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后有怀念小时候春节的年味儿的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3
用宋丹丹的话讲,那是相当的怀念哪。记得小时候,吉林春节气候很冷,滴水成冰,早晨爸爸去井沿挑水胡子上都是霜,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狗皮帽子,妈妈作的布棉鞋在冰上玩。进腊月就洮米蒸豆包杀猪了,杀猪时吃二顿就埋起来预备过年用,二十八九贴春联,除夕之夜农家院上贡烧纸接财神,放鞭炮就是我们的 娱乐 项目,兜里揣着走那放那,一群小孩子走东家串西家,成邦结队看秧歌,真的是高兴和快乐,无忧无虑什么都不去想。最高兴的是春节能吃上几顿肥猪肉,大米饭,白面饼,平时是没有那个待遇的,家家如此。现在我们必须承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吃的和春节差别不大,随时都可以过年,所以年味就漫漫淡了,不象以前那么兴高彩列的期盼了。

小时候人们的幸福指数普遍比现在高,尤其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们,为了能穿上一年一次的新衣服,整个腊月里都在等啊盼啊,

大年初一天刚刚蒙蒙亮,比大人先起来,洗脸梳头对着镜子系上妈妈给买的粉色的绸带子,然后奔到装新衣服的大木箱子,找到自己的妈妈买的绿色的布料,西院的大娘用缝纫机给做成的衣服,手忙脚乱地套在身上,一溜烟似的跑出家门。

不一会功夫就围过来叔婶大娘家的一群兄弟妹子们,议论一番谁的衣服好看,我是四姐我每年都领着一帮弟弟妹妹们一家一户的到亲戚家里给拜年。

那时候还没有外出打工的人,所有的亲戚差不多都住在一个屯里,只有老姑家在电站住,距离我们屯有2里地,小跑一会就到了。

按照我提前想好的先去5叔家里拜年(爷爷奶奶在他家里住)然后是大娘家,我家大姑家三叔四叔家,老叔那会在部队里,等我们全部完成任务,时间快到上午9点钟啦,我们每个人的衣服口袋里全鼓起来了,装满了长辈们给的糖果花生葵花籽,我们要回家吃饺子去喽。

那时候人和人之间,尤其是亲戚们都很亲近,很少听说有隔阂呀冷漠呀之类的词语,虽然都没有多少钱,置办不了多少年货,可是真的很让人怀念啊!

实实在在的年味从购买新衣服开始。说是新衣服,其实是父母赶年集为孩子们扯几天或蓝或花的几尺布而己,花几毛钱托会缝纫的制作完成,恰好我家六十年代中期购买了缝纫机,所以我们姊妹几个穿的都是制式的服装,而不是像一般小伙伴手工缝制的。女孩子喜欢花衣服,男孩子更喜欢鞭炮,小年以前爷爷花一元钱(应该是)给我的一千头的花绿小鞭便被我珍藏了起来。没到除夕,基本就被拆放大半。记得是七五年吧,村里第一次通上了电,沿街路口还立止了路灯,那通兴奋无以言表,几乎村里所有的孩子都窜出家门,欢乎雀跃,东追西跑,直至家中炊烟升起,饺子下锅。此时,村中鞭炮声此起彼伏,烟雾燎绕,年味浓浓。只是那时农民收入极低,一般农家都是象征性的放支小鞭意思意思,直正放大鞭、听大响是在大包干以后,吃饱了饭的人们才真的有了余钱过一个相对富、余的新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国家又不提倡燃放烟花爆竹,吃喝己经毫无新意,过年弄得倒是索然无味,再也找不回过去的年味了。

中国民俗摄影家鸡西高明扬

那年月,家里贫困,盼着过大年,家里做上一顿好吃的,特别是猪 肉,杀猪菜,有血肠吃,一年四季都没有肉吃,就是春节过年有好吃的,冻梨,冻柿子,吃饺子,小孩有新衣服,放炮,热热闹闹,家人团聚,在一起团聚,多么有意义,永远不忘童年春节,我们小时候平时吃不到饺子,只有春节,盼着快过年,现在长大了怕过年,小时候的记忆。60年代不能比了,现在长大了天天吃饺子。

作为一个70后,对于小时候春节的年味儿永远忘不掉,虽然已经有一二十年找不到那种年味儿的感觉了,但到现在,对小时候的年味儿依然记忆犹新。怀念是肯定的。几乎每年过年都会怀念。

记得那个时候,一过腊月二十三小年,年味儿便逐渐显现。家里开始为过年忙碌。老妈会将家里面所有没有洗过的衣服都翻腾出来,洗的干干净净。老爸便逐渐开始收拾院子和家里面的卫生。那个时候家里养着猪,每年过年几乎都会杀一头年猪,准备过年的肉。自己家人吃不了那么多,都会分给没有养猪的左邻右舍一些。那个时候的邻里关系也是真的好,人们的思想相对比较纯粹,朴实一些,邻居之间会相互赠送自己有而其他邻居没有的东西,是真正实实在在的的礼尚往来。

到了腊月二十五六,家里家外的卫生收拾的差不多了,便开始去赶大集采购年货,每年过了小年,镇上几乎天天都会有年集,采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差不多,不是很有钱,但当时真的是讲究有钱没钱得好好过个年。大多数人经常采购的年货有:孩子的新衣服、新鞋(大人并不常添置新衣服)、水果、干果、、糖果、点心(主要是初一以后走亲戚用的)、百叶(一种植物,农村讲究过年时门框上插百叶)、春联、花红、年画、鞭炮、做年夜饭用的食材等等。虽然那个时候的人穷,但每到开始准备为过年而忙碌时,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心情愉悦。

到了腊月二十八以后,年味儿便更浓了,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放门脚石(小煤块上面贴红纸条十字,放在门角和窗台角落,是北方一些地区特有的一种过年风俗)、垒旺火盆、做年糕、各种肉食等,忙并快乐着。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看春晚。还会有迎喜神的(由村里锣鼓队的几个人组成,挨家挨户敲锣打鼓迎喜春,讨五毛、一块等零钱打赏)。到了除夕0点左右,家家户户便鞭炮齐鸣,几乎是在同一时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是买点小鞭炮和二踢脚,烟花太贵,放的人并不多。这也是所有家庭中的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看着满天的鞭炮蹦蹦跳跳开心至极。可以深切的体会到“爆竹声声辞旧岁”,并不仅仅是一句话,是带给人们的真实感受。鞭炮声极大的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氛围,使年味儿变得更加浓郁。

初一当天凌晨,家人会抢着起早(也有许多人熬夜不睡,边玩儿扑克、麻将边等着)点旺火盆放旺火,预示着新的一年兴旺发达。吃完早餐饺之后,全家人便开始为中午春节大餐忙碌,因为北方不少地区过年最重要的一餐是大年初一中午的那顿饭,为过年准备的所有 美食 都会在这一餐摆上桌。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谈笑风生,相互拜年,给孩子们压岁钱。

大年初一之后,便开始陆续走亲戚拜年,有长辈的家庭都会准备丰盛的迎客餐,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十,几乎没有闲着过,不是串亲戚,就是招待来拜年的亲戚。那个时候的亲戚关系是真的好,见面后都能感觉出来特别的亲近。从串亲戚和这样的亲戚关系中,同样能感受到一种年味儿。

我们都知道,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晚。那个时候确实是这样,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县城白天每天都会有闹红火的文艺演出,各个村镇的锣鼓红火队伍都会聚集到县城,每支队伍都有一辆彩车。表演的同时似乎也要争出一个谁输谁赢,所有的文艺演出队伍都特别给力,演出的内容也是最全面的。

在我们这个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目是徐沟背棍、铁棍;撬棍(这个节目早已失传好多年,如今已经很少见到);舞龙、舞狮、山西威风锣鼓等等。而且,清徐的特色节目背棍铁棍早在2009年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三天县城里都是人山人海,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元宵节红火,包括许多城里人,因为许多节目城里根本见不到。

不仅仅是白天,正月十五和十六晚上还会有两场盛大的架火晚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烟花晚会,从晚上七八点一直放到十一二点。不仅烟花本身漂亮,烟花架的布局设计也独具匠心,为烟花晚会的美增光添彩。所以,晚上观看烟花晚会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为过年增添了无限的味道和乐趣。

从某个角度讲,作为70后也真是赶上了好时候,那个时候从太多方面可以体会到年味儿。自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六,时刻都伴随着浓浓的年味儿,正月十七以后,年味儿才会逐渐消退。所以,尽管那个时候的人在经济和物质上不富足,但是,过年期间浓浓的年味儿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而现在正好相反,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但过年期间的年味儿却越来越淡。由于一些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被逐渐禁止、丢弃,现在的人再也感受不到当初的那种浓浓的年味儿了!剩下的只有对90年代以前的年味儿的怀念!

大家印象中当年的年味儿是怎样的呢?

偶尔怀念,5毛钱压岁钱,就是土豪了,可以装一兜鞭炮,摔炮,和,一大堆零食,开开心心过完十五。新年好,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花炮……还有十五的花灯,灯盏,太多了。

那种年味感觉找不到了,原因是人们的心思都放在钱上了,民间 娱乐 、传统文化都被抛弃,自私自利而于尔诈充斥民间。

有,小时候的年味现在已荡然无存。

作为70后的农村人,为了生计远走他乡,背井离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立马就到年了,自己还是一个人在城市里生活。因为生活等原因所迫,今年要在佛山市过春节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怀念小时候过春节的年味儿。那时候,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过得开心欢畅,一家人围着八仙桌吃年夜饭,整整齐齐,团团圆圆,米饭 香香,大家笑逐颜开,生活愉快欢乐时光。

大年初一,穿着新衣服,新鞋子,笑口常开,见人说恭喜发财,身材 健康 ,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等经典的贺年语,热情洋溢,欢天喜地,男女老少,酒足饭饱,在家门口贴春联,贴门画,放炮仗,热闹非常,小朋友高高兴兴向前辈拜年贺喜,恭贺新禧,收利是,笑声不继,新年新气象,家家户户拜年贺岁,烧香拜神,祈福今年胜旧年,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安居乐业,身材安康,万事万事,心想事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非常有年味。

以前物资匮乏,盼望着过年有新衣服穿,有鸡、肉吃,还有油角、糖果、饼干和其他零食吃。最最开心的是可以和小朋友烧鞭炮、点烟花,到公园去玩。现在物质丰富了,很多的乐趣都消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