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孙悟空头疼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翻译成中文只有六个字

如题所述

孙悟空本领强大,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而且还会七十二般变化。
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头,一度却甘愿诚服在唐僧脚下,不可思议的同时,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才是关键。
一顶漂亮的帽子,孙悟空很是喜欢,拿起来就戴在头上,甚至还臭美地搔首弄姿。
可唐僧的眼神却在闪躲,心里也有些忐忑,要是观世音菩萨给的这个紧箍咒不起作用,那自己可能得挨几棍子了。
幸运的是,这紧箍咒一念,昔日上天入地的猴头直接抱头在地上打滚,连走路都成了奢求,那头痛欲裂的感觉,可能只有孙悟空有体会,旁人很难描述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这唐僧嘴里到底念的是什么呢?为何只要一念这咒语,孙悟空就会头疼,而且还是撕心裂肺那般模样,难道仅仅是这头上的铜还会越来越紧?答案当然不是了。
吴承恩写《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很重要。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九九八十一难,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唐僧能够“修心”,让心灵得到彻底净化,这是进入佛门的首要条件。
孙悟空生性顽劣,而且还是花果山的带头大哥,每天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哪里有心思来陪着唐僧一路西去取经呢。
所以观世音菩萨就用这紧箍咒来进行约束他,和唐三藏一起到西天取得真经,也就成为了孙悟空的任务。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剧情,当年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指山下,那可怜的模样完全看不出他还是个神通广大的猴头,直到唐僧的出现,才把他救了出来。
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孙悟空自然要还报答之情,刚开始两人感情还挺好,可一旦发生分歧时,唐僧自然就处于绝对下风了。
特别是孙悟空直接把六个强盗给打死,这让以慈悲为怀的唐僧心如刀割,直接就赶走了孙悟空。
孙悟空觉得自己没错,这坏人本来就死,可唐僧还责怪自己。
头上还没有紧箍咒的孙悟空哪能受得了这气,直接就走了。
但也觉得心中无聊,就到了东海龙王那里去发牢骚,可不曾想这东海龙王还是劝人的一把好手,三言两语就把孙悟空给说动了。
正当孙悟空满怀愧疚地要回到唐僧身边虚心学习时,不料这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唐僧却给了他一顶夺命的帽子。
至此,紧箍咒像是生了根一般,无法从头上拿下来了。
从这以后,只要孙悟空不听话,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这让孙悟空不得不听话。
其实,别看唐僧闭着眼睛一直在念咒语,其实也就短短六个字,只不过一直在重复罢了。
这紧箍咒我们并不陌生,就是佛语:“_嘛呢叭咪_”,说起来其实和南无阿弥陀佛语境差不多,两句都是僧人们时常会念叨的。
_嘛呢叭咪_是藏传佛教的咒语,又称六字真言,_(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_(hòng)。
这六字真言,又被称之为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咒语,重点在于慈悲。
意思是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减轻苦痛,这六个字分别对应“六道”。
“_”是天道,“嘛”是修罗道,“呢”是人道,“叭”是畜生道,“咪”是饿鬼道,“_”是地狱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要和火影中的“六道”混淆了。
这句咒语是为了修心,净心,而创造出来的。
对于唐僧这样的人而言,自然不会有什么作用。
但对于孙悟空而言,就是一种折磨。
因为孙悟空的内心有真强好斗的一面,浮躁,暴力充斥着全身。
如果这样不好理解的话,后面出现的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没有被净化的内心之化身。
两个猴子本领不相上下,就算是打到天荒地老,也分不出胜负来。
只不过最后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给处死了,所以孙悟空才能踏入佛门。
在《西游记》后面的章节里,我们不难发现,唐僧几乎没有再念过紧箍咒,也是这个原因。
当六耳猕猴死后,孙悟空从之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把取经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这样的转变,是内心的深度变化。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