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与公祠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宗祠: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儒教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场所,又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

公祠:指过去由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而修建的房屋。我国现有的公祠很多,如苏公祠、张公祠、韩公祠等。

区别:

1、宗祠是同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而公祠是为祭祀某个名人而修建的。

2、宗祠为同宗族人所共同拥有的建筑物;而公祠是公共建筑物。

扩展资料

据清初《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一般家族不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称“总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

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

在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

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批判,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一、宗祠
宗祠即是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祠堂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二、公祠
公祠:指过去由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而修建的房屋。我国现有的公祠很多,如苏公祠、张公祠、韩公祠等。都是为祭祀某个名人而修建的。
第2个回答  2008-10-06
宗祠是本家后人立的某家族的祠堂供奉先人。公祠是外姓人(或收益百姓,或皇帝什么的)给某有作为人、名人等做碑做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