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高级职称没聘任,对退休待遇有影响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我建议,符合晋级条件就积极争取,能晋高级职称也是对干了几十年工作的肯定,也是给自己工作的一个交代,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有些同志觉得快退休了,晋了高级也不会再长工资,怕麻烦,自己主动放弃晋级的机会。自己主动放弃,太可惜,甚至可能会留下无法弥补的后悔。

事业单位高级职称不聘,对退休待遇有影响吗?这个影响不知道要怎么说,如果评上了高级职称没有聘任的,但是如果之前的中级职称是聘任了的,那按道理还是只能享受中级职称的待遇,只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任职资格。具有任职资格而没有实际聘任的,永远只能是任职资格。

你是在公立医院的三甲医院工作,在医院这种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之间,待遇差别是非常大的,很多副高级职称的人可以称为专家,专家号和普通号的挂号费等服务价格是完全不同的,而技术职称工资是与聘任后的技术职务挂钩的,这种挂钩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在岗时的工资奖金待遇,同时也体现在退休待遇方面。

从在岗待遇来讲,由于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是按照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等来综合确定的,副高级技术职称与中级技术职称之间的待遇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在缴纳五险一金时,个人缴纳部分的缴费基数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缴纳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缴费基数的提高问题,即使这个缴费基数只是提高1000元,个人账户每月就要多80元,一年下来就是接近1000元,同时今后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也会更高。

由在岗工资增加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提高,就是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医保返还到个人账户的资金也是以缴费基数来作为返还的基数的,每月返还到个人账户的医保费用也会增加,同时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也会增加,按照职业现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12%来计算,每增加1000元缴费基数,每月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就要增加120元,每年就要增加1200元以上;增加幅度最大的还是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由于单位和个人是按照同比例增加,全部存入个人账户。

在岗时缴费基数的高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后的养老金待遇。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其中缴费基数是排在第一位的,缴费基数的增加,个人账户才会增加。在进行养老金的计算时,如果你是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有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还涉及到视同缴费系数问题,这个视同缴费系数,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需要和本人在岗时的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挂钩,所以高级技术职称和中级技术职称的的视同缴费系数是完全不同的,但挂钩的前提必须是要用人单位聘任了高级技术职务的,如果聘任的只是中级技术职务,虽然取得了高级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也只能按照实际聘任的技术职务来挂钩,这对养老金待遇的影响肯定非常巨大的。

综上所述,取得了高级技术职称资格后没有聘任的,不仅对在岗时的工资待遇有影响,对退休后养老金待遇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受到聘任名额、岗位设置等方面的限制,虽然有影响但也是属于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只要取得任职资格,今后还是有机会被聘任的,需要个人耐心等待。

事业单位职称实行的是评聘分开,也就是说很多人取得了相应的职称资格,却受到单位名额的限制,不能聘任,这在医院是普遍存在的。

临近退休,取得了副高级职称,但因为名额受限,不能聘任,这也是常有的现象。这在我所在的医院也是常有的。

至于题主所说,聘任或不聘任对退休后待遇有影响吗?我可以肯定的说,有影响。在医院,技术系列人员的工资发放除了绩效以外其他工资待遇都是按照职称来发放的。副高级职称的工资是高于中级职称工资的。

你退休前虽已取得了副高职称资格,但并没有聘任,退休前享受的中级职称工资,那么退休后的工资也会按照退休前的职称工资给予计发;如果退休前聘任了副高级职称,退休前就已享受副高级职称待遇,那么退休后的工资同样按照退休前的副高职称称工资给予计发。

我有2位同时参加工作同事,一个是已聘副高级职称退休,一个是已晋升副高职称,但未聘任,前者的退休后工资明显高于后者。

晋升副高职称不容易,还是建议题主尽可能的争取医院给予聘任后退休。

据了解,职称的情况是这样。有两个概念必须明确。

一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是专业技术职务。

现说说它们的区别。

前者就好像是一个毕业证。有了它,只能说明你取得了一个资格。并不是职位。而后者是一个具体的职位,就如同科长、处长,是一个职位。

前者由某个评审机构、评委会评审或者考核,通过之后授予。评委会一般按照专业设置。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各个系列。

后者由用人单位进行聘任。例如医院、学校、研究所等等。聘任之后,享受相应的待遇。

现在,职称的聘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评聘合一。就是说,单位有几个名额,就允许几个人申报,通过之后的人,单位同时聘任技术职务。

另一种是评聘分开。职称资格随便申请,不限制。通过之后,是不是聘任职务,单位说了算。手里有职称资格,可以在不同单位流动。问题中的情况,就是属于后者。

最后,如果只有任职资格,没有聘任技术职务,一切待遇还是按照原来的技术职务。如果低一个级别,退休还是按照低级别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当然有影响啊,我单位就是事业单位,以前一个同事就是剩三年退休,评上的高级职称,结果因为评聘分开,到她聘职称时,因为当时根本没有高级编,需要延迟五年才可以聘,她临退休前都没有聘上高级职称,是带着中级职称走的,工资待遇也按照中级兑现,每月得差一千三四百元工资,她估计现在工资就六千五六百元,如果高级兑现了,已经七千大多了。

她一直纠结这件事,刚退休那几年,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幸,都有点魔怔抑郁了,后来就再也没见到过她,好像去了南方,估计过去这些年了,也释怀了吧。

当时因为浪费一个高级标,很多年轻人都背地里骂领导,都认为不应该把标给一个临近退休的,再说此同事还是后转到我们单位的。

估计领导是综合考量吧,觉得她年纪大了,应该享受高级待遇,势必政绩业绩在那里摆着呢,再说也不是以前给国民党干活了,也不能把以前工作给全盘抹杀了。

不管如何,浪费一个高级标,实在是可惜!

1、 现行政策

现在养老金制度并轨,既行政事业和企业养老合并。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缴费年限 1%。

2、 影响因素

因为现在养老金制度并轨,也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一个制度,实行多缴多得 ,如果你在职时期交的多,退休之后开的工资越高。因为副高职称比中级职称工资高大约1000元,这是事业单位,而你是医院,差距应该大的多,那么缴纳养老保险会多不少,所以对退休后待遇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如果按照现在45岁,60退休,每月多1500元计算,退休之后每月能多开约400元。

3 、抓住机会

如果没有指数,那么这几年就多准备一些硬件,等机会来了一举中的把副高聘任上。

祝好运。

事业单位评上高级职称没聘任,对退休待遇有无影响,可以明确地说:当然有影响,而且影响还很大。高级职称未被聘任,不管是退休后还是退休前,按规定都不能享受高级职称待遇。

为什么不被聘任呢?主要原因是,职称呈金字塔形,各个级别的职称都有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定。具体到一个单位,就是名额和人数的限制,而且职称级别越高,岗位结构比例就越低,应聘名额和人数就越少,这是由职称制度的设计要求决定的。例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仅是20%左右。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人人都能评上高级职称,并且同时都能得到聘任,那么职称也就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和意义,职称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

既然评上高级职称不一定全部聘任,为什么还要评呢?何不有几个岗位评几个呢?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过去全员聘任形成的惯性思维

职称制度实施的初期,基本上是按学历和工龄评定的,而且评上即聘,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后来在有些地区还特别强调全员聘任,有职称而得不到聘任的被要求整改。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资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职人员的工资标准大幅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员职称级别对应工资级别的差距,让高职称人员的工资和补贴收入越来越高。这种状况,凸显了职称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及早晋升高级职称,激发了前所未有的“职称热”。同时,高级职称岗位名额比例的限定,又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无谓竞争和矛盾,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二是政策倾斜带来的能评则评。

为了缓解职称申报过程中的竞争和矛盾,稳定专业技术人员思想,近年来各地对职称申报和评审作了调整改革尝试,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龄满10年晋中级、满20年晋高级、满30年晋正高级,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设立乡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专属政策通道,实行单独申报评审,资格条件更加灵活优惠;淡化论文、外语、微机作用,降低在高级职称申报中的分值等。一句话,迎合舆情民意,适当放宽条件限制,能报则报、能评则评。



三是评聘分离造成的待岗等聘。

高级职称资格条件的放宽和乡村教师专属通道的设立,使高级职称申报和评审通过率逐渐提高,人数明显增多,令参评者欣喜若狂。同时,也带来了两方面的隐忧:

1、高级职称的持有人数,已经突破了既定的岗位设置比例,职称的金字塔结构面临挑战。

2、全员聘任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将给一些地方的财政支付能力带来困难和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评聘分开应运而生。或评上即聘,或今年评上明年聘,或评上后有岗才聘,形成了事实上的等岗待聘。

高级职称在个别地方成了空头支票。有些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到退休也没有被聘任,以至出现女性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由,纷纷申请到60岁退休,以便获得聘任机会。无形中又挤占了男性高级职称的聘任岗位和机会。

高级职称聘与不聘,在职时的工资待遇和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有着较大差距。当地在岗高级职称、35年以上工龄,月收入9000元左右,中级职称7000元左右;退休高级职称养老金等收入8000元左右,中级职称7000元以下。因此说,事业单位高级职称没有聘任,对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影响是很大的。

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还比较大。评上高级职称,在职工资待遇肯定有提升。而退休工资待遇与在职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在职工资待遇高,缴纳社保基数就高,个人养老账户数目就多,最终的退休工资待遇就高。

以笔者中部地级市为例,副高7级在职教师每月打卡工资为5400元,相同教龄的中级8级在职教师每月打卡工资为4900元,二者相差500元。比照之前退休的教师,副高7级教师的退休工资待遇为5020元,中级8级教师的退休工资为4500元。二者相差480元。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待遇,与个人缴纳社保数直接相关。由此可见,越早评上高级职称,个人工资提升越早,缴纳的社保数越多,个人养老账户数越多,退休工资也就越高。 换句话说,评上高级职称的退休工资比没评上的高,早评上的比晚评上的高。



评上高级职称不聘,这种情况常有。不聘,工资不兑现。缴纳养老金的数目不变,仍按中级工资缴,只能按中级拿。对职工基本没实际意义。退了休更不能聘了。所以退休前争取被聘上。没聘也没有资格证书,外出兼职拿不出证书来也没法按高级职称付报酬。所以,聘任这一步程序是非常关键的。

当然有影响。没聘用,工资就没兑现。退休时按中级的工资计算,退休工资要差一千至一千五百元左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