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培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众生反应力最强,记忆力也最强、最勇猛,而且人间苦乐参半,有苦有乐,容易觉悟,所以要接受佛法的教化必须先得到圆满的人身,这叫做“五戒培基”。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道教五戒即太上老君五戒,后人托称太上老君名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杀。盗。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本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执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者则不饮酒。斯盖接化于一时也。正法内训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过也。此则在乎实法。指事直言。不假饰辞。托名现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证。不羡乐而乐彰。若略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趣矣。今见奉持不杀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盗者。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可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
费长房撰隋开皇三宝录。引宋典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教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这是配合中国固有文化而说。

十善的内容是: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故亦称为十善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所以谓之十善业道。

第一,不杀生

最基本的杀人事件是你不杀人,也不是杀人。杀人的主要目标是人或动物。

建立谋杀企业有三个条件,即杀戮,杀戮和被杀(或被杀)。如果你有杀戮,没有杀戮,这种杀戮并不好,但这不是杀戮;如果有杀戮和杀戮,但对方没有死或受伤,它不构成杀戮,但行为本身并不好,从戒律的角度来看,有一种破环的感觉。

第二,不偷盗

不盗窃贼首先意味着不偷窃和偷窃。其次,各种非法营利行为都是盗贼,有些甚至比单纯盗窃还要严重。因此,这个戒指不一定像看起来那么容易观看,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2,经营非法行业利润,如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赌博,贩毒等,虽然不是直接偷窃,但也是偷窃。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会造成盗窃和咒骂,而且如果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人的身心,也会损害人的内疚感。

例如,如果出售的食品,有过量的农药,或生病的肉类,或抗生素,或出售的清洁水不干净,这些卖家必须承担犯罪,而贪婪法的质量检验人员也必须承担犯罪。
第2个回答  2020-10-18
【五戒】
谓戒有五也:
一不杀。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
○《大毗婆沙论》云:此五戒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殿故。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杀。盗。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本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执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者则不饮酒。斯盖接化于一时也。正法内训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过也。此则在乎实法。指事直言。不假饰辞。托名现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证。不羡乐而乐彰。若略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趣矣。今见奉持不杀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盗者。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可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
费长房撰隋开皇三宝录。引宋典云。文帝元嘉年中。问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谢灵运等。皆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以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闻渡江已来。王遵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仪。郄超王谧王坦王恭或号绝伦。或称独步。谢敷。戴逵。范汪。孙绰。皆致心于天人之际。靡非时俊清净之士。皆谓释氏之教。无所不可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守内。则仁人百万矣。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百刑息于国。则陛下言坐致太平是也
佛教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严,以及佛弟子对戒律的遵守。在三无漏学中,戒居首位,为佛法慧命
第3个回答  2020-10-18
2019年10月18日,河北省井陉县灵岩寺“己亥年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正式开始。

戒律是佛法的根本命脉,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大家持戒清净的同时,也是在为正法久住做贡献。

三皈纳体,五戒培基,这些规约实则与大家的日常生活和道德素质息息相关的。大家今天有缘在这里求授五戒,倘若能够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积极受持,那么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获得身心的自在和轻安;来生可以免堕三涂恶道,获得人天果报,乃至最终成佛。下午二时,全体新戒菩萨齐聚大雄宝殿,由恒一法师带领诸位引礼师示范、讲授穿袍搭衣、上殿、过堂等丛林规矩。

教授众新戒菩萨如法穿袍、搭衣。每一个动作的细节要领进行详细示范和讲解。直至戒子融会贯通。引礼师在示范之时,谆谆教导、循序善诱,处处显露着法师们的慈悲与智慧;新戒菩萨们认真聆听讲解开示、仔细观看动作示范、遇不懂处及时提问、反复练习动作要领、发挥互帮互助精神,其乐融融、法喜充满。
第4个回答  2020-10-18
我们的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但是五戒的戒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突出之处。在印度的古代,各宗教都有五戒,而且都是大体相同。即便基督教十诫的后五诫,也是如此,现在分别列举如下:
一、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二、摩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不贪嗔
三、包达夜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忍耐、不贪。
四、钱多亻去耶奥义书的五戒: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实语。
五、耆那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离欲。
六、瑜伽派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七、基督教的后五诫:勿杀、勿盗、勿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所有。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知道,佛教五戒的特色是不饮酒,其他各宗教没有戒酒的。因为佛教是重於智慧的,饮酒能使人昏迷沉醉(酒的害处,后面详说),所以不许饮酒。至於其他各宗教所标的贪欲贪嗔。那不是行为,而是心理现象,佛教的五戒之中,实已包摄无余(详於后面五戒摄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