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γ能谱测量工作方法

如题所述

GR-800航空γ能谱系统包括:航空γ能谱仪及数据收录系统,以及地面基站两大部分。前者的任务是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后者是进行资料回放,进行最终处理,提供相应的图件。

航测工作方法包括:测区确定,比例尺的选择,测线布置,野外飞行测量、数据处理,高场和异常研究以及地面检查等。

(一)测区航测的目标确定

航测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目的要求。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γ航空能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普查铀矿。目前虽以地质填图、普查找矿为主,但对辐射环境调查大大加强。

测区航测的目的决定了航测比例尺的确定,现举例如下:①以全国放射性矿产资源评价和选择远景找矿地区为目的,进行放射性偏高γ场普查;以及大范围辐射环境评价。一般选用1∶5万到1∶20万比例尺。②找寻铀矿床或追索放射性异常。一般选用1∶2.5万到1∶5万比例尺;因异常范围小,飞行高度尽可能降低。③在已有矿产发现的基础上扩大找矿区域,一般选用1∶1万到1∶2.5万比例尺。④已知有污染的辐射区域圈定,视核事故扩散区域大小而定,选用比例尺可以是1∶5000到1∶2.5万。⑤普查石油、天然气或金属矿产比例尺可以是1∶2.5万到1∶20万。

(二)测线布置与野外飞行

按照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布线的原则,航空γ能谱测线方向尽量与构造走向垂直。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地质构造走向与地形走向一致的情况,为了减少飞行中上升、下降坡度过大,测线方向可以改为斜交地质构造,但交角不应小于45°。

测线视比例尺而定,也与飞行高度有关。据计算飞行高度20 m,探测γ射线作用带半径为70 m;高度60 m,半径140 m,高度120 m,探测半径达250 m,测量到80%射线。高度与作用带密度大致是2倍的关系。比如要想找到最小异常带为50 m宽,则飞行高度在100 m以下为宜。测线间距,早期较稀,一般是1∶1万,用线距100 m;1∶2.5万,线距250 m,现在有时用到100 m或150 m。

野外飞行为基线飞行,测线飞行和辅助飞行。

1.基线飞行

基线飞行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大气氡浓度的变化,同时检查仪器工作状态。还要确定航磁仪的零点漂移。大气氡主要来自土壤氡,与湿度、温度、大气运动都有关系。

每个飞行日,早、晚都要进行基线飞行。

基线位置尽量选在机场附近,或去测区的途中。一般要求地形平坦,γ场和磁场正常地区;基线长度为5~8 km,飞行高度122 m,与测线飞行高度一致。

根据规范要求,早、晚测量结果,要求总道变化小于8%;钾、钍道小于10%;铀道小于15%为正常。

2.测线飞行

有时在测线系统飞行之前,要进行一到二次踏勘飞行,目的在于了解本区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如果附近有已知放射性异常或铀矿区,要进行穿越飞行,以便与未知异常进行对比。还要核对地形图与地物标志是否一致。

测线飞行前,首先在航线图上,取航测点大地坐标;经转换后将数据输入GPS。测线飞行高度保持120 m,沿地形起伏飞行。

3.辅助飞行

辅助飞行主要目的是测试仪器本底,测定大气氡的校正系数;标定仪器的灵敏度和测定各道的衰系数。重要是选择好测试场地,如图5-3-2所示。场地面积一般是16 km×2 km,一半在水上(水深2 m以上),陆地地面比较平坦,地面放射性元素含量通过取样分析得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