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标准有哪些?

如题所述

种子标准涉及种子的生产、加工、检验、贮藏、包装等,由一系列的规程和标准组成。包括优良品种标准、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种子质量标准、种子检验规程和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等5 个方面的内容。

(1)优良品种标准。品种标准就是将某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做出明确规范和技术规定,为引种、选种、品种鉴定、种子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及田间管理提供依据。

(2)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根据作物不同的繁殖方式、授粉方式,制订各种作物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使繁种单位遵照执行。这是克服农作物优良品种混杂退化、防杂保纯、提高种子质量的有效措施。

(3)种子质量标准。种子质量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考核原(良)种生产、良种保纯、种子经营和贮藏保管工作的标准,是种子标准化最重要的内容。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粮、棉、油、麻、薯等种子的分级标准GB 4404~4409—84;1996年颁布了GB 4404.1~4404.2—1996《粮食作物种子》,GB 4407.1~4407.2—1996《经济作物种子》,GB 16715.1—1996《瓜果作物种子》;1999年颁布了GB 16715.1~16715.5—1999《瓜菜作物种子》,GB 4404.3~4404.5—1999《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4)种子检验规程。对同一质量指标,不同的检验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为了使种子检验获得一致和正确的结果,就要制订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检验规程。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新的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3543.7—1995。

(5)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种子在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往往由于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种子质量降低和机械混杂等,因此需要制订包装、运输、贮藏标准。我国于1987年颁布了农作物种子包装和贮藏标准GB 7414~7415—8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