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里的24孝图人物性格分析

朝花夕拾里的24孝图人物性格分析急用急用,把性格分析出来就得了

24孝图人物性格分析:

一、孝感动天

人物:舜

性格特点∶德才兼备,性格温和,爱护群众,用智慧去解决纠纷。

二、老莱娱亲

人物:老莱子

性格特点∶性格诙谐,对父母非常孝顺。

三、鹿乳奉亲

人物:郯子

性格特点∶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

四、百里负米

人物:仲由

性格特点∶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

五、啮指痛心

人物:曾参

性格特点∶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

六、芦衣顺母

人物:闵子骞

性格特点∶为人孝顺,孝心、孝道、孝行。

七、亲尝汤药

人物:刘恒

性格特点∶有孝心,且谨小慎微,忍让低调。

八、拾葚异器

人物:蔡顺

性格特点:聪明、天真、孝顺。

九、郭巨埋儿

人物:郭巨

性格特点∶愚昧迷信,孝顺。

十、卖身葬父

人物:董永

性格特点∶朴实,人品好,有孝心。

十一、刻木事亲

人物:丁兰

性格特点∶至真至情、体贴入微。

十二、涌泉跃鲤

人物:姜诗

性格特点:不辞辛苦、心思细腻。

十三、怀橘遗亲

人物:陆绩

性格特点:天真、活泼、心思细腻。

十四、扇枕温衾

人物:黄香

性格特点∶聪明机智、贴心、孝顺。

十五、行佣供母

人物:江革

性格特点∶不辞劳苦,勇敢坚强。

十六、闻雷泣墓

人物:王裒

性格特点∶为人至孝,生性正直。

十七、哭竹生笋

人物:孟宗

性格特点∶为官廉洁,对母行孝。

十八、卧冰求鲤

人物:王祥

性格特点∶仁厚至孝的孝子。

十九、打虎救父

人物:杨香

性格特点∶有孝心,有胆量,果断勇敢。

二十、恣蚊饱血

人物:吴猛

性格特点∶天真,可爱,聪明,早熟,有孝心。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人物:庾黔娄

性格特点:清廉、多虑,重视亲情。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人物:崔山南

性格特点:温柔、体贴、懂得感恩。

二十三、涤亲溺器

人物:黄庭坚

性格特点∶正直、不辞劳苦、有孝心。

二十四、弃官奉亲

人物:潘岳

性格特点∶至情至孝。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8

1、《孝感动天 》,人物:虞舜;性格特点:以德报怨、勤劳智慧、有恒心。

2、《戏彩娱亲》,人物:老莱子;性格特点:幼稚可笑、缺乏自尊。

3、《鹿乳奉亲》,人物:郯子;性格特点:无知、认真、努力。

4、《百里负米 》,人物:仲由;性格特点:重感情、有毅力、直率勇敢。

5、《啮指痛心》,人物:曾参;性格特点:心灵感应,感同身受。

6、《芦衣顺母》,人物:闵损;性格特点: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委曲求全。

7、《亲尝汤药》,人物:刘恒;性格特点:亲历亲为、细心周到。

8、《忠孝双全》,人物:沈云英;性格特点:巾帼英雄、聪明好学、大义凛然。

9、《埋儿奉母》,人物:郭巨;性格特点:愚昧迷信、自以为是、轻视生命。

10、《卖身葬父》,人物:董永;性格特点:讲信用、善良、无能。

11、《望云思亲》,人物:狄仁杰;性格特点:勤奋好学、清廉勤政、体谅他人。

12、《上书救父》,人物:缇萦;性格特点:不畏权贵、勇敢坚强、不辞劳苦。

13、《怀橘遗亲 》,人物:陆绩;性格特点:聪明机智,口才好、早熟懂事。

14、《笼负母归》,人物:鲍出;性格特点:勇猛无敌、见义勇为、不辞劳苦。

15、《兄弟争孝》,人物:吴氏四兄弟;性格特点:勤奋节俭、感恩图报、兄弟齐心。

16、《闻雷泣墓》,人物:王裒;性格特点:体贴入微、念旧情。

17、《哭竹生笋》,人物:孟宗;性格特点:无知、脆弱。

18、《卧冰求鲤》,人物:王祥;性格特点:无知、认死理、不怕苦。

19、《扼虎救父》,人物:杨香;性格特点:勇敢、自信、坚强。

20、《恣蚊饱血》,人物:吴猛;性格特点:早熟、无知、单纯。

21、《尝粪忧心》,人物:庾黔娄;性格特点:清廉、多虑,重视亲情。

22、《劝姑孝祖》,人物:刘兰姐;性格特点:早熟懂事、深明大义。

23、《弃官寻母》,人物:潘岳;性格特点:轻视个人前途,重视家庭亲情。

24、《涤亲溺器》,人物:黄庭坚;性格特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人。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他们也许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界还有“孝”之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于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它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扩展资料: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它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28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妥协、懦弱)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严厉、慈爱)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