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雨

如题所述

四月下旬,长沙的雨已经连续下了一个星期了。

雨或者淅淅沙沙,或者朦朦胧胧,或者豆大……这些雨的不同形态,长沙都能见到。一连一个星期的雨,每天下啊下,整个世界都是湿漉漉的。空气是黏糊糊的,地上因为“回南天”,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汽,干燥的衣服在这样的空气里放一会,睡个午觉起来,就有了湿意,缠在身上冷冷的、湿湿的、黏黏的,很不痛快。总之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湿”!

从小生活在湖南,到高中时代学习地理,老师上课讲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大家都觉得很生动,因为湖南的雨季真的湿得长“霉”!这里的“梅”通“霉”,所谓“梅雨天气”是把它叫好听了,可是长霉在我们湖南人心里并不那么美好,我们是很讨厌的。梅雨天气通常发生在春夏,四月到六月乃至七月,雨能连下一个月之久。到长沙上大学的北方朋友都受不了,抱怨衣服晾不干。依他们所言,北方的衣服晒干了是完全没有湿意的,所以我真想感受一下北方的干燥。

一直下雨虽然很可恶,但是也有好处。杜甫喜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的,在雨的滋润下,植物们应该都很高兴,他们拼命的吸水,在春天里拼命生长,叶子绿的发黑,或许有一些作物仰赖着长时间雨的滋润。平日里艳阳高照的时候,洒水车经常驶过——喷洒公路,降温降尘。下雨了空气很干净,不远处的岳麓山被洗刷的很明朗,透露着清新。洒水车工作人员可以借机休息一下,我觉得这也很好。

汪曾祺先生写《昆明的雨》,他写了很多菌子。这很符合昆明的气候,昆明一年四季都是温暖多雨且湿润的,野生菌子很多而且种类很丰富。湖南的菌子种类很少,我没有听说过卖牛肝菌、鸡枞、青头菌的。我只吃过枞菌,味道很淡,但是可以说鲜,配上南方用烟熏的腊肉炖来吃,很适宜。枞菌也是下雨天气长出来的。除此之外,湖南好像就没有其他这样的时鲜了。

离家万里来读书,下雨理应有点什么相思之情产生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古人写诗写文常用的套路,不过我们现在没有了——交通很方便,通讯工具也很方便。雨已经不再和思念联系在一起,雨慢慢的在失去它的这种文化符号意义了。

外面下着雨,悠然自得的躺在床上,听着雨声淅沥,不为万事所忧,美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