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是什么意思?

是形容开封的,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国君建都的风水宝地。

出自金代李汾的《汴梁杂诗四首·其二》。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衣冠繁会文昌府,旌戟森罗部曲侯。

美酒名讴陈广座,凝笳咽鼓送华辀。

秦川王粲何为者,憔悴嚣尘坐白头。

译文:

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国君建都的风水宝地。金碧辉煌的宫殿,殿角飞檐凌空,直插云天,如同苍穹之宫阙。龙亭大殿,有聊天下棋的,有开心喝酒的,应有尽有。独倚栏远眺,开封市容尽收眼底,绿树红楼,朝气蓬勃,分外明媚壮丽。下一代王朝不可知晓,憔悴的看着远方的繁华喧嚣,不惜感叹自己已经老去。



扩展资料

汴梁,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金哀宗时期,成吉思汗大军驰骋中原,金王朝风雨飘摇,国无宁日。身在汴京的李汾目睹社会动乱的情形,写下了《汴梁杂诗》四首。

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对国运维艰的深深忧虑,沉郁悲凉的气氛使人感觉到山雨欲来。

李汾是金太原平晋人,字长源,为人跌宕不羁。他虽然是一介布衣,但祖先功业的影响,社会动乱的刺激,使他胸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刻苦力学,才识过人。出关东游,与元好问相交最深。二人身世均有特殊处,李汾是沙陀李唐皇族后裔,元好问是鲜卑元魏皇族后裔。虽然祖先功业已成陈迹,但对他们的胸襟气度,却不可能没有影响。

他谈兵论史,议论国事,策划军务,然而当朝权贵不予理会。36岁时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考中。因他诗名很大,受到推荐,被辟为国史馆书写,即抄写员。以他的才情抱负,却得到这样一个职务,心情可想而知。

而那些科举出身的编修官们,很有些人不懂史学、甚至连史家体例也弄不清楚者。因而李汾看不起他们,这当然激怒了那些编修官们,雷渊和李献能尤为切齿。他们给李汾加上谩骂长官的罪名,最后李汾被迫离开了史馆。

对这件事,元好问、刘祁都相当同情李汾。刘祁对此看得深刻,指出官场风气恶薄,做官者眼生于顶,连老朋友也不认。李汾对被逐一事不甚在意,因他的抱负本不在此。当时蒙古大兵日益进逼,金朝形势每况愈下。李汾上书朝廷既不受理会,乃把眼光转向握有军权的实力人物。

当时封爵恒山公的武仙率兵驻扎豫西南的邓州一带,李汾想为武仙参谋军事,解救时艰,武仙却有拥兵自重观望形势的思想。另外,武仙与另一支军事力量的首领完颜思烈又有矛盾,因而很害怕李汾的言论。

李汾眼光犀利、言辞锐利,在日常言谈间容易揭穿武仙的意图,于是武仙想除掉李汾。李汾发觉后,逃往泌阳,武仙派人抓住李汾予以关押。李汾死的具体情况,《金史·李汾传》说是绝食而死;《中州集》说是被害;《归潜志》说是被杀,李汾死时,年未四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9

美丽的彩霞,华美的仙居,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所在。

凤楼琪树: 形容华美的仙居

五凤楼:唐洛阳五凤楼玄宗 曾在其下聚饮,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带声乐参加。 梁太祖 朱温即位, 重建五凤楼 , 去地百丈, 高入半空, 上有五凤翘翼。  後喻文章巨匠为造五凤楼手。

夷门:典出《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夷门是战国魏都城的东门,后泛指城门,亦成为大梁 ( 开封 )的别称。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10
自记事起,”开封”这个充满感情的代名词便已深深刻如脑海之中,耳闻目睹中,学会了从那布满沧桑的古城墙上寻找曾经的烽烟战火,懂得了从那灿烂文化历史篇章中搜索往日的纸醉金迷,了解到自战国时期始,汴洲大梁就踏上了它崎岖而漫长的发展征程……由于她先后经过战争时期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七个朝代,故被称为七朝都会,并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合称为七大古都。
提起开封,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被历代称颂的“包青天”包拯,想到为国尽忠的杨门虎将,或许更多的游人想一睹“清明上河图”中的繁荣昌盛,不用着急,待会同我一起去欣赏一下我们开封的独特风范。开封城内可谓是处处是景,有皇帝的御苑行宫“龙亭”,师旷作词弹曲“古吹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名园”禹王台”,褐砖墨瓦,气势恢弘的开宝寺塔”铁塔”分处开封东南西北.更有包公湖,龙亭湖,杨家湖,潘家湖,湖湖相连,书店街,马道街,鼓楼街,宋都御街,街街富饶,开元路,中山路,解放路,环城路,汉兴路,晋安路,大梁路,路路畅通,大南门,小南门,夷门,曹门,迎宾门,金宋门,大梁门,门门对应……可谓是”八荒净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奇珍”的大都会.
闲来无事,故地重游,更有一丝丝难以描摹的情感.以往的缱绻生活汇聚心头,于是又不由自主的投入其怀抱,尽情享受她的那种古老而忧愁的美妙之中.
不知不觉来到了开封城西北隅,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映入眼帘,那就是龙亭,原宋、金皇帝的御苑行宫,其建筑气势雄伟,殿顶全部用黄色琉璃瓦覆盖,大殿坐落在高13米的巨大砖台石基之上,远远望去,殿角飞檐凌空,直插云天,如同苍穹之宫阙。漫步踱上石阶,来到龙亭大殿,内部各代蜡人栩栩如生,恭迎游客到来。聊天对弈者有之,敬酒谈笑者有之,晋级朝拜者有之,歌舞升平者亦有之,可谓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如若有意,独倚栏远眺,开封市容尽收眼底,绿树红楼,朝气蓬勃,分外明媚壮丽。
告别龙亭的神圣之地,不由自主的转向东北隅,远远看去,一擎天巨柱,赫然直冲云霄,那便是开封市塔——铁塔。铁塔呈平面八角形,周身外围由褐色琉璃瓦砌成,颜色酷似钢铁,故称之为“铁塔”。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宋仁宗时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塔身细部的琉璃砖周围有坐佛,飞天,伎乐,麒麟等图案50余种,雕工细致,神态生动,为宋代琉璃砖雕的艺术佳作,沿塔内旋梯而上,塔顶遥望,树木茂密,环境清幽,大地似锦,黄河如带。
欣赏过铁塔,不禁想重访一下开封市名园——“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仿照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而建,其气势磅礴,设计独特,园内热闹非凡,打杂的,卖艺的,管茶楼的,开饭店的,一律古装上阵,尽给游人呈现出宋代当时的繁华场景。园内建筑全部仿古着色,暗砂朱红,蓝砖黄瓦,色彩严厉,惊叹众人。在此园,游人可身着宋装,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园内专有“偶像角色大体验”,你敬仰林冲,便可在“绿竹林”尽情比武练剑,你崇拜赵匡胤,也能在“陈桥”聚集死党发动兵变。当然,你若有兴趣,还可以同伴串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沉浸起中,自有忘返之乐趣。“歌楼酒市满烟花,一郭闻城百万家”成为国内盛况的总述。
欣赏过宋代的繁华建筑你不能不走体验一下现实生活中宋代的街道“宋都御街”则可为你尽情展现宋代的纸迷金醉。它是根据《东京梦华录》中有关记载而修葺的,大街东西排列着仿宋建筑,临街店铺里经营着汴绣,字画,陶瓷,古董,名酒,小吃等,游人进入这条街,就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古东京汴梁,定会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触。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宋城一条街”。
在建筑文化双重发展的基础上,“吃的艺术”也不甘落后。什么羊肉串子,扎面饼子,豌豆馅子,小笼包子,水蒸饺子,擀面皮子,沙锅馍,沙锅面,苹果趼,花生糕,筒子鸡,叫化鹅,鸳鸯脯,卤猪蹄……色味具全,招惹人眼。
在沉浸其中的欢乐中不知怎的瞥见一簇傲霜之菊,才猛然想到开封人对菊可谓情有独钟,开封也素有“菊城”之称。“家家菊黄尽,梁园独如霜”的景色在每年的秋天显现在游人眼前,此时的开封竟成了菊的天堂。
独自走完了开封的历史名地,展望开封美好的明天,心中渐渐兴奋起来。衣食住行,赏心悦目,备办齐全,井然有序。从车站到北门,从东门到西郊,各种车辆往来如梭,呈现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
在回去的路上:兴奋的感觉久久不能平静,思来想去,只有一首是诗更能描述我此刻的心情:

参考资料:http://travel.kuxun.cn/800758/kxtn17p0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13
开封是中原旅游区重点观光游览城市史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古人的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甲天下等诗句都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豪华盖世的繁荣景象
第4个回答  2015-04-17
是形容开封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国君建都的风水宝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