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该如何复习

如题所述

一、总体把握
  在复习时不能仅局限于掌握一个一个孤立的,具体的知识点,这是微观的,需要同学们做到把微观和宏观相结合,说具体一点,就是把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放到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当中去考察。首先,要知道这个大的时代发展的阶段,总体特点是什么。在总体特点的作用之下,各条线索,知识体系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有什么具体的反映,这就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要注意建立有一个知识结构。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宏观角度看,这110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一个形态,两大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两大时期,四条基本线索,七个历史阶段。
  一个形态,是指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要矛盾,是指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四条基本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三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振兴的探索;四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七个阶段,主要包括清朝后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前期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二、重点问题
  1、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主要侵华战争。有六次,可以从名称、起止时间、侵略者、背景、主要经过、结果及影响,中国败或胜的原因等方面列表对照进行复习。
  (2)攫取侵略利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进行复习。
  (3)列强勾结和扶植中国封建反动势力。主要指清政府、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和蒋介石。
  (4)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主要是指列强绞杀、破坏中国革命及制造的惨案。
  2、 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的历史主要内容有:
  (1)三次革命高潮:第一次是太平天国革命;第二次是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第三次是辛亥革命。可以从背景、经过、失败原因、意义、教训等方面列表对照进行比较。
  (2)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制所进行的革命运动。
  (3)历次反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清军爱国将领的事迹: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中法战争中的刘铭传、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左宝贵、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聂士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可以分作四个阶段复习:
  (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内容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等。
  (2)国共十年对峙(下册)
  (3)抗日战争时期(下册)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下册)
  3、 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振兴的探索
  (1)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通过时代背景、阶级特性、主张、实践及结果来进行复习。
  (2)农民阶级在抗争的过程中,也对西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先进分子颁布了《资政新篇》,朦胧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提出的口号及其革命性和局限性。
  (3)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特征、他们各自代表的阶层、政治主张、斗争方式、具体实践、结果及失败的原因教训等,通过对比的方法复习。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标志,探索的中心是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寻找到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三、考试题型和答题方法
  第一、客观试题的分类
  (1)一般性选择题,答案出自教材正文。
  例如:相继发生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省份是( )
  A.广东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2)逆向型选择题,
  例如:下列关于收回利权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场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B.它集中反映在收回矿权的斗争上
  C.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
  D.保路运动是这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3)变相多选题。
  例如:"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不同点有
  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斗争方式不同  ③成果和影响不同
  ④性质不同    ⑤结果不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答客观试题时要注意审清题设条件,正确选项必须满足题干中所有条件,包括时空界定。另外还要注意排除迷惑性干扰项,比如上面所举的逆向型选择题值得例子中的B项就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矿权"和"路权"只有一字之差。
  第二、主要说一下主观试题。
  1、材料解析题。
  材料题应该把握住这样几个环节,第一是对于材料进行阅读理解,阅读时建议大家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泛读,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读要具备语文课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另外是精读,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一段材料的出处,这个材料是从哪本书里摘出来的,这个信息要注意,往往给我们起一个提示的作用。
  第二是有一个迁移的过程,把材料和教材,跟平时的学习当中掌握的历史的知识结合起来,材料的背景是跟哪个事件有关系。
  第三根据题目的设问来做答,一般来讲,要结合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两者都要注重,还要注意题目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就让你依据材料,就不用过多地考虑教材的知识,如果不是,就是说这个题目的答案可以从材料里提取出来,同时要结合上课当中的观点、认识或者是看法。
  2、论述题,
  (1)比较题型。比较型问答题要求以比较的方面为线索作答,分别说明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按题目要求分别分析、说明对比双方的情况,不要只说明一方忽略另一方。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历史事物的内涵、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比较类题中最难把握的是没有规定比较点的试题,这需要考生自己确定比较点。对于过程性历史事件,一般可先分成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再分别就每一块确定具体的比较点。涉及到背景的比较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到过程的比较点有:阶段、人物(领导人、阶级阶层)、组织、纲领口号、措施、方式手段等。涉及到结果的比较点有:结局、性质、特点、功绩、局限性、作用、影响等。其它类型的比较对象,可以仿照上述相关要素确定比较点。
  (2)观点评论式问答题
  观点评论式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论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而是一种或几种观点。现在出题者经常出一些开放性试题,如给出几种观点,支持任何一种都行。
  如:一种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起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第二种观点认为“受封建顽固思想支配的反洋教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相悖反的,尽管事出有因,并有广大群众参加,但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人们常说,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或有力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这话是夸大了的。”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论证你所同意的观点。
  解题步骤第一步,判断表态。这有几种情况,观点正确或不正确;观点基本正确,但有不完善的地方;观点基本不正确,但有可取之处。
  第二步,针对议论摆事实(史实),说明中心内容原貌。如本题:同意第一种观点就应指出: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使帝国主义获得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掠夺中国资源,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同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义和团奋起反抗。同意第二种观点可列举: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要为中国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而义和团运动则希望维护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的性质,但并没有起到挽救民族危亡的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后,帝国主义继续推行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扶植反动军阀,变相瓜分中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甚至企图吞并中国。
  第三步,分析评论材料观点正误。如本题同意第一种观点就应说明:义和团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他的灭亡。义和团运动上承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又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意第二种观点就应说明:由于受小生产方式限制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表明义和团对封建统治者抱有幻想,“灭洋”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3)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个是现在的历史大题,论述题很少要求连篇累牍地铺陈史实,史料论述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观点,另外要有相应的史实来支持这个观点,这个史实的选择要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因为同类的史实可能接触很多,不可能把同类的史实都作为论据反映在卷面上,就应该选择最典型的史实。
  另外要论从史出,观点和史实不能分家,观点是观点,史实是史实不行,回答一道大题,应该有一个总体设计的思路,即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用哪个理论贯穿回答这个问题的全过程,而不要把论点和论据分家,一个是做到史论结合,一个是论从史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1
历史的复习最基本的是不能离开课本,简而言之历史你必须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再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深化。
第2个回答  2012-05-31
从课本着手,一步一步的,认真看书,然后再总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