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我人为什么会死,我该怎么回答?

如题所述

有一天爸爸路过一个破旧的工厂,突然从天而降一个穿斗篷的肌肉男,手里怀抱着一个孩子,身上满是鲜血,他对我说:这是我的孩子,请帮我抚养,我实在走投无路。然后你就被我抚养这么大了,你一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位粉丝告诉编者,自从父母告诉他是怎么来的,他的童年道路瞬间被照亮了。

爱提问题是每个孩子的乐趣所在,他们的小脑袋中总是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宇宙的问题,动物的问题,自身的问题。

人人都会问的问题,天才才会问的问题,不能成为问题的问题。

对于这些纯真的孩子来说,这些问题恰好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开始。

也是他们与父母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

对此,父母必须足够重视。回答的巧妙,会使孩子们谈话兴趣高昂,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也能够进一步贴近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距离。

当孩子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回答呢?

有人曾做过这个调查,发现每个父母回答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样。

我们可以看出,正确引导孩子的提问是很重要的。

每个小孩子都是很善良单纯的,当他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深的时候,它是绝对相信爸爸妈妈的,这种信任甚至是盲目的。所以尽可能的不要欺骗他!

那对于孩子的每一个提问。

爸爸妈妈的回答有多重要?

有一位家长给熊爸爸留言

孩子开始不断的提问,说明孩子对外界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恰恰也是孩子智力发展最快的,最重要的时期。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很多提问敷衍了事,甚至是进行嘲笑,那么孩子会逐渐丧失提出问题的兴趣。

那么孩子就会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正确处理孩子每一个提问,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对于一件事的热度,只能够维持15至30分钟。

发问的时候也是如此,孩子会对当时具有强烈印象的事物来发问。所以当父母亲回答:“等一会儿再说”,而不直接马上回答时,通常,时候孩子就会忘了先前所问的问题,即使事后再回答,也不会有当时马上回答的效果强烈。因此,马上回答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如果经常都无法得到立即性的回答,孩子会认为“问了也没用”或是“反正得不到答案”,于是就不再发问了。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孩子会变成不会产生疑问、没有发问愿望的孩子。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倾向,那么对他的智力及情感发展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当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要在事后尽快地回答。

二.让孩子亲身观察实物有助于他的理解

所谓“百问不如一见”,与其用语言来说明,也比不上让孩子观察实物来得容易理解。有时候,并不需要直接回答其问题,让孩子亲眼看一看实物,就可以让他发现答案。

让孩子经常看到实物,就会不断地引发孩子间出和实物有关的问题来。所以让孩子有新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每天只带孩子到固定的地方去,过固定的生活,那么孩子就不会产生新的兴趣。但也不需要大费周折地去旅行。像妈妈每天去买菜时,带着孩子一起去,这样就很好。

尽管只是上蔬菜摊子买蔬菜,但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菜色也会不一样。这也可以提供孩子新的体验,帮助他掌握新的知识。

三.不要吓唬孩子

恐惧感会传染。父母亲害怕时,孩子也会害怕。母亲讨厌打雷、害怕地震,她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恐惧心理。本来孩子不害怕狗,可是当妈妈看到狗的时候,直嚷着:”啊!好可怕!好可怕!”于是,孩子也会因此而害怕狗。

大多数孩子的恐惧心都是在幼儿期形成的。本来孩子别于任何事都不会有恐惧心,由于后天受到父母亲和周围人的影响而学会了恐惧。因此,父母亲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如果经常注意孩子发问的问题,就可以推测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如此一来,很自然地就会知道,今后要如何应对。其实,在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中,蕴藏着对于日后生活大有助益的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4

这个问题首先父母要端正关于生死离别的观念,很多人有与已故亲人分离的课题,可能自己都难以做到如何正确看待生死,如何继续传递家族的爱,如何照顾好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就会很担心也会有恐惧感。有的父母对于这个话题可能会刻意逃避,因为自己也不懂或者自己玩的对死亡充满担心和恐惧,越是不能满足孩子对于这个话题的好奇心,孩子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恐惧因为人都是对于未知的东西感到恐惧,一旦了解到了,就会放松很多。

其次,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爱的绘本,比如《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我出生的那一天》等等,给孩子读绘本,让孩子从绘本故事中了解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死亡的。重要的是也要传递给孩子尽管一个人离开了我们,那个人的爱依然会存在,这样可以辅助孩子化解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父母千万不要编造关于生命,死亡等话题的故事,因为你以为你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解惑,但实际上如果你没有学习过一些知识,不懂儿童心理活动,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最好的科普就是多买一些绘本故事,让孩子在图片和文字中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