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的起止时间

如题所述


现代文学的起止时间
现当代文学时间划分是:1917年起至1949年,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的产物,同时又是就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的一个发展。广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
现当代文学史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重要的是看你这部作品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起着进步的积极的作用,一个社会曾开始发展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的解释和思索,并提示或引导年轻的一代如何去做,如何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的回答。
近代
以中国历史阶段划分:
1、近代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时间上是指1840年-1949年;
2、现代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时间上是指1949年以后;
3、近现代,指的是与现代社会较近的历史,包含近代和现代,时间上是指1840年至今。
扩展资料:
我国年代划分的标志性事件
1、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近代的开端
1840-1919年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旧民主主义社会,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是由非无产阶级领导推翻旧民主旧封建制度,开创了新民主社会。
2、新中国成立是我国现代的开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现代
现代,指1919年5月4日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而其后,为当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扩展资料:
现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历史学上通常指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称“现代”,也就是说赤色革命,用鲜血换回的年代,应该是鲜血和汗水凝结的时代,为“现代”。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一般认为,中国现代历史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超现代。
欧洲近代史始于15世纪,世界近代史则始于19世纪。
参考资料:近代百度百科?现代百度百科
当代怎么区分
中国文学界分法:
1、当代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为当代,人民当家做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现代指: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为现代,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中国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近代指: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近代,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当代: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
扩展资料:
历史学上通常指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称“现代”,也就是说赤色革命,用鲜血换回的年代,应该是鲜血和汗水凝结的时代,为“现代”。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把欧洲近代上限视为世界近代上限,但由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两个上限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欧洲近代史始于15世纪,世界近代史则始于19世纪。世界近代史到来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产业革命极其大工业生产力向全球范围传播能力的形成,是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由于这一切,占世界人口80%的亚、非、拉各大洲,便在19世纪进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阶段。从而,以往欧美范围的区域性的近代史,在19世纪扩展成为真正的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15世纪的下半叶,是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史的转变期,到16世纪初,欧洲即正式进入近代史阶段,但直到18世纪末,整个世界并未进入近代史阶段,这一时期,实际上只是世界近代史到来的准备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近代??百度百科-现代
现代文学的开端是1917年吗
现代1917年到1949年。
答: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时间是1917年一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7~1927。1927~1937。1937-1949。
中国现代文学分为哪三个阶段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必然地出现一种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
到50年代后期,"新文学"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开始出现了以"现代文学"加以取代的趋向,而"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的这一理解,一直延续到80年代以前的若干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中。
改革开放后,当代文学的多元化使得各种当代文学论著异彩纷呈。
以启蒙主义为特征的"五四"文化传统是一种一元化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的运动,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实践被认同为新文学传统的主流。
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形成了两种传统:"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文化传统和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这两种文学传统,有时是以互相补充或者比较一致的方式,有时则以互相冲突以致取代的方式来影响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使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
"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并且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在当时,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文学的真正"复苏"来说,是以1978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
1979年1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辞,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
8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地恢复了活力。
第三阶段:90年代——新世纪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新文学的传统在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
扩展资料:
现状: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沿袭1949年以后的官方文学体制,培养出大量庸俗腐朽,阿谀逢迎体制内作家,旷日持久地制造出人类文明时代以来巨量的文学垃圾。
而少数具有精神自省的自由作家所创作的有着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精品难以面世,导致中国当代不仅文学界,而是全社会腐朽庸俗之风日盛,精神与思想面临全面崩溃的局面。
文学作为引领人类精神的灯塔的作用日益退化。
近代文学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1、在当时的社会大的环境影响下,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流入中国对当时中国传统的文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传统文学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吸收结合融合产生了近代文学;
2、在当时中国的自身原因,八股文在当时己经不适用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进过不断摸索学习产生了近代文学,也对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时特色的社会背景下,近代文学有其显着的特点。它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当时的人名摆脱旧的文体的束缚,梁启超倡导新体散文,从小说戏剧方面,改革的呼声也非常强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当代文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