿罗那顺被俘,被虏到长安献俘。

显庆年间,王玄策又到了印度。在中印度的信者寺,王玄策见到一个从唐朝来的留学僧,法名玄照。玄照已在印度待了十四五年了,精通佛法,经王玄策亲自认证为一代高僧。回国后,王玄策立即上表举荐玄照。唐高宗很重视,很快降旨,要求玄照即刻进京。

远在西天的玄照马上启程回国。玄照走了一条玄奘没有走过的路,他先到尼婆罗。此时的尼婆罗也与吐蕃联姻,尼婆罗尺尊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尼婆罗派人护送玄照穿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拜见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深致礼遇,并赞助玄照归唐。玄照是在第一年九月离开的印度,第二年正月就到了洛阳,五月之间,途经万里,可谓神速。

玄照为何如此归心似箭?这是功利心在作祟。他很可能以为唐高宗将会任命自己主持翻译佛经,自己一辈子追求的荣耀时刻即将降临。什么荣耀呢?就是成为第二个玄奘。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荣归,轰动全国。唐朝政府予以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玄奘译经。从贞观十九年到龙朔三年(663年),玄奘主持翻译了七十四部佛经,合计1338卷。为表彰玄奘,唐太宗亲自为之御制一篇《圣教序》,唐高宗亲撰一篇《述圣记》。

如此荣耀,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和尚能够比肩。后来,玄奘的弟子怀仁,将《圣教序》、《述圣记》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缀在一起,刻成一座《圣教序碑》。怀仁从王羲之传世的作品中检索出每一个字,拼凑成完整碑文,号称《集王圣教序碑》。此碑耗资巨万,历时二十年才完成,也称千金碑。

见此荣耀,很多和尚纷纷效法,也去了印度。其中,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和尚,就是玄照。

玄照出身名门,年纪轻轻就出家为僧。大概在贞观末,玄照踏上西去之路。一开始,玄照与玄奘走的是同一条路,途经中亚粟特地区、吐火罗地区,然后南下。这个时候,吐蕃已经扩张到了中亚拉达克等地,所以,离开吐火罗后,玄照进入了吐蕃的势力范围。在贞观十五年下嫁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笃信佛教,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派人护送玄照前往印度。

来到印度后,玄照先到了阇阑陀国,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学习律经和梵语,得到过当地国王的供养。之后他南下到了莫诃菩提,也就是大觉寺,也住了四年,一边瞻仰佛祖遗址,一边研习佛法,精通了《俱舍论》等小乘佛教理论。

后来,他又去了那烂陀寺,又住了三年,学习《瑜伽十七地》等大乘佛教理论。再后来,他又来到庵摩罗跋国,住在信者寺,接受国王的供养,又是三年。就在这里,他等来了王玄策,得以踏上光荣的回国之路。

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玄照

但是,玄照万万没有想到,唐高宗完全无意让他主持译经,而是命令他再次前往印度,去迎接一个叫卢伽逸多的婆罗门神棍。玄照不愿去,但唐高宗下了死命令。

唐高宗要见卢伽逸多,是妄想长生不老。这种烂事,归根到底要怪王玄策。当年,王玄策横扫印度后,带回一个神棍,叫那逻迩娑婆寐。唐太宗让他造长生不老药,虽然劳民伤财,终是一枕黄粱。此时的唐高宗,仍心存侥幸,还做梦想长生不老。

不得已,玄照再次前往印度。但是,由于吐谷浑和西突厥的问题,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已近破裂,他被吐蕃人攻击,侥幸不死,又跋山涉水,爬栈道,遛绳桥,也是九死一生,终于在巴控克什米尔碰上了卢伽逸多。居心叵测的卢伽逸多,请求玄照去西印度的罗荼国找长生药。

于是,玄照又经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和信德省,来到了罗荼国。他在此逗留四年,集齐各种药物,又来到那烂陀寺,然后打算取道尼婆罗回国。

巴基斯坦地图,供参考玄照第二次西行之路

但是,不久以前,唐朝与吐蕃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兵戎相见,在青海大非川大战,唐朝战败。作为吐蕃的属国,尼婆罗拒绝唐人过境。玄照又打算取道迦毕试国,经中亚回国。但是,阿拉伯帝国已吞并波斯,并进军阿富汗围剿波斯遗民,此时正打的昏天黑地,此路也不通。

造化弄人,玄照终于看破红尘,于是“栖志鹫峰,沉情竹苑”,最后病逝于印度。而卢伽逸多成功抵达中国,最后混上了“怀化大将军”的光荣头衔。

或许是因为玄照回国的时间不巧。时值唐高宗麟德年间,即664到665年,玄奘刚刚去世,他主持的规模浩大、劳民伤财、毫无益处的译经工程总算完结了,唐高宗怎么可能立刻再发起新一轮译经?

失其本心的后西天取经

在那烂陀寺,年迈的玄照与一个年轻和尚萍水相逢,他就是义净。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义净自广州出海,于673年抵达印度,在那烂陀寺停留了十年。685年,唐睿宗垂拱二年,义净走海路归国。中间他在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国停留六年,在这里,他留下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两部著作。

长寿二年,695年义净回到洛阳,受到武则天的接见和赏识。从此,义净开始在洛阳和长安翻译佛经,教学弘法。唐中宗在小雁塔下的大荐福寺专门设立翻经院,由义净组织领导,共翻译了56部230卷佛经。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义净圆寂,享年79岁。义净比玄照幸运太多了,他晚回国三十年,当政的武则天又迷信佛教,所以义净最终出人头地。

龙门石窟的毗卢遮那佛像,据说原型是武则天的相貌

正是因为义净混的不错,玄照和其他留印和尚的生平才得以为后人所知,不至于湮没无闻。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中,义净记录了玄照和其他五十五个和尚苦海无边的人生。

根据义净的记载,很多和尚慕玄奘之事,纷纷赶往西天取经,“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已单逝”。也就是说,有的是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取道中亚去印度,有的是通过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绕行南海去印度。一时间,数不清的和尚纷至沓来,释迦牟尼成佛的大觉寺、玄奘留学的那烂陀寺火的不得了。

印度菩提伽耶(大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但是,等待他们的不是从天而降的荣耀,而是八十一难,即便到了印度,也是苦海无边。义净将这种行为称作“轻生徇法”,他是这样描述那些艰难困苦的:

“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遣命。或亡飡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设令得到西国,以大唐无寺,瓢寄栖然,为客遑遑,停托无所,遂使流离萍转,罕居一处。身既不安,道宁隆矣?呜呼。”

和尚们九死一生到了印度,往往连安定的栖身之处都没有。义净很羡慕其他国家专门为本国留学僧在印度专门修建了寺庙,比如吐火罗有吐火罗寺,迦毕试也有迦毕试寺,两寺都巨富,本国留学僧到此,专心务虚,用不着担心衣食问题。

但印度没有大唐寺,所以中国和尚居无定所,吃不饱穿不暖,这种境遇,还奢谈什么弘法。所以,其结局往往是贫病交加,客死他乡,义净所记录的这些和尚们,不算那些音讯全无的,有十一人死在印度,九人死在回国路上。

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都陷入迷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乘灯禅师。他来自爱州,位于今天的越南。不同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大乘灯真是玄奘的徒弟,于玄奘门下受具足戒。后来,他走海路到了印度,滞留东印度耽摩栗底国十二年之久,经历种种磨难。

再后来,他和义净结伴前往那烂陀寺。历尽悲欢离合之后,大乘灯看破红尘,感慨悲歌的说:“本意弘法,重之东夏,宁志不我遂,奄尔衰年,今日虽不契怀,来生愿毕斯志。”可见,对于如此结局,连玄奘的弟子都无可奈何,宏愿终成梦幻泡影。大乘灯死于印度,卒年六十。

即便是后来成功的义净,也是因为在印度大难不死,才能有后福。当年在去大觉寺的路上,义净生了一场大病,体力不支,在一处山泽中掉队,遭遇山贼,被抢劫一空,连衣服都被扒光了。

山贼走后,他又想到当地土著会把皮肤白的人杀掉祭天,惊惧之下,为防万一,他跳进泥坑,浑身涂满黑泥,然后用树叶蔽体,拖着病躯,拄着棍子,蹒跚独行,终于在半夜二更天追上了同伴,才得以活命。后来他离开那烂陀寺准备回国时,又被山贼抓住,又经过一番磨难,仅免剚刃之祸,得存朝夕之命。

能落叶归根并且在印度和中国都能幸福生活的,只有一个灵运和尚。

“灵运师者,襄阳人也,梵名般若提婆。志怀耿介,情存出俗。追寻圣迹,与僧哲同游,越南溟,达西国。极闲梵语,利物在怀,所在至处,君王礼敬。遂于那烂陀画慈氏真容、菩提树像,一同尺量,妙简工人,赉以归国。广兴佛事,翻译圣教,实有堪能矣。”

可见,灵运是聪明人,会说流利的梵语,还会画画,关键是有钱,在印度混的很好,回国后也能弘法,算是不负初心。义净也羡慕的说,灵运实在太有本事了。但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更多的和尚是在印度穷困潦倒,最惨的是无行和尚,干脆靠乞讨活命。

其实,这些和尚的命运虽然值得感慨,但不值得同情。不同于玄奘,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当年玄奘火了以后,后来的这群和尚,虽然也想学法弘法,但像玄奘那样名扬四海才是本心。虽然是出家人,但他们怀着极其强烈的功利心。

其中,有一位明远和尚,丧心病狂,甚至妄图偷窃斯里兰卡的国宝佛牙,结果失手被抓,颇见凌辱。大部分和尚都在贫病交加中碌碌无为,而玄照,这群和尚中年龄最长、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一个,是唯一一个曾接近玄奘享有过的荣耀的和尚。可见,想要望玄奘项背,谈何容易,孟子曰:“此之谓失其本心也。”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玄奘能够取得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不但有人给刻千金碑,几百年后还能当选四大名著的主角,被封为旃檀功德佛。而那些亦步亦趋效法玄奘的和尚们,却普遍结局悲惨,成为邯郸学步式的笑话。背后的教训很深刻。

玄奘西行图

玄奘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唐太宗、唐高宗表面虽然支持玄奘,但其实对佛教很不友好,严打整治,这一时期唐朝对佛教的管制仅次于唐武宗时期。虽然玄奘誉满全球,但政府并不支持他弘法。关起门来译经,其实是玄奘的弘法需求向唐朝政府的意志妥协的结果。

而唐朝政府之所以愿意接受妥协,主要还是因为玄奘太有才了,于个人情感而言,唐太宗和唐高宗都很尊重他。但其他和尚就没这么走运了。

高总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呢?

玄奘在贞观初年远赴印度,当时刚刚经过隋末战争,户口损耗太半,政局草创,水旱成灾,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这时觉得中国佛教文化不行,不如印度,也不是不能谅解。

但是,等到玄奘回来之时,贞观之治已经步入第十九年,根据《贞观政要》的记载,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侮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赉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可见,这时国运兴隆,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一切都在向上向前发展。此时还要跑到国外去镀金,再回国假装高大上骗取荣誉,从一开始就不能成立。

而印度的政治秩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玄奘去的时候,正值戒日王时期。戒日王有象军六万,马军十万,力压群雄,各路诸侯俯首称臣,印度大部分地区在形式上统一于戒日王治下,兵戈不起,政教和平。在此基础上,印度的宗教生活也很活跃,戒日王每五年举办一次无遮大会,倾竭府库宴请和尚们胡吃海喝。

平时也有公办慈善机构布施,玄奘自然不至于冻馁。而等到大乘灯、义净等和尚来到的时候,戒日王已死,印度陷入分裂,特别是王玄策对阿罗那顺的攻击,致使印度最强大的摩揭陀国彻底衰败,全印局面碎了一地,国将不国,经济衰退,民生艰危,治安恶化。此时去印度是自找苦吃。

戒日王仅在形式上统一了印度部分地区

其实玄奘回来的时候,他就向世人充分昭示了中国相对于印度的巨大优越性。《秦王破阵乐》在印度流传甚广,唐太宗的伟大形象在印度十分光辉,戒日王说过:“我当东面朝之。” 东印度迦摩缕波国拘摩罗王也说:“常慕风化,东望已久。”但是戒日王治下的印度却不稳固。

在玄奘威震全印的那次无遮大会上,五百多印度教极端主义者计划刺杀戒日王,向大会的宝台放火箭,焚毁了宝台;后来,他们又派出刺客,持刀行刺戒日王未遂。这一切都说明,戒日王的政权及其支持的佛教面临着印度教的巨大挑战,印度很不安全。

贞观年间,戒日王两次遣使朝贡,唐朝也三次遣使莅临印度,其中第三次就是王玄策横扫印度那一次。阿罗那顺被绑到长安献俘,此事足以彰显印度完全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足以说明印度的安全状况急剧恶化。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那些和尚昧于时局,冒险去西方镀金,妄图回国就能坐享荣耀,还以为这是终南捷径,实为缘木求鱼。

唐太宗昭陵前十四国酋长雕像中的阿罗那顺雕像的底座

反倒有几个印度和尚要聪明的多,比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他们在开元时来华传教,名扬天下,其中的不空,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列为四大译经家。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善无畏,他是印度乌荼国王,在位时兵荒马乱,祸起萧墙,最终在19岁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善无畏长期在那烂陀寺工作,义净等和尚们应该有不少会认识善无畏,他与义净年纪也相仿。8世纪初,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来华传法和译经,是中国密宗祖师。他得到唐玄宗的礼遇,最后圆寂于洛阳,高寿九十九岁,赠鸿胪卿。看看人家善无畏选择的道路,再看看玄照、大乘灯那帮人,高下立判,判若云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怎么说呢,当时的唐朝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朝代,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佛学的传播来发扬中土的文化,这一点也是打破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第2个回答  2020-11-08
可能是因为唐朝和尚他只做到了他的行动,而没有他那种精神,所以就成了邯郸学步。
第3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玄奘个人的天赋很高,也足够努力,加上有唐王朝的支持,所以在印度能够受到礼遇,安心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