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小学生读什么书

如题所述

朋友反馈:我发现你推荐的书有的是比较经典一些的,有的是新的。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由于翻译和引进出版的问题,我们并不知道书的具体发行年代,而这个对深度阅读是有帮助的,是不是可以标注一下初次出版的时间呢,另外,可否推荐一些目前美国中学生或小学生正在读的比较好的作品,也许可以推荐给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老师或学生,让他们同步了解其他国家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在阅读什么,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回复:谢谢反馈!英文原版的初版年份在每则书评标题栏末尾的括号里,有时需要点击才能看到。也许我应该把年代信息列入正文。中文译本的初版时间不好确定,因为有重复引进翻译的情况。我没有标注。 很多人想知道美国中小学生通常读些什么“课外书”。因为中美两国中小学教育体制、语言文学课的教育方式、中小学校图书馆专业服务方面的巨大差异,回答这个问题变得相当复杂,不是列一串所谓的“必读书目”就能打发了事的。 很久很久以前(比如一百年以前吧),美国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和我们目前差不多,统一的课本和老师的口头讲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美国教育史的学生或许可以把一百年之间的演变解释得更加清楚,此处不展开说。简而言之,在今天的美国学校,自由度和多样性大于中国。中小学校的课本是由多家商业性、非官方的出版社发行的,版本很多,不像人民教育出版社拥有绝对垄断地位。很多州政府和各地方学区自己评审决定使用谁的课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又会教授不同的课程内容。更别提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在家自己教孩子,经常购买专为Homeschoolers设计的课本。所以,光是课本的定义和范围就纷繁复杂。 我们熟悉的名词“课外书”在美国成为一个很难站住脚的概念。这与学校图书馆在美国中小学校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相关。课本只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来源之一。图书馆收藏、订购的所有藏书、多媒体资料和电子网络出版物都是教育资源。具体落实到日常教学上,所有科目的老师——语文、数学、生物、历史不一而足——都可以把少年儿童读物纳入课堂教学。举例来说,低年级语文老师可以指定全班读一本图画书,利用书中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数学老师可以指导全班识别绘本插图中的几何形状;生物老师可以用关于青蛙的故事和科普读物教授动物习性。童书的趣味性比干巴巴的课本强,内容比课本丰富。教师们如何知道哪些童书质量高,适合纳入教学呢?课本中会推荐合适的“课外”出版物辅助教学。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师杂志都有书评专栏,不断介绍推荐新出版的少儿读物。美国图书馆协会每年评选的诸多童书奖项和优秀书目列表也是全社会了解最佳少儿读物的重要来源。 尽管老师们有很大的择书自主权,有一些童书的确成为美国学校广泛采纳的经典读物,成为一代代的美国中小学生普遍熟悉的书籍——正如我们都从中学课本中熟悉了鲁迅的作品。日记文学The Diary of Anne Frank反映女孩安妮·弗兰克在犹太人大屠杀中的避难经历,初高中老师对它进行文学作品分析,也用来教授二战大屠杀历史。To Kill a 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其电影版摘取奥斯卡奖,扮演主角的是《罗马假日》中的Gregory Peck)是常见的语文课读物。另外还有一些成人经典文学名著是高中课堂的重要读物,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双城记》、The Scarlet Letter(《红字》)、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愤怒的葡萄》《第22条军规》以及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著作。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成人名著篇目,很多仅限于英语提高班的教学。这些作品都有至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老师们也不断地利用新出版的少儿读物。上一篇博客介绍的《我不再沉默》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课中。有的初中老师用《巧克力战争》和《安德的游戏》教授小说人物性格分析和叙述角度。刚有一个高中生告诉我,《国家》是他所在学校指定的暑期阅读书籍,还需回答阅读理解问题。《哈利·波特》也进入课堂,从三年级到高中年级的老师发掘用小说和电影版完成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的教案。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学校对少儿读物的利用不止于课堂。为完成教师布置的研究型作业,使用图书馆的所有馆藏和电子资源是必要条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带着问题查找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使用的主要对象是非虚构类少儿文学如人物传记和科普读物,当然还有因特网。公共图书馆在推荐0-18岁少年儿童的阅读上起了很大作用。尤其学校放暑假的时候,公共图书馆的夏季读书活动如火如荼。 这个博客介绍的优秀少儿作品大部分是美国当前最知名的篇目,是学校教师、公共图书馆员最可能向学生推荐的书籍。当然,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他们和成人关于什么书“好看”的观点未必相同。有很多通俗少儿读物在成人看来,思想艺术性不高,不屑于推荐给学生,毋庸用于课堂教学。而少年读者恰恰喜欢这些书诱人的情节,无需推荐,手不释卷。举例来说,美国的小学生普遍喜欢读系列书,著名的有包含百辑以上的The Baby-sitter's Club(《保姆俱乐部》)。少女言情小说在中学生中很有市场,如Sweet Valley High系列也是一百辑奔两百。系列书的每一辑通常遵循统一的情节套路,矛盾总是在书末轻松化解。至于故事的深度、人物刻画的真实性、社会意义、少儿读者是否从中获得教益,则是因人而异、因书而异,不可一棍子打倒而需专门研究的课题了。 博客中推荐的年龄段指的是中国读者阅读中文翻译版的情况,和美国读者阅读英文原版的年龄段大致相当。考虑到大部分的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晚八九年开始正式学英语,又缺乏母语环境,如果阅读英文原版,按个人的英文水平,年龄段需依次往上推八九年。美国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图画书,虽然故事不复杂,其词汇量和语言程度可能适合中国初二以上学生作为泛读内容,巩固词汇句法,接触新词,提高阅读兴趣和信心。但是中国0-8岁的孩子如果有条件,完全可以用这些图画书复制美国孩子的语言文化学习环境。毕竟,美国人学认字靠的也是印刷书籍,光在美国长大而不读书的孩子也是英文很差的半文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