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识人的方法。

如题所述

诸葛亮的识人方法是“志、变、识、勇、性、廉、信”: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探究一个人对对与错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智,志趣和立场。如果在大是大非问题模棱两可的人,必然是无法委以重任。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用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到理屈词穷处,让他毫无还嘴之力,看其反应如何。弱者无力改变,垂头丧气;强者反应机敏,定有反击之力。

诸葛亮认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必须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向一个人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出谋划策,就能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见识是否独特。那些毫无计谋、遇事便束手无策的人,遇到突发事件只会力不从心,无法顾全大局。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遇到危难险重的事,正是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和胆量的时候,能够临危不惧,遇事不慌,迎难而上,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的人,才是最为需要有胆识有勇气的人。

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常常人为地创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战而胜之,没有敢趟地雷阵、越险滩的非凡勇气,关键时刻就不可能承担起重任。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酒喝到一定程度时,有的人就再也遮掩不住本性,显示出真实的自我。醉酒之后仍然有礼有节,不失仪态的人,正直之心溢于言表的人,值得交往与托付。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给他利或权,看他是否经得起诱惑,品行高洁的人应该是不贪不义之财,不得不仁之利,不取不当之钱,且能想到和兼顾到别人和社会的利益。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托付对方办事,看对方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若是说话不算数,就不值得别人信赖。

扩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生存智慧:圣人亦感所难的知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1、观志识人。
  志向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人无志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志向,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因此有人说没有志向的人,就好像在没有星辰的黑夜里行走,眼前一片漆黑,前程暗淡、渺茫;更好像在没有航标灯大海行船,总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总也不敢放心大胆地扬起前进的风帆。实践证明: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没有一个促使其为之奋斗的目标,他的一生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年华虚度,活的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相反,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人,他的心中就像点亮了一盏通往成功彼岸的明灯,他会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不畏劳苦,不怕挫折,不惧任何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
  2、观变识人。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讲的是看人的反应能力。这里的“变”指的是应变能力。选人用人不应是本本先生,更不能用郑人买履的“郑人”,那么怎样知其应变能力强弱呢?诸葛亮的办法就是用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得理屈词穷的地步,让他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嘴之力,看其反应如何。应变能力弱者无力回天,瞠目结舌;应变能力强者,定会绝处逢生,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新意。诸葛亮认为能言善变者一定是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者,一定是对该事情了如指掌,深得其道。
  3、问计识人。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这里的“识”是见识的识。问其计谋而看其见地,看其谋略,不失为识才一种好的方法。观变识人和问计识才都属于现在的面试和答辩范畴,看来这一方法由来已久了,至少诸葛亮肯定早就用过。现在看来答辩面试还是有历史依据的,千百年来一直沿用且方式不断更新,兴而不衰,足以证明此法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4、告难识勇。
  古代武将带兵打仗主要看其是否忠勇。有句话不是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嘛,可见勇敢、勇猛特别是忠勇在古代用人时是多么的重要。但怎样知其忠勇呢?诸葛亮有办法,“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就是说给他创设一个临危遇难的环境,勇与不勇不就一目了然了吗?战争时告知以祸难,这个情境好创设,真伪一下就可以辨得出来,此法一定是很灵的,但是现在是和平时期,怎样创设祸难情境呢?
  5、以酒观性。
  现在许多人(特别是北方人)喜欢劝酒、甚至野蛮地逼酒,深怕对方喝不好,传统的理由是“酒越喝感情越厚嘛!”。对此,以前我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现在看来我是多么不合乎潮流啊!细想起来人家出此下策也是有出处的,说不定是醉咱以酒而观咱性呢。可见,中国的酒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啊!“醉之以酒而观其性”是识人的需要。
  6、以利观廉。
  诸葛亮不研究思想教育,不搞政治学习,不从灵魂深处解决官员为官廉政的问题,而是用测试或考验的方式来鉴别官员是否廉洁,属于现在组织部们的试用期考核范畴,这是不够全面的,当然这是历史局限。但我们从“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的做法,仍然能看出此法的进步意义。“临之以利”是给官员以机会,甚至是把重要岗位(肥缺)交给他,然后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
  7、以事观信。
  诸葛亮的“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怎样看一个人讲不讲诚信,不在于他说的怎样,要看他做的怎样,要在事上见,事实胜于雄辩嘛。大家知道,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礼记》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世界上的事还有大过天的吗?那就只有诚信了,说到这还用解释诚信的重要吗?讲诚信,除了做诚信事,还要做诚信人。做事要忠于职守,做人要极端的负责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受人之托,必办忠诚之事。为官者不能徇私舞弊,不能贪赃枉法,秉公办事,有浩然正气,这就是讲诚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志在何方);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谈判和反应能力);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眼界学识如何); 告之以祸难观其勇(是否勇敢坚韧);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能否自制); 送之以利而观其廉(是否廉正);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信用几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