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及日系车为何很少用机械增压?

如题所述

车厂造什么样的车,是由市场决定的。这个需要厂家提前5-6年作出预判。如何预判?需要工程,市场和战略部门协同制定发展策略和技术路线。

需要考虑的问题基本上无外乎法规和市场。

比如打个比方,2020年中国市场需要实现欧II排放标准,那很简单,把欧洲八年前的车型拿过来国产就可以。“把欧洲八年前的车型拿过来国产”就是市场策略。工程和生产就围绕这个策略来开展本地化工作,车型的确定,供应商的选择,国产化图纸发放等等。

但是,如果2020年中国市场(假设中国汽车销量已经占全球市场的45%,巨大的市场)排放标准要升级到欧XII(发改委对这个升级应该提前5-10年就有时间表),车厂一定要有相应的策略。为了实施这一策略,可能工程研发部门早在2010年就开始制定技术方案和储备技术。比如为了达到三阶段油耗标准,汽油机可能需要稀燃?直喷?增压?HCCI?混动?为了降低NOx,柴油机需要EGR还是SCR,EGR是否需要冷却?SCR如何补充尿素两种方案如何取舍?是否需要DPF?最终使用哪套方案可以最低成本地满足排放法规并不影响市场的相应?这些方案可能在2010年都要开始研究和实验,并最终提出可行的方案。这就是技术路线。一旦针对2020年市场的产品开始工程化产品化,围绕这个技术路线,马上在3-4年内就可以出产品。

所以最终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方案,是一个早在5年甚至10年前就已经作出决定的市场策略和技术路线问题。大家在市场上看到的出售的汽车都是围绕这个策略和路线上市的。

日本厂家可能在10年前就根据排放法规和自己的规划认为并认定自然吸气发动机,只要做轻微的改进,比如VVT/DVVT或者直喷或者燃烧优化,加上cvt,就可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市面上目前在售的日本车仅搭载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的车还不少哩,你能说他们技术不先进?糊弄消费者?物尽其用,适可而止。),那么他们就遵循这一策略只在市场上投放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但是同时,他们也一定在为未来更加严苛的排放法规和油耗法规做准备,但是他们的技术主要储备和技术路线在电动,混合动力等他们认为更加符合市场趋势的领域(这就是他们未来,可能10年,可能20年的技术路线)。如果他们认为市场最终能从自然吸气平滑过渡到混动,那么过多投入涡轮增压这种过渡技术来跟其他厂家竞争就不在市场规划和技术路线的考虑范围之内。

BMW几年前不还一直在推氢燃料汽车吗?结果如何?

所以能满足市场的技术就是好技术。无论它的实现方式如何。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不代表你没有独到之处,另辟蹊径也不能说曲高和寡。利益最大化才是大家考虑问题的根本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