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的科举之路究竟有多难?

古代的科举之路究竟有多难?

在古代,唯一一种选拔人才的办法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一直延续至晚清时期,时间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然而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人却少之又少,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堪比如今的985,211高校。为什么科举考试这么难呢?

首先,科举要经历好多场考试。

第一场就是县试,县试由当地县官主持,通过县试才能获得府试资格。再通过府试之后,要去参加乡试,乡试在省城举行,由皇帝亲派考官,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之后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由礼部亲自主持,每次录取三百人,叫做“贡士”。最后一步要参加的就是殿试了,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通过考试的人统称为“进士”。

其次,考中进士还需要再进行选拔。

进士中的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路就比较优越了,他们可以直接进翰林院,分别被授予正六品,正七品的官职,甚至是可以有机会进入中央政府任职。其他的进士们就没这么走运了,他们要再次进行一次朝考,主要是为了考取庶吉士。考中之后,进入庶常馆学习,学满三年之后,再进行一次考试,考过之后才能再分配官职。

正所谓“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科举考试就是这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可以入朝为官,很多人也许考了一辈子连县试都没过。所以说,科举之路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1
古代的科举之路是真的很艰难的,不仅要一级一级的来,而且还要背和学不同的东西,还要禁受的住考验。
第2个回答  2019-09-10
因为考试的人多,但是录取的人少,像唐朝每年进士不过几十人,宋朝之后科举录取人数才增加名额,这才相对简单点。
第3个回答  2019-09-10
我认为比现代的还难,古代的学子需要记很多东西,而且还需要通过各级审核,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第4个回答  2019-09-10
那个就像我们现在的考试一样,而且十年寒窗,不到年纪不让,还有就是四书五经,考试没有相关性,而且是“自主命题”可变动性太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