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计时的?

如题所述

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
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计时制度,从而产生不少名称。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_。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早在商朝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杆,通过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一问题,首先是古人对于时间段的划分,其次是古人用于计时的工具。


首先,在古代,自西周起就有了以十二个月划分一年,以十二时辰划分一日的历算方式。古人认定的一天的开始往往是夜半时分,以十二地支来命名十二个时辰。

分别是子时(23:00-00:59)、丑时(01:00-02:59)、寅时(03:00-04:59)、卯时(05:00-06:59)、辰时(07:00-08:59)、巳时(09:00-10:59)、午时(11:00-12:59、未时(13:00-14:59)、申时(15:00-16:59)、酉时(17:00-18:59)、戌时(19:00-20:59)、亥时(21:00-22:59)。

按照人们的活动,又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的说法,古人的一个时辰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两个小时。比时辰更小的单位则是刻,如果按照通用的百刻制来算,每刻相当于我们今天的14.4分钟,古人一般采用某时某刻的方式来表达时间。实际上,古代的时辰划分和刻度划分在不同时期也有差别,还有十时辰制、十六时辰制或是一百二十刻、九十六刻等。


其次,古人用于计时的工具也是很多元的,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日晷、漏刻、香烛这几样。最初,古人是根据太阳的影子位置来判断一天内的时间的,这是日晷发明的基础,日晷又称圭表或日规,由一根垂直的石柱和一个石板(一般为圆形)组成,晷面有刻度,人们可以根据影子落的位置判断时间;

漏刻也是一种常用的工具,漏指漏壶,刻指刻度,是根据水滴落下的时间均衡的原理发明的一种仪器,壶中的刻箭上标有数字,这样也可以判断出时间,与此相近的还有沙漏,原理也相似;香烛也是古人常用来计时的工具,古代的蜡烛上有刻度,也可以作为时间的标示,古装剧中常说的“一炷香的时间”反映出古人也常用香燃烧的速度来作为计时的工具。

第2个回答  2020-12-22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日晷、漏刻、更夫打更,还有更高级的水运仪象台。

第3个回答  2021-01-20
古人是用“日晷”计时的,是根据太阳光折射的原理来计时的,除了日晷,古人还能用沙漏计时。
第4个回答  2021-01-20
古人没有时钟,没有手机。他们计时完全依靠于太阳。在古代人们一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根据太阳的轨迹来判断当时所处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