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

如题所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课60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但纵观目前课外阅读的状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其次,内容单一。再者,学生还处于被动的读书状态。要解决以下问题,教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激发兴趣入手
1.1教师示范、引发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应该好读书,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读书楷模。一有空闲,教师就应围绕读书,与学生畅谈感受和对人生社会的体悟。或围绕着精彩情节,引导学生猜想故事的发展与结局;或将一段有趣的资料读给学生听,并告诉学生,这则资料是从某本书中看到的,同时告诉学生那是一本怎样的书,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哪里找到这本书读一读。总之,教师的言行应让学生嗅到“书香”。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在教师长期的示范引领下,学生的读书兴趣会愈来愈浓。
1.2推荐指导、培养兴趣。首先,教师要做好精心推荐书目的工作。推荐时宜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尽量推荐多种读物让学生阅读。例如,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富含科学知识的儿童经典读物。
其次,教师要精心指导读书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之后的阅读,才是轻松而愉快的,才会形成爱读书的良性循环。
1.3提供展示、拓展兴趣。每个学生都会有表现的欲望。教师应抓住这个特性,为学生提供读书展示的平台,拓展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利用晨会课时间进行感情朗读展示,利用语文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利用阅读课、班队活动课等时间进行课本剧表演,多平台的展示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读书兴趣和快乐。
2.从情感体验着力
2.1多种阅读、丰富情感。
2.1.1由点到面的研读式阅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之后,其实有好多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物或事件并未被他们熟知或深刻解读。这时,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如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这个办法好》,学完之后学生对少年毛泽东的聪明才智有了充分的了解,对毛泽东这个人物也加深了印象。然而,毕竟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跟学生距离较远,因而,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研读式的课外阅读,围绕着毛泽东,推荐介绍他的美文让学生阅读;还可以举行“毛泽东故事演讲会”;介绍毛泽东的资料,让学生深刻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如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上网去查查各种海底生物的资料,了解海底可能发生的趣事。这种由点及面的研读式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1.2由读到写的反思式阅读。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在课外。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后,我们一定要及时让学生用一种恰当的形式来反映阅读成果。让学生用他们手中的笔,把在读书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
2.2立体评价、激发情感。恰当正确的评价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2.2.1重过程与重结果相结合。教师应重视对阅读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各阶段读书状态的评价,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2.2.2重自评与重他评相结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作出实际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还应尊重他人的评价。包括学生间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应简单和简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中肯、切实,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评价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应及时,要如实对孩子读书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学校与家长共同督促学生读好课外书。
3.用环境气氛熏陶
外部读书环境的营造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在校园的环境布置方面,应创设能引起学生求知欲的文化氛围。如张贴“读书名言警句”“伟人介绍”,学校图书馆、小花园等场所应发挥供学生读书的功能;在教室内,可以开辟“藏书角”“走进经典”等栏目。在家庭中,小书房应是读书的好地方,书架上可摆放喜爱的书籍;墙上张贴名人励志字画,书桌上摆放可以随时查找资料的电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可获得较好的读书效果。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学生心智成长和成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途径。深入研究并推动课外阅读应是一个常话常新的课题。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更应是广大教师的执著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7
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觉得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是孩子获取更多精神营养的主渠道之一。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呢?下面,我将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合理选书
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每学期我们全班都共读一本书,在读书过程中学习阅读方法,交流阅读感受,提高阅读水平。
二、方法引路
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整本书的阅读实践按“新书推介——中期指导——成果汇报”三个环节进行。下面,我以阅读《草房子》为例进行介绍。
1.新书推介。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推介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书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教师必须先充分地阅读全书,寻找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草房子》是我和孩子们共读的第一本书。读完《草房子》后,我有一种急于和大家分享的欲望,特别想马上让孩子们读上这本书。我惊羡曹文轩老师怎么能写得出这么好的作品!文笔怎么这么美!人物怎么刻画得这么入心!于是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草房子》的推介课。在推介课上,我以桑桑的调皮为切入点,用预测的方式和孩子们共同交流了桑桑“做鸽笼、做鱼网、夏天穿棉衣”几个小片断,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的调皮、可爱,与主人公的生活产生情感共鸣,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平时,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并不高,我猜想也就有二十来个孩子会买来读。万万没想到的是,才三天,已经有四十多个孩子买了这本书!孩子们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有几个孩子认字都很困难,也把书买来了!我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中期指导。以方法促实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不仅要让学生阅读,还要指导学生读书方法,不同的年级应有所侧重地训练读书方法。低年级可以依托儿童诗教给学生诵读,利用绘本教给学生说话、写话、讲故事,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中年级教给学生默读、略读,锻炼学生边读边思考。高年级培养学生跳读和浏览,提高阅读速度,学会快速收集信息。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积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低年级教学生词语积累、造句应用。中年级教学生分类整理词汇,积累仿写句段。高年级指导学生积累篇章,写感悟、写评析。让学生在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中期指导不是上一两节指导课那么简单,而是要时刻跟踪、调控、指导。在阅读《草房子》的过程中,为了持续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我每天通过校讯通指导、督促、鼓励孩子们。因为这毕竟是一部长篇小说,对于才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加强阅读交流,我还利用每天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一起聊一聊《草房子》。这样一来,孩子们读得更起劲了,不然第二天不能加入“群聊”啊!已经在读的孩子们聊得热火朝天,还没买书的孩子听得羡慕不已,有的孩子赶快在课间借来读一读。又是没想到,短短的两周时间,孩子们给了我四个惊喜:惊喜一,几乎人手一册《草房子》了,据说把新华书店的《草房子》买空了。惊喜二,课上孩子们的回答很精彩,表明他们用心读了。当我指导他们如何品读《草房子》时,每个孩子的眼睛亮如夜星,充满了对方法的渴求!惊喜三,有的孩子其实已经在品读了,只是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譬如李斯羽同学,读完每一章都会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请我批阅打分再修改;左博宇同学的书上到处是勾画批注,随时留下了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原来孩子们是这么热爱阅读,真为他们高兴!惊喜四,徐紫豪同学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读《草房子》时神情是那么地专注。他不太认字,可能也没有学会品读,但他在读了。不再乱撕纸,钻到桌子底下玩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