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到底是不是个昏君?

如题所述

刘禅真的是昏君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1
五千年少有大气政治家——蒙受千古奇冤的刘禅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

史载: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

莎士比亚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政策的宽松。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所以说,后主刘禅不失为“通明智达”的一代君主。小时侯,我老子教育我时,可我总是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听到不顺耳的地方,还想顶上两句。我的小儿子更是门里出身,我的每一句话,儿子不仅不听,而且认为句句多余。一次,我说多了,儿子气愤地说:“等你老熊老了,我再跟你算帐!”我之所以如此罗嗦,就是为了说明:人和人其实很难长期相处,父子尚且不行,又何况君臣关系呢?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

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封建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青年帝王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可惜大将姜维继续在外长期用兵,讨伐曹魏,蜀国的国力财里继续被大量被消耗在战场上。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伏锲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出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同时代的领导人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善于纳谏、明于决断调度的晋武帝,天下一统后,“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

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

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跟同时代领导人吴王孙皓和晋朝开国皇帝武帝相比,刘禅也不乏仁德名主。如此大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什么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招安比镇压还坏呢他们的逻辑是:镇压使得阶级矛盾更为尖锐、阶级斗争更为激烈,阶级斗争越激烈越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历史事实看这显然是荒谬的。几十年的战乱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财富、人口几乎是一扫而空,‘激烈’到这种程度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世界两千年,中国五千年”,才出了一个大气的阿斗,我们还骂人家扶不起,到底是谁扶不起?!是阿斗,还是我们,还是我们不健康的文化?!以成败论英雄,以统治需要论是非,是我们历史和现实最大的劣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21
去年有幸去成都武侯祠参观,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武侯祠中,上至刘备、关羽、诸葛亮,下至传说人物周仓,都能找到他们的塑像,却唯独就是没有那位蜀汉后主刘禅。据说在唐宋时期,武侯祠里是有刘禅塑像的,可是到了清朝重修武侯祠的时候,刘禅因为“乐不思蜀”而没能通过“政审”,被从武侯祠里踢了出去。

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昏聩之君,不管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市井的平头百姓,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因刘禅小名为阿斗,于是在后来世人民形容词中,以多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并延用千年。

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吗?看看他的亲人、大臣以及史学家都是怎么评价刘禅的:刘备给后主的遗诏提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评价刘禅时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上述这些人中,诸葛亮不是一个阿谀承迎的大臣,刘备也不是徒好虚名的君主。陈寿、裴松之更是史学大家,这些人是不会把一个平庸的人硬说成“智量甚大”、“循理之君”的。纵观历史,刘禅在帝位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卧的辅佐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刘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有容不得人之量

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当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

后来刘禅年纪渐长,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让刘禅顺利“转正”,彻底摆脱“见习”皇帝的命运。可是,诸葛亮仍紧握大权。诸葛亮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刘禅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才总揽全局。这让人不禁要问,刘禅现在是没有经验,你不给他实践的机会,他哪儿来的经验,他不是永远没经验吗?

诸葛亮带兵出外征战,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刘禅。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的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

对这些,刘禅一让再让,他不想引起国内的政治混乱。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刘禅虽然不赞成,但还是为诸葛亮鼓劲加油。可以说,刘禅深知“君臣不和,秘有内变”的道理,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保持了领导集团的稳定,这样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难怪裴松之会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可见刘禅具有一个政治家宽容大度的胸怀。

刘禅不仅对诸葛亮宽宏大量,对其他大臣也是如此。比如魏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刘禅生活腐化时,学者周谯和老臣董允上书劝谏,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对大臣动刀较少的一个了,这点非常难得。

头脑清楚、知人善用

刘禅不仅有容人之量,而且头脑清楚,知人善用,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绝对不是弱智。刘禅专用诸葛亮来治国,就是他的聪明的地方,虽然诸葛亮有穷兵黩武的问题,但是他治理蜀国的措施确实给蜀国带来了发展。所以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仍然继续延用他的措施,甚至重用他所选拔的人。

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此时头脑非常清楚,他非常清楚魏蜀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以不好直接反对,只能规劝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执意北伐,没有听从刘禅的劝告,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在人事任免上,刘禅也表现出过人的一面。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废除了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不再同一人一把抓。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自摄国事”。任官封爵,要刘禅同意;人事任免,要刘禅同意;出兵征讨,要刘禅同意,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要刘禅同意。刘禅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这一系列举措,能是一位智商低能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魏略》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爽与司马懿争权被杀后,夏侯霸害怕受到株连而入蜀,刘禅亲自出迎。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为老将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原来,刘禅之妻乃张飞女,而张飞之妻又为夏侯渊的从妹,所以刘禅才这么说。之后,刘禅对夏侯霸“厚加爵宠”。刘禅对夏侯霸的这一套怀柔拉拢的手段,即使其父刘备在世,大概也不过如此,足见刘禅 绝非平庸之辈。

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君主,刘禅是有自己的一套治国理念,绝对不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昏庸低能。

乐不思蜀≠没皮没脸

历来三国名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乐不思蜀”一个词语让刘禅彻底被定格为一个反面人物,被认定是个没皮没脸的窝囊废,从而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话说曹魏兵围成都,刘禅心里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这样一来,刘禅多了一个卖国的骂名,却保全了百姓的性命财产,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不宜不能同日而语,他没有为一己私利,而不断的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

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刘禅自家生命,甚至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莎士比亚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

刘禅降魏后,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听后无不现出悲戚之容,只有刘禅一人不悲反笑,开心得不得了,活脱脱是一个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马昭当时就跟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后来司马昭又去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从此诞生说完这个话以后,刘禅带来的一个旧臣就跑去找他说,不能这样说呀,这样说实在太没心肝了,下回司马昭再问你,你就说,先人的坟墓在蜀国,我没有一天不想,然后把眼睛闭起来。果然,不久司马昭再次问刘禅,说相信蜀国吗?刘禅说:啊呀,先人的坟墓都埋在那儿,我没有一天不想。司马昭说不对啊,这话我怎么听着不像你说的,像你某个大臣说的。刘禅马上把眼睛一睁:哎,对啊,就是他说的,就是他教我这么说的!

乍一看,刘禅的确是一幅没皮没脸的嘴脸,而且无耻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可细细一想,刘禅不如此回答又能如何?司马昭的阴险毒辣是出名的,不光专权夺势,且欲谋篡帝位,就连魏帝曹髦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若想杀刘禅,可谓易如反掌,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所释放的一个烟雾弹,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实在是一个能称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

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主导文化氛围里,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只有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一段表演。为他博得了“全无心肝”的臭名,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戴在了他的头上,甚至连他的名字刘禅(Shàn),我们也经常错误的读成Chán,可见世人对他的误解之深了。

历史也好,现实也罢,你越是正着看,越看越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假若你颠倒过来,倒也能看出个一二来。一部小说《三国演义》,让我们总是不自学地用变色眼光看待历史。三国里,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然而41年里,刘禅能知人善任,政权稳固,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要是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怎能做到这点?
第3个回答  2008-02-21
刘禅不是昏君。

刘禅 字 公嗣一字升之
籍贯:[幽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
职位:蜀国皇帝(后主) 谥曰思 晋之安乐公
生卒:207 — 271(65岁)
在位时间:公元223年--公元263年
家族资料 :父亲 刘备 母亲 甘氏
所属势力:蜀 西晋

正史《三国志 后主传》陈寿对刘禅 的历史评价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这句话说的是:刘禅任用贤明的诸葛亮当任丞相后,从善如流。从这点可以看出刘禅虽然算不上英明的君主,但是也不是昏君。

后来“惑阉竖则为昬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这句话说的是:后来才被宦官蒙蔽的,就想蚕丝一样变化,就看你怎么染它,要他白他就白要他黑他就黑。他是别蒙蔽才会这样的

在当时虎视眈眈烟雨飘摇的乱世动荡不安时局里“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刘禅领导他的国家经历了四十余年没被吞并,而且军队驰骋南北,难道不能说已经很不错了吗?

参考资料:《三国志》

第4个回答  2020-06-22
是,因为后期宠信宦官,而且投降太快,没他老爹的英雄气概。但是刘禅虽然是庸主,但并不是无道暴君,有些方面还是值得称道的,比如对诸葛亮无比信任,并委以重任。古代帝王能做到不猜忌臣下其实是不容易的。而且刘禅算是一位仁君,与民休养生息,也不滥杀大臣,比东吴的孙皓仁慈多了。
刘禅如果放在承平年代,也是守成之主,在帝王中算二流水平,并不差劲。可惜生不逢时,水平不高接手的还是残山剩水,就很难立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