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叫做“冰雹”,什么叫做“雨”?

如题所述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

出处:《我是什么》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三个动词“落”、“打”、“飘”,使用非常精准而严谨。除了感受用词精妙,还要会运用,也就是要会造句。比如:微风阵阵,一朵花瓣吹落到我的窗前。

扩展资料

“雨”、“冰雹”、“雪”变回“水”汇入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由于水量、流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状态:睡觉、散步、唱歌、跳舞……

太阳一晒,再变成“汽”,循环不止,“水”就是这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变化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四个拟人句组成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语言优美,有气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2
冰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冰雹降落的同时,往往还有 “雷暴”天气与之相伴。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的直径达5毫米以上的固态降水物,有球状、锥状、和不规则形状等。冰雹云个体高大,很像耸立的高山。
冰雹云是雷雨云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它的云层一般很厚,云中对流很强,云顶高度可达10000米以上的高空,温度一般低至零下30—40℃。云体的下部是暖云,距地面1000米左右,温度较高,多为水滴;云体的中、上部是冷云,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过冷水滴混合组成。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很强,它将云下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部成为过冷水滴。云中的下沉气流可将上部的冰晶、雪花带到中部,过冷水滴与冰晶或与雪花碰撞在一起,逐渐增长而形成霰或自然冻结成冻滴。
冻滴和霰就是冰雹的核心。由于云中含水量较为丰富,上升和下沉气流在云中不断地起伏运动,大量的过冷水在冻滴上或霰上冻结或凝华,冰雹核就形成了。冰雹核在云中0℃层随上升和下沉气流不断升降、运动和增大,就像“滚雪球”越来越大,当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不断增大的冰雹时,便降落到地面,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
冰雹形成的时间很短,一般仅有5—10分钟左右。其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