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的双面性

如题所述

抗菌药即能杀灭或抑制有害细菌,同时也杀灭或抑制有益菌,我认为这就是它的双面性。
杀灭或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有益于身体健康,这是路人皆知的,但同时杀灭或抑制有益细菌的繁殖,影响健康确少为人知。另外,现在的各种细菌病毒为了适应环境,千方百计的不断变种 ,人们发现变种后才研究灭杀它的药物,新药物后于新的病菌而产生。因此没有包医百病的抗菌药,使用抗菌药之前最好查出什么细菌病毒感染,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7
“抗菌药物是医生用于治疗、挽救病人的武器。”对抗菌药物的药用价值,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如此表示。

而在抗菌药物带来的细菌耐药问题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主任王曼丽介绍,2016年门诊抗菌药物患者使用率在全国总体水平达到10.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步下降,这个趋势应该是稳中向好的。”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官员利千基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也充分肯定中国14个政府部门联合发布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年—2020)》。他希望中国不仅能促进社会各方共同提高应对感染性疾病的能力,还能将先进的实践经验推广到国际。

与会专家们表示认可,并指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提高认识是关键,而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以下两个不同以往的思考角度,而这有利于加深抗菌药物的认识。

合理用药后的暴露问题:隔离

“对不合理用药的控制已有成效,那合理用药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刘大为提出思考,对于同样是抗菌药物暴露的合理用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免疫低下的患者存活时间以及占住院病人比例肯定会越来越高,“这是世界普遍趋势,但在这组患者身上,耐药菌的暴露问题,我们在院内和院外如何控制?”

对于这种角度的思考,张宗久表示以后医院要重视,他思考后提出解法,对于细菌耐药的问题,首先要抓住病源——谁感染了什么,然后正确用药。

其次,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医院在准确地捕捉到感染者后,应做感染者的隔离管理,“不要让院感去传播二、三代,要打断耐药传播链。”而这个链条不只在院内,还须延伸至患者家庭之中。以日本为例,在追踪到感染者后,经过诊断,会给他贴标签予以注释,在医院和家庭中同步隔离,“隔离的结果,就是患者携带的耐药菌不再传代。”张宗久对这种做法表示认可。
第2个回答  2019-03-27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发生
这句话经常被提及,似乎是说若我们能消除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那么就不会再发生耐药了。然而,所有抗菌药物用药都会通过杀灭细菌引起选择压力的,合理用药会像不合理用药那样同样产生细菌选择压力。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可以且应当停止不合理用药,因为不合理用药并无益处;相对应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