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与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呢?

如题所述

1.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来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因而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2.安排父母与孩子独处的黄金时间“黄金时间”是指父母每天或每星期拨出一段时间,让孩子决定在这“黄金时间”中的活动。孩子可向父母说出心底话,而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要立刻下判断。孩子亦可以要求与父母玩各种游戏。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朋辈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事。若能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便更容易向父母尽诉心中情。

3.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4.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以微笑将其保留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具体为: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实践并检验调整双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最后,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无时不在沟通中行进,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两代人共同的成长。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爱的技巧,培养爱的能力。

父母应该真诚地向孩子敞开心扉

场景再现

刘先生不苟言笑,严肃古板,是一位典型的威权父亲,他可能从来未曾体会孩子的感觉,也可能从来没能欣赏孩子的笑容。由于年老,他负责社区的清洁工作。社区的孩子们都知道,刘先生很凶,脾气暴躁,没人敢接近他。刘先生的孩子们,虽然都认真工作,但是都文化程度低。他们惧怕父亲。碰到爸爸在场,尤其是吃饭的时候,都不敢讲话。孩子先帮爸爸把饭端好,稍有一些地方不符合父亲的意思,就得挨骂。有时邻居能亲眼看见,他的小孩在做家务时,稍有动作慢一点儿,他就大吼大叫,孩子们吓得不敢讲话,低着头卖命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