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食物在淘洗和烹调过程中什么最易损失

如题所述

谷类食物在淘洗和烹调过程中,最易损失的是B族维生素。
米类因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要求不严,包装简陋容易含有沙石、谷皮和尘土等,烹调前必须经过淘洗,在淘洗过程中即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发生损失。淘米时维生素B2可损失30%-60%,维生素B2和烟酸可损失20%-25%,无机盐可损失70%。营养素损失的程度与淘洗的次数、浸泡的时间、用水量和温度密切相关。淘米时水温高,搓洗次数多,浸泡时间长,营养素的损失就大。

不同的烹调方式对营养素损失的程度不同,主要是对B族维生素的影响,因蛋白质和无机盐在烹调中损失不大。如制作米饭,用蒸的方式B族维生素的保存率较捞蒸方式(即弃米汤后再蒸)要高得多;在制作面食时,一般蒸、烤、烙方法,B族维生素损失较少,但用高温油炸时损失较大。如油条制作,因加碱及高温油炸,会使维生素B1全部损失,维生素B2和烟酸仅保留一半。米饭在电饭煲中保温,随时间延长,维生素B1损失所余部分的50%-9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3
b族维生素,谷类食物在淘洗和烹调过程中最容易损失蒸发的是b族维生素,因为其化学物质是最不稳定的,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消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