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学习方法:
  一、预习:在预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
  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
1、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2、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要专心听讲,排除干扰。
3、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会取得的学习效果好。
  4、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5、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6、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祝学习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4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6
要想学习好很简单:1、放松思维 2、合理运用时间 3、找到切实的学习方法 4、适时运用。就OK了!
具体实施:
1、先把思维和习惯练好:每天在学习时段专注你要学的学科,把思维完全集中到这个学科,认真研读,绝无杂念,开始一小时为准,后活动,活动中全心、全力活动,无杂念。后又开始学习,无杂念-------反复练习---成为习惯。
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时间、业余休闲时间、运动时间、休息时间必须兼顾,确定后就不更改。每项在做时均全部专注。养成习惯。
3、学习方法:做一个错误笔记本:专门记载你所学科中所犯的错题。并重点找出原因所在,记下解决方法和解决方法的来源。一段时间后再看,有没有忘记!如忘记!找出为何会忘记。记下方法。不要老是去做会做的问题,只研究不会做的问题。练习记忆。学习后一定要尽量的锻炼玩耍,后立即全心再学习,这样记忆力最好。
4、适时的运用:放开面子,在你的闲杂时间,努力营造你的演讲和分析能力,有人就在人的面前大力宣讲你的见解(那怕是错的)没有人时就自己对着镜子,用英语、法语、日语---你要学的语言去谈论你要讨论的问题,不懂立即查寻再去运用。开头----你会被驳斥得体无完肤或者是嘲笑。但是,你的后来将是他们的偶像。更会给你带来人生的辉煌。
第3个回答  2012-08-14
良好的态度决定一切,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按计划认真完成,日久天长,你就会成功。
第4个回答  2018-04-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