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的创作背景

如题所述

《天上的街市》的创作背景:

写于1921年10月24日,后收录于郭沫若的第二本诗文集《星空》中,《星空》收录的作品均为诗人1921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

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高潮已过,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扩展资料:

一、名家点评

1、现代作家、诗人李旦初:全诗由人间写到天上,由景物写到人情,由静态写到动态,想象逼真自然,画面明丽优美,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想和回味。诗人想象中的美丽的天街,正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人民大众所憧憬、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国现代文学》

2、华侨大学中文系主任顾圣皓:从诗坛的这个发展角度来读《天上的街市》,可以明显地看到郭沫若诗歌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它没有西洋化的倾向,而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它的运用的典故,也是中国传统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它的格调恬静,含蓄颇得东方艺术之神髓;它的形式、则又具有民歌的特色。总之《天上的街市》可以说是东方诗歌艺术中的精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上的街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6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后收录于郭沫若的第二本诗文集《星空》中,《星空》收录的作品均为诗人1921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

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高潮已过,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扩展资料: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4
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
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高潮已过,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扩展资料: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编辑于 2019-02-16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宫津商店日本铁壶手工艺制作之美_百分百海淘
樱花酒壶就是出产自铸造业有着400多年的历史的日本富山县高岗市。通过壶体和壶盖呈现出立体外形来展现出日本之美的「樱花」
BAIDUJAPANINC.广告
私藏作品集排版作品合集!
根据文中提到的诗歌为您推荐
上万人都在搜的作品集排版,快来小红书看看吧!
xiaohongshu.com广告
天上的街市的创作背景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影视后期制作就选慧通伯乐-影像盛宴,完美呈现
影视后期制作就选慧通伯乐,专业制作团队,尖端拍摄设备,高端品质。影视后期制作,您信赖的选择!
广告2021-02-01
请问《天上的街市》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天上的街市》背景: 这首诗最初发表于1922年3月出版的《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1921~1922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乱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感到极大的忧愤。 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于是在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原文: 天上的街市 作者: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扩展资料: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中,诗人借瑰丽的想象来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美好的未来。这种幻美的追求与人生的思索曾激起过同时代人的深切共鸣。 巧妙的联想,奇特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是这首诗的特色,也是它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原因。 题目本身就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色彩,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个想象的绮丽的境界。第一节“明星”与“街灯”的视角相同,为全诗奠定了想象的基调由现实生活中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街灯”与“明星互喻,天上地下的美景相映生辉。 诗人借助大胆的艺术想象来改造神话题材,以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抒发理想的对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人摒弃了牛郎织女的一切悲剧因素,把造成不幸的障碍化成美好生活的陪衬,给诗中的幻景罩上一层迷人的色彩。结尾“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更是烛照全诗的点睛之笔,显得意味无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上的街市
105赞·5,350浏览2019-08-28
《穿井得一人》的寓意?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听闻了这件事就转述的人说:“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听到的传闻像这样,还不如没有听到。
第4个回答  2021-12-27
《天上的街市》的创作背景:
写于1921年10月24日,后收录于郭沫若的第二本诗文集《星空》中,《星空》收录的作品均为诗人1921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
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高潮已过,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扩展资料:
一、名家点评
1、现代作家、诗人李旦初:全诗由人间写到天上,由景物写到人情,由静态写到动态,想象逼真自然,画面明丽优美,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想和回味。诗人想象中的美丽的天街,正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人民大众所憧憬、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国现代文学》)
2、华侨大学中文系主任顾圣皓:从诗坛的这个发展角度来读《天上的街市》,可以明显地看到郭沫若诗歌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它没有西洋化的倾向,而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它的运用的典故,也是中国传统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它的格调恬静,含蓄颇得东方艺术之神髓;它的形式、则又具有民歌的特色。总之《天上的街市》可以说是东方诗歌艺术中的精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