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文精神

注意关键是苏轼

  愚以为东坡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尊重人,信任人,关爱人,这就是它的基本内涵。东坡精神源远流长,既弘扬了孔孟之道的精华,又承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小至家庭关系,大至君民关系。而善良则是人文精神的基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善”为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自古以来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也是古代明君施仁政的道德基础。
  关于君民关系,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苏轼也以类似的话劝谏宋神宗:“人主之所恃者,人心也……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人主失人心则亡。”
  苏轼的人文精神,既源于孔孟之道,又高于孔孟之道。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孔孟之道沾染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例如:其“教民”的要义在于“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认为这样的人伦关系是达到和谐社会的保证。君臣、父子、夫妻这三者本该是对等的关系,而在孔孟之道中却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一种后者服从前者的不平等的伦理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强调妻子是丈夫的从属品,这为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另一名言: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虽然是从社会分工而言,但他将社会上的人分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类,显然是不平等的,是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反映。
  而苏轼的“教民”目的,主要在于让民众辨善恶,明利义。“夫圣人之于天下,所恃以为牢固不拔者,在于天下之民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恶也。”同时,苏轼在“劝亲睦”中的人伦关系同孟子的也大相径庭。他也注重君民、父子、夫妻乃至兄弟间的关系,但提法不一样: “欲民之爱其身,则莫若使其父子亲、兄弟和、妻子相好……”这是一种家族之间对等的亲善关系,比较平等合理。在君臣、君民关系上,苏轼如是说:“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何为至仁?视臣如手足,视民如赤子,”如此则天下大治。由此可见,苏轼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苏轼的人文精神除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影响之外,同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道德熏陶有直接关系。其祖父苏序为布衣,家中并不富有,但为人乐善好施。每当荒年歉收,他就开仓散粮,救济灾民。这在眉山传为美谈。苏轼的母亲虽然出身于大户人家,但心地善良,对孩子教育尤其严格。苏轼早年有一篇短文:《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记叙了其母禁止儿童婢仆捕捉鸟雀的仁慈之心。苏家的竹林中鸟巢筑得都很低,鸟儿不怕人,甚至一种珍稀的侗风鸟常飞到他家的竹林里来觅食……对小动物的态度尚且如此,对人则更不用说了。
  苏轼待人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男女老幼。在他眼里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上自从玉皇大帝下至卑田乞儿,都可以做朋友。后人评论云: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当然,苏轼的这种见识未免有点天真。其实,他并非不知道世间存在“恶人”,不过,在交友时,确实无防人之心。
  苏轼入仕后,不论自己处境的顺逆,都能忧百姓之所忧,急百姓之所急,这种人文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各地广大民众的拥戴,而且在后世人们仍在纪念他。在全国各地以苏东坡冠名的博物馆、公园、书院以及苏堤等纪念场所,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中,恐怕是最多的一个。
  东坡精神既承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又蕴涵着当代文明的时代精神,是一种亘古长青的文化现象,是值得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苏东坡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理所当然,其人文精神也是全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http://www.msrb.com.cn/article/2008/0331/article_3065.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5
苏轼的人文精神,既源于孔孟之道,又高于孔孟之道。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孔孟之道沾染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例如:其“教民”的要义在于“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认为这样的人伦关系是达到和谐社会的保证。君臣、父子、夫妻这三者本该是对等的关系,而在孔孟之道中却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一种后者服从前者的不平等的伦理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强调妻子是丈夫的从属品,这为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另一名言: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虽然是从社会分工而言,但他将社会上的人分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类,显然是不平等的,是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反映。
第2个回答  2008-10-12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多才多艺。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汪洋恣肆,清新豪健,自开豪放一派。同时,他的书法,他的画,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他的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并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尝宦海沉浮,但是,他几次大起大落却始终永打不倒。

这是与他独特的人格精神分不开的。他的人格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他的性格正直而又乐观、旷达、超然。

他,就是苏轼。

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豪放的词家,一个超脱的文人,一个潇洒的人间过客,一个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生大师。

参考资料:http://www.gzs.cn/html/2006/08/21/47877-0.html

第3个回答  2008-10-05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全才式的大家,有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苏斌的一生是超越自我、超越困苦、追求人性提升的一生。深入剖析苏轼的艺术作品和人生态度,我们会发现他思想中不断发散的人文精神光芒,他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质疑、求索和试图超越这一过程的自觉意识恰恰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也是他人文精神的内核之所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