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为什么自称老衲?衲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影视剧里面看到,有很多老和尚在自称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称呼,其中有一个就叫老衲,而这个称呼一听,基本上就知道对方的身份大概是什么了。那老和尚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自己,老衲是什么意思,衲字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在佛家当中,和尚的自称还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老衲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老衲不是人,而是衣服。

和尚穿的衣服,叫作衲衣。衲本是缝补或补缀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缀合而成之义。出家人的衣服,不求华丽,常用人们遗弃的碎衣片补缀而成,因此就称作衲衣。《佛祖统纪》中摩诃迦叶尊者说:我今亦当随佛出家,即著坏色衲衣,自剃须发。可见衲衣之称由来已久。通常写作衲衣,有人说,衲受五种旧弊而作成衣,如写衲字则违反了原义。

能够做衲衣的,还不是平常的布料。《释氏要览》介绍了五种衲衣: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以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衲成衣,名‘粪扫衣’。俗人抛弃的最肮脏、最破烂的衣服,补缀缝衲为衣,叫作粪扫衣,也不算过分。实际上,佛教盛行后,僧尼衣服已非如此。

穿衲衣,是十二头陀行之一,每个和尚都得遵守。《佛祖统纪》谈到慧思尊者说:平时御寒,唯一艾衲。可见佛门生活的清苦。当然,穿衲衣也是有意义的。《释氏要览》宣扬衲衣十利:十诵云,若衲衣不贴田相,不须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以、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这十利,将衲衣的优点已讲得十分透彻了。

衲衣为人所共知,成了僧衣的代名词。和尚戴的帽子,也是衲缀细碎布片而成,因此也就称作衲帽。《续高僧传·景鸾传》就有衣以袈裟,覆以衲帽的记载。

到后来,衲也成了僧侣的自称或代称,诸如老衲、贫衲、衲子等。

2、和尚为什么自称贫僧

大家看吴承恩的《西游记》,唐僧最让大家熟悉的一句台词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看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大家最熟悉的台词是全真道士丘处机的:贫道平生所学,稍足自慰的只有三件……。可见,贫不是和尚的专用词,道士也用。

其实,我们知道佛教源自古天竺,也就是印度,但是印度的和尚并没有贫僧的自称,这个词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个本土化的名词,而这一个词则源于道教。因为道士自称贫道,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多东西沿袭了道教,所以和尚一开始也自称贫道,但是发展到后来,为了区别和尚和道士,和尚才开始自称贫僧。那么,和尚和道士为何自称贫僧和贫道?是表示自己很穷吗?错了,这里的贫并不是指贫穷。

佛经的《百论疏》里有解释:贫道者,乏圣道之义,是沙门自己的谦称。贫是乏、少,道是圣道、修行,对人自称贫道就是谦称自己修行还没到家的意思。所以,不管是道士自称贫道,还是和尚自称贫僧代替,尼姑则自称贫尼,都是自谦道业不足的一个道理。

3、和尚真的很穷吗

对于现在的和尚自称贫僧老衲,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现在哪里还穷啊,都穿的熠熠生辉的袈裟,哪里还有百衲衣,更没有和尚象以前那样托钵乞食了。那么,和尚到底穷不穷呢?真的象网络上所说,他们开豪车,用苹果吗?其实这都是一些少数现象,也是一种表象,真正的佛子是不会那么做的。

因为,真正的佛子都会恪守佛教戒律,佛教戒律规定:一切亡比丘物,尽属四方僧。意思也就是说,和尚是没有私人的财产的,寺庙是经济共有的,僧人的所有衣食供给、生老病死都是由寺院承担。所以,你看现在寺庙不管门票和香火收入多高,那都是属于寺庙的财产,而不是某个和尚的,所以有一句俗语叫富庙穷和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和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