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可以提高刚的耐磨性吗?

如题所述

不锈钢303和304那个更耐磨
303不锈钢机械性能退火去应力后,抗拉515MPa,屈服205MPa,延伸率40%。不锈钢303的标准硬度HRB 90-100, HRC 20-25,注:HRB100 = HRC22.9。303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面光洁度高的场合。303不锈钢提高切削性能和抗高温粘结性能。最适用于自动车床,螺栓和螺母。304不锈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铬-镍不锈钢,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使用温度-196℃~800℃)。在大气中耐腐蚀, 如果是工业性气氛或重污染地区,则需要及时清洁以避免腐蚀。适合用于食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板式换热器、波纹管、家庭用品(1、2类餐具、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风挡雨刷、消声器、模制品),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等。
那种不锈钢最耐磨
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研磨棒?为什么要使用不锈钢材料来制作研磨棒而不使用铸铁材料来制作研磨棒呢?铸铁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耐磨,所以一般的研磨平台,研磨棒,机床的导轨,都是使用的铸铁材料制作的。铸铁材料本身有空隙,可以容研磨膏在里面,提高研磨的效率。铸铁本身也很耐磨,不容易走形。即使一定要使用不锈钢材料来制作研磨棒的话,也要使用本身比较软的不锈钢材料来制作研磨棒。比如304奥氏体不锈钢,或者405铁素体不锈钢,本身不能通过淬火来增加硬度,所以硬度是不高的,这样研磨膏、粉才可以镶嵌在材料表面,提高研磨的效率。


黄铜与不锈钢哪个更耐磨?
要看你用到什么地方了,做为轴套,肯定是黄铜了,但要润滑油润滑,这是因为黄铜质比较软,能够吸收轴对套一定的冲击力,但做为平面摩擦 ,不锈钢肯定比黄铜要硬。
不锈钢和碳钢的耐磨性哪个好
不能简单比较。和具体的材料的合金成分及工艺处理后的金相组织状态有关。如优质不锈钢OCr18NI9固溶后的正常供货状态肯定比不了淬火态的高碳钢。金属化合物或碳化物对耐磨性影响也很大。如OCr18NI9就缺少Cr的碳化物,对耐磨性是很大的损失。极端例子是激冷白口铸铁做成的犁头,因为大量的碳化铁的存在,就具有其他材料无以比拟的耐磨性能。
不锈钢怎么样耐磨
改善不锈钢耐磨性的表面处理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分析了这些表面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指出综合应用涂镀技术和新兴的表面改性技术将成为提高不锈钢耐磨性的发展方向。

1、引言

不锈钢阀门网。不锈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在石油、化工、宇航、医药、造纸、原子能、海洋工程和装饰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通常不锈钢的硬度较低(通常情况下为200~250Hv), 耐磨性较差,
表面易出现发花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装饰性产品的美观, 而且表面出现微划痕时会形成腐蚀微电池, 从而降低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导致产品过早报废。以不锈钢为基体的传动轴、啮合件或动配合件经常会因为不锈钢质软不耐磨、表面强度低、摩擦系数大等因素发生咬合或粘滞现象。为了提高不锈钢的耐磨性,
许多学者在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各种处理和强化研究, 如利用化学镀在不锈钢表面沉积耐磨镀层,
能提高产品表面硬度,并保证产品的耐腐蚀性能。本文就涂镀技术和表面改性处理在提高不锈钢表面耐磨性时的工艺局限性和优势作了简要综述,
并展望了改善不锈钢耐磨性的发展方向。

2、不锈钢表面涂镀技术

2.1、化学镀

化学镀是 1947年由A.Brenner和G.Riddell提出的沉积非粉末状镍的镀膜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沉积金属的、可控制的、无外加电源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相对于电镀, 化学镀有如下优点:能在形状复杂的零件表面沉积均匀一致的镀层;自润滑性好;
镀层较厚; 空隙少; 设备简单, 操作容易; 镀层具有特殊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等。其缺点是: 镀液寿命短, 废水多, 镀速慢,成本高。

不锈钢阀门网。化学镀提高不锈钢表面耐磨性的途径主要是镀镍及其合金镀层。镀镍前需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 以除去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
提高不锈钢与镀层的结合力。不锈钢化学镀镍包括单层化学镀镍、双层化学镀镍、有氧化皮不锈钢单层化学镀镍等。

高岩等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获得了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 Ni2PPNi2W2P 合金镀层, 在保证产品原有光泽度的前提下,
镀层硬度较原不锈钢基体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为不锈钢产品的耐磨抗划伤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Yi2Ying Tsai , Fan2Bean Wu
等采用化学镀的方式也在420不锈钢基体上成功沉积了Ni2PPNi2W2P合金镀层, 并进行了适当的热处理, 发现Ni2W2P 较Ni2P
合金镀层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和化学稳定性; 划痕实验则表明, 合金镀层的抗磨损性能较不锈钢基体均有明显改善。

2.2、物理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是利用蒸发或溅射等物理形式把材料从靶源移走,
然后通过真空或半真空空间使这些携带能量的粒子沉积到基片或零件的表面以形成膜层。物理气相沉积有真空蒸镀(VE)、溅射镀膜(SIP)、离子镀
(IP))等。按加热蒸发源分类, 真空蒸镀包括电阻加热蒸镀、电子束加热蒸镀、感应加热蒸镀等;
溅射镀膜包括磁控溅射沉积、离子束溅射镀等。其中真空蒸镀是比较早的镀膜技术, 膜的结合力较低, 目前已不多用。而阴极溅射和离子镀所得膜结合力较高,
应用范围正在扩大。物理气相沉积镀膜的实用领域有: 装饰膜、装饰耐磨膜、耐磨超硬膜、减摩润滑膜等。

韩修训等采用磁过滤沉积装置( FCAP) 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沉积得到的TiN涂层具有高的硬度和膜基结合力, 在载荷1N 和3N
下都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2.3、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CVD) 技术是指在较高温度下, 混合气体与基体的表面相互作用, 使混合气体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分解,
并在基体上形成一种金属或化合物的固态膜或薄膜镀层。其特点如下:

  (1) 镀层致密均匀, 可以较好控制镀层的密度、纯度、结构和晶粒度;

  (2) 因沉积温度高,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

  (3) 可以在大气压或者低于大气压下进行沉积;

  (4) 通常沉积层具有柱状晶结构, 不耐弯曲。

谢飞, 何家文等对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TiN 复合处理,
研究了复合处理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复合处理层具有优良的膜基结合强度, 较之不锈钢基体, 耐磨性显著提高; N. Yamauchi 等在AISI304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沉积了菱形碳薄膜, 该过程采用了无线电频率(13156 MHz)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腐蚀环境下的对比实验表明薄膜样品和基体的摩擦系数分别约为0.1和0.5, 同时前者的磨损体积明显低于后者。

2.4、热喷涂

热喷涂是利用某些热源将涂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 同时借助于焰流和高速气体将其雾化, 并推动这些雾化后的粒子喷射到基体表面,
沉积成具有某种功能的涂层。热喷涂能为工件表面提供耐磨、耐蚀、耐高温的涂层。涂层材料与基体之间通常存在三种结合方式:
机械结合、物理结合和冶金结合。随着低压等离子喷涂, 高能、高速等离子喷涂, 高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出现, 涂层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孔隙率可以降至0.5%~1%;
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可以达到70~140MPa。

潘继岗等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和等离子喷涂(ASP)技术, 分别在0Cr13Ni5Mo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和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
研究了两种涂层在室温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结果表明两种喷涂工艺制备的铁基涂层均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较小的孔隙率, 组织致密, 呈典型的层状结构,
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能。

2.5、电镀

为了弥补不锈钢质软不耐磨、摩擦系数大的弱点, 常用电镀的方法提高不锈钢传动轴等配合件的表面硬度和自润滑性能。不锈钢是一种表面极易钝化的金属,
在电镀前必须除去表面钝化膜, 不锈钢经去油、浸渍、活化、预镀镍和电镀等工序, 可得到铬、锌、铜、锡、贵金属等镀层。

飚等在不锈钢水轮机母材上, 用周期反相电镀稀土铬, 镀层厚度约0.3mm , 镀层由金属基相和稀土盐颗粒第二相组成,
硬度可达到900~1000Hv,镀层的抗磨蚀性为母材的25~28倍,产品工作寿命比原不锈钢件高2~6倍。

3、不锈钢表面改性处理

3.1、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是利用经过加速和分离的高能量离子束作用于材料表面, 使之产生一定厚度的注入层, 从而改变材料的表面特性。具体方法是: 把工件(金属、合金、陶瓷等)
放在离子注入机的真空靶室中, 在几十至几百千伏的电压下,
把所需元素的离子加速、聚焦、注入到工件表面。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可获得过饱和固溶体、亚稳相、非晶态、和平衡态合金等不同组织的结构, 大大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优点是:

  (1) 可注入任何元素, 不受固溶度和扩散系数的影响;

  (2) 元素注入量可以精确控制, 可实现大面积和局部的表面改性;

  (3) 真空下进行, 工件表面不会氧化;

  (4) 可得到两层及两层以上性能不同的复合镀层, 对工件尺寸影响小;

  (5) 借助磁分析器,可以获得纯的离子束流;

  (6) 离子注入的直进性, 横向扩展小, 适合微细加工要求;

  (7) 高速离子可通过薄膜注入到金属基体, 在薄膜和基体界面处形成合金层,
增强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实现辐射增强合金化与离子束辅助增强粘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高碳合金钢球化退火后,是其硬度最低的状态,此时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非过饱和)+球状碳化物。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1、高碳合金钢采用球化退火,一般球化退火工艺Ac1+(10~20)℃随炉冷至500~600℃空冷,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组织、提高塑性和切削加工性能。
2、碳的含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因为较快的冷却速度可以防止低碳钢沿晶界析出游离三次渗碳体,从而提高冲压件的冷变形性能,通过正火处理,可以减少自由铁素体,获得细片状P,使硬度提高,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提高刀具的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光洁程度。
第2个回答  2020-10-10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钢的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第3个回答  2020-10-10
  
影响钢板的耐磨性的因素很多,有外部条件,如载荷和磨料的类型、大小;也有内在因素,如钢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和组织状态等。这些因素与耐磨性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分为四个因素ABCD来具体分析探讨一下:
A碳含量
低于共析成分的碳钢,经正火或淬火+回火后,其耐磨性随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碳含量不同的钢,经热处理到相同硬度时,碳含量高的钢其耐磨性较好,抗磨料磨损的能力也随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钢的磨损量与其碳含量的关
在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对耐磨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碳化物形成倾向 以及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一般来说,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对耐磨性的影响较弱。 但Si虽然不是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但能起到提高钢的耐磨性的作用。在硅锰钢和 铬锰钢中,适当增加Si含量对提高耐磨性比较显著。
是多元合金耐磨钢板中的合金成分,其耐磨性相当于普通钢板的10倍

Mn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只和铁及其他碳化物联合形成渗碳体型的 碳化物。在低锰钢中,Mn对耐磨性有所改善。在高锰耐磨钢中,Mn起到扩大Υ相区、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作用。一些和钢中碳有较强亲和力的元素,如Cr、Mo、V、 Ti、Nb等,只要钢中有足够的碳,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形成各自特殊的碳化物。强 碳化物形成元素是提高钢耐磨性的重要元素。
第4个回答  2020-10-10
耐磨损性能强的钢铁材料的总称,耐磨钢是当今耐磨材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中文名
耐磨钢
外文名
Wear Resisting Steel
读音
nài mó gāng
材质

属性
当今耐磨材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快速
导航
磨损原因耐磨钢加工方法
磨损
磨损是工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磨损造成了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根据不完全统计,能源的1/3到1/2消耗于摩擦与磨损。据原联邦德国技术科学部估测,原联邦德国因磨损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100亿马克。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和美国能源发展局(ERDA)提出的一项减轻摩擦和磨损的发展计划,可使美国每年节支160亿美元,即为能源消耗的11%。据美国刊物介绍,美国几大类产品每年由于磨损所造成的损失是:飞机134亿美元,船舶64亿美元,汽车400亿美元,切削工具28亿美元。中国对摩擦和磨损所造成的损失尚缺乏全面的统计。根据中国机械部门1974~1975年的调查报告,汽车配件年耗用钢材23万t,其中2/3用于维修,而大部分是由于磨损所致。另据中国电力、建材、冶金、采煤和农机等5个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备件消耗钢材在150万t以上,以煤矿所用刮板输送机为例,由于中部槽磨损所造成的损失每年为1~2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机械设备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钢材的消耗那将是很惊人的。由此可见,提高耐磨钢的质量,开发新型高性能耐磨钢,以及广泛、深入地开展钢材磨损机理的研究,以降低由于磨损造成的损失,对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