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是什么植物 能吃吗

挖野菜的时候挖到的 不认识!

苣荬菜

苣荬菜,为桔梗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苣荬菜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名),黑龙江地区又名小蓟,山东地区称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海拔200米-2300米的荒山坡地、海滩、路旁等地。能食用,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形态特征

苣荬菜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地上茎少分支,直立,平滑。多数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疏缺刻或浅裂,缺刻及裂片都具尖齿;基生叶具短柄,茎生叶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单一或呈伞房状,直径2~4厘米,总苞钟形;花全为舌状花,鲜黄色;雄蕊5枚,花药合生;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花柱与柱头都有白色腺毛。 瘦果,有棱,侧扁,具纵肋,先端具多层白色冠毛。冠毛细软。花期7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至翌年4月。匍茎苦菜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8


苦菜 [kǔ cài]
植物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药食兼具多 年生草本植物。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过水轻焯控干晾凉,姜蒜切末,加入盐、鸡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许,搅拌均匀后装盘即可。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
中文学名
苦定菜
别称
苦菜
药名
败酱草
异名
女郎花、鹿肠马草
主要价值
每100克苦菜嫩幼苗含蛋白质2.8克,脂肪0.6克,粗纤维5.4克,糖类4.6克,胡萝卜素540微克,维生素 B10.09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维生素 PP0.6毫克,维生素C19毫克,维生素E2.93毫克,钾180毫克,钙66毫克,铁9.4毫克,锌0.86毫克,磷41毫克,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此外,另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蜡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第2个回答  2019-04-28

苣荬菜(学名:Sonchus arvensis L.)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茎直立,高30-150厘米,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生长于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海拔300-2300米,分布于陕西、广西、新疆等地。

    中文学名

    苣荬菜

    拉丁学名

    Sonchus arvensis L.

    别    称

    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曲麻菜

第3个回答  2019-04-28
这应该屋根草,可以入药,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痈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白带,痈肿疮疖等病症。
直接食用还是不要吧
第4个回答  2019-04-28
苣荬菜(学名:Sonchus arvensis L.)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茎直立,高30-150厘米,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生长于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海拔300-2300米,分布于陕西、广西、新疆等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