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国的历史

今天课堂学了俄国近代史,但发现似乎有点不一样。
一个是:“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10日爆发,可我记得是3月8日妇女节
一个是:沙皇统治的历史为1613~1917年总共304年
可是上学期的课本里却写着:伊凡四世在16世纪中期称为沙皇,经网络查找后发现是在1546或1547年他就自称沙皇,那么沙皇历史到底是304年还是370年?
知情者请回答下,谢谢。

沙皇(俄语:царь)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547年到1917年的称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的统治者一直都称为沙皇。

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Caesar)的转音,царь就是“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

在中世纪的俄国,沙皇这个称号指最高统治者,特别是指拜占廷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后则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纪,俄国流传一种说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时期,大公称号显得权力不够大,于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附俄国君主列表
以下是俄国历史上的君主列表。

基辅和诺夫哥罗德大公

莫斯科大公
1276年—1303年,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
1303年—1325年,尤里·丹尼洛维奇
1325年—1340年,伊凡一世
1340年—1353年,谢苗一世
1353年—1359年,伊凡二世
1359年—1389年,德米特里·顿斯科伊
1389年—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年—1462年,瓦西里二世
1462年—1505年,伊凡三世
1505年—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年—1547年,伊凡四世
俄罗斯帝国沙皇
1547年—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
1584年—1598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
(留里克王朝亡)

1598年—1605年,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1606年,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1613年,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1696年,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共同执政)
1696年—1721年,彼得一世
俄罗斯帝国皇帝和沙皇
1721年—1725年,彼得一世
1725年—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

1741年—1762年,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62年,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
1796年—1801年,保罗一世

1801年—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罗曼诺夫家族首领(亡国后的流亡者)
1924年—1938年,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大公

1938年—1992年,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大公

1992年至今,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女大公
该回答在2006年7月18日由回答者修改过

揪错 ┆ 评论 ┆ 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其他回答 如果有了满意的回答请及时采纳,不要辜负了回答者 怎样采纳答案

回答:倜傥
级别:大师
2006年7月18日 俄罗斯沙皇
1547年 - 1584年 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伊凡大帝)
1584年 - 1598年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1598年 - 1605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 - 1645年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 - 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 - 1682年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 - 1689年 伊凡五世
1689年 - 1721年 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1721年 - 1725年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 - 1727年 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 - 1730年 彼得二世
1730年 - 1740年 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 - 1741年 伊凡六世
1741年 - 1761年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61年 - 1762年 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 - 1796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 - 1801年 保罗一世
1801年 - 1825年 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 - 1855年 尼古拉一世
1855年 - 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 - 1894年 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 - 1917年 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望对你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9
自然地理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太平洋沿岸属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

新闻出版
2000年报纸总数5758种,杂志和期刊3570种。
主要报刊及发行量:《俄罗斯报》,创刊于1991年,政府主办,日发行量48.31万份;《独立报》,1991年创刊,日发行量5.24万份;《消息报》,1917年创刊,日发行量23.45万份;《每日商报》,日发行量11.73万份;《共青团真理报》, 1925 年创刊,日发行量79.6万份;《莫斯科共青团报》,日发行量196.04万份;《论据与事实》周报,发行量292.12万份。

主要杂志及发行量:《总结》周刊( 8.5 万份)、《政权》周刊(7.35万份)、《剖面》周刊(7.2万份)、《星火》周刊(5万份)、《新时代》周刊(2.5万份)。

主要通讯社:(一)俄通社-塔斯社,简称俄塔社,其前身是前苏联时期的塔斯社及于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 年1月30日正式定名为俄通社-塔斯社。国营,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目前在俄及独联体国家有74个分社,在其他59个国家有62 个分社。(二)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其前身是苏联新闻社,成立于1961年,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国营,是俄两大国家通讯社之一,地位与俄通社-塔斯社相同。在俄及独联体国家有 40 多个分社。(三)国际文传电讯社,成立于1991年,私营。目前在俄、独联体及波海国家有8个分社。

主要广播电台:第一广播电台(原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私营)、俄罗斯电台(国家控股)、莫斯科 “ 回声 ” 电台(私营)。

主要电视台:(一)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亦称俄罗斯电视台、国家电视台),建于1991年5月,国家控股。(二)国家第一电视台(前身是前苏联中央电视台),建于1990年,国家控股。(三)独立电视台,建于1993年1月,私营,在俄、美、欧、中东、北非、澳大利亚等地播放俄语节目。

国际域名缩写
.ru

长途电话代码
7

二、历史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演变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上述基辅罗斯时期,就是留利克王朝开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彼得大帝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俄国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由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了俄罗斯临时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俄历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走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为反苏维埃武装叛乱的领袖。俄国内战之后,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

苏联时期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吸收其他小国家成为加盟国,定国名为苏联。建政初期发生了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内战,红军胜利。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苏联在1940年成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社会主义强大工农业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1941至1945年苏联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法西斯德国。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卡年科、戈尔巴乔夫等。苏联在50-70年代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面的对峙史称“冷战”。90年代,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政权于1991年解体。

现代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同为国名,实行资本主义和总统制。叶利钦为首任总统,普京为第二任(也是现任)总统。俄罗斯联邦加强了与西方的合作,但车臣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三、政治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

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

联邦委员会
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国家杜马
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其中半数席位由全国225个大选区各选一名代表产生,另半数席位则由在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的竞选党派按得票多少分配产生。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国家杜马下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20多个委员会。(国家杜马最早成立于1906年,是沙俄时代经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国家杜马。)但国家杜马关于提起诉讼的决定和联邦委员会关于解除总统职务的决定,必须经过议会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票通过,而且须由国家杜马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议员提出建议。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是俄罗斯联邦的执行权力机构。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组成。宪法还规定,各联邦主体(共和国、边疆区、州、自治州和自治区)的权利、地位平等。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根据联邦宪法进行相互协商后才能改变。

宪法
1993年12月12日经全民投票通过,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该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议会
罗斯联邦会议(议会)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每届任期四年。(一)联邦委员会共 178 名代表(议员),由每个联邦主体的权力代表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各一名代表组成。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二)国家杜马共 450 名代表(议员),其中 225 名按简单多数原则由全国 225 个大选区选出;另 225 名按比例制原则从各党派中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通过联邦法律、宣布大赦、同意总统关于政府首脑的任命等。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03.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