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道的历史文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饮食
太平人民以米、面及米面制品为主食。米有粳、籼、糯之分。粳米亦称大米,可制成干、稀两饭;籼米性硬耐饥,常制成干饭,宜为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食用;糯米常用其做糕点和酿酒,也可煮干、稀饭,但不易消化。平时太平人习惯早、晚吃粥,中顿吃饭,饭以大米为多。农忙时,早顿粥中常加其它米面制品,夜顿半饭半粥。粥有米烧粥和饭泡粥两种。此外,有米饭与青菜煮成菜饭,掺以黄豆、咸肉等辅料,拌以猪油,香润可口。米饭与鸡蛋合炒则成“蛋炒饭”。米制品主要有棕子(粽子用糯米包制)、米粉团子、糕、“面衣”以及米花、炒米粉等。面制品主要有面条、饺子、馄饨、馒头、春卷、麻叶等几种。旧时,太平农民把山芋和南瓜等杂食也作主食。山芋去皮加糖煮成糖山芋,或以清水煮成“焐山芋”。南瓜可切成小块,加水煮酥、添糖而食,也可以加放糯米,煮成南瓜粥而食。菜肴有荤、素之分。荤食分为家畜、禽蛋、水产三大类。水产是当地的重要副食,有鱼、虾、蟹、蚌、螺、蚬、鳝等。鱼有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青鱼、鲢鱼、白条鱼、鳝鱼等。吃法有鲜吃、腌腊和风干吃多种,以鲜吃为多。素食主要有蔬菜、豆类和豆制品、菌类、笋类及水生植物、瓜果类等多种。
宗教

一、佛教
太平地区无佛教组织或协会,也无其组织中的佛教信徒,但人民信仰佛教比较普遍。解放前,太平地区有关帝庙4座,猛将庙3座,土地庙3座,庵(堂)20座。其中有5—6座庙或庵中有修行人住庙及主持佛事,这种人太平人称之谓“野和尚”。庙庵是信佛的人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如观音生日(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地藏王菩萨生日(七月三十)都要进行有关庙庵烧香念佛。1953年掀起的破除迷信运动,大部分庙宇被拆,住庙人也离庙而去。但民众对佛的信仰未变,多数人家初一、月半,在家前焚纸烧香,表示信佛的观念。1980年起,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佛教信仰与佛事又逐步得以恢复。90年代起,民众集资在原庙基上建房置佛,3—5间房子,置10多个菩萨,上庙做佛事又逐步恢复起来。烧香拜佛的队伍日渐扩大,人民群众对佛教的信仰也日盛。
二、道教
解放前后,太平地区无道教组织,主持道教法事的法师,分别是太平法师、中巷法师、旺巷法师、西五图法师和四图法师。每个法师都带有10多个道士,他们互相之间并不沟通,各行其业。法师与道士都分居在太平地区范围内,均有家室(称之谓伙居道士),平时与普通百姓一样装束,在做法事(称道场)的时候,才穿戴法师和道士的装束。道士其业可以父传子,兄带弟,世袭而延。法师是由道士再拜师学的。道士擅长吹打乐器,熟悉斋醮仪式。以唱曲、画符为谋生手段。道士在太平地方营生项目有打醮(天醮时间一天,地醮时间一天一夜),价格约20担米。解放后,道士做法事被禁止,道士生意逐渐减少。至80年代后期,多数道士重操旧业。太平镇区内有2—3个较小的组织,近20人。他们中极少数是老道士,多数是新一代懂乐理的人。
三、天主教
解放前后,太平地区无天主教信徒。1968年11月,原北桥公社渔民迁至太平落户,渔民中的天主教信徒也随之迁徙太平,共有70—8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务活动基本停止。80年代初,天主教务活动开始恢复。1985年,便正常进行,湘城建造天主教堂后,成立了堂务委员会,太平地区也有一名堂务委员具体负责,传递信息组织活动。现在太平地方有信教人200名左右。每逢礼拜,教徒都驾船到湘城教堂参加活动。圣诞节(12月25日)、开斋节(又称复活节,春分后第一个星期日)、圣母上天节(8月15日)和感恩节,天主教信徒都必须参加宗教仪式。经费由参加者自愿捐献。参加仪式的教徒一律不戴礼帽,不吸烟,不吃零食,不喧哗,始终保持肃穆的气氛。“天主教”内有十条“诫命”(规矩),不允许做坏事,如偷、抢、扒、拿、奸、骂等等。教徒每天早晚及餐前要念词祷告,以示对天主的虔诚。天主教徒一般不与异教信徒通婚,娶进的媳妇也必须信仰天主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