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价值和人生价值?如何理解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是我《思修》课的考试题目`
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请大家帮帮忙`
如果满意的话`本人名誉担保`另有积分赠送!!

  哲学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⑴它是表征主客体之间意义的关系范畴,它表示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是说,如果主体具有某种需要,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追求”客体,那么客体对于主体就具有价值,就是主体的价值对象。
  ⑵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人的价值
  ⑴含义:人的价值,就是指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而不能作为主体。人则不然,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人作为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社会;个人既认识他人又以自我为认知对象,既满足自我又满足他人。人的这种二重性规定了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⑵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①人的二重性规定了人的价值的二重性,于是也就有了两种意义上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两种意义上的价值主体是指:个人作为价值主体,一方面表现在他是自我的主体,具有要求自我满足自我需要的特性;另一方面他又是社会的主体,他具有要求他人或社会满足自我需要的特性。两种意义上的价值客体是指:个人作为价值客体,一方面他要用自我的实践活动去满足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他也要通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去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
  ②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具体地表现为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当个人是主体,他人、群体、社会作为客体时,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自我价值;当他人、群体、社会作为主体,而个人作为客体时,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社会价值。

  ⑶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二者相互区别。就人的社会价值而言,其核心是个人对社会、他人的责任和奉献。这时个人是价值的客体,作为物质生产者具有社会物质价值,作为精神生产者具有社会精神价值,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具有综合价值。就个人自我价值而言,其核心是社会、他人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这时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要求社会和他人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及其综合需要。
  第二,二者相互制约。由于个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表现。一方面,没有个人便无社会,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获取、享受和消费;另一方面,没有社会也无个人,所以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满足又是社会性的,个人的自我评价,归根到底要以个人的社会价值为根据。
  2、人生价值观
  ⑴含义: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有无、大小、意义和目的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能动反映。它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即使同一社会、同一阶级的人,由于个人生活目的、条件、实践的不同,其人生价值观也会不同。
  ⑵分类:在当今世界,有两种主要的又相对立的人生价值观,这就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价值观。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是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这种价值观以自私为最高原则,以满足个人需要为最高价值,把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和恣意享乐作为人生高于一切的目的,把他人和社会都看作实现自我的手段。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无产阶级价值观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和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质特征。无产阶级价值观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当代人类最进步的价值观。
  ⑶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在当代,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提示]
  ⑴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为:第一,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不应是个体的、主观的、多元的,而应是社会的、客观的、一元的。应超越个人和阶级等主观界限,以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统一作为评价的标准。第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的价值的实质和核心,也是评价人的价值的主要尺度。运用这一尺度评价人的价值,就是看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人是通过对于社会的奉献去显示自己人生的意义的,是通过实现自己的工具性价值而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的。为社会奉献,为人类造福,不仅不是同自我的完善互不相容的,而且恰恰是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的尺度同时也是历史的尺度,评价人的价值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人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价值评价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只有与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相一致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最客观、最公正地检验个人的价值,只有站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的历史价值。
  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它是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索取与创造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既包含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者是对立的统一。首先,二者密切联系。社会关心个人,个人积极贡献于社会,个人与社会水乳交融。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保证,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条件;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造福。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社会不为社会做任何奉献,一味强调社会、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实现的。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或者相反,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其次,二者也有不一致、相矛盾的方面。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不能兼得的时候,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张牺牲个人利益保全社会利益。这种牺牲既是道德要求又是人本质的必然要求,从总体来看这种牺牲又带有局部性、个体性和暂时性。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有时牺牲个人暂时利益,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人的长远利益。可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片面地夸大自我价值否定社会价值,就会导致私欲膨胀和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片面夸大社会价值否定自我价值,不仅会严重挫伤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最终也会危害整个社会利益。

  3、人生价值的实现

  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6
一)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

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

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

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

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丰富。自我实现意味着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的、活跃的、全神贯注的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意味着知道自己人生的取舍。正如一首诗:

“上帝在你我心扉轻语,

悄悄的却又可闻的,

他告诉我们:

什么应该把握,什么应该逃避。”

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最有力量的,还是尼采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

(二)

“我们不模仿,因为我们是他人的榜样”,如果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典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就说明做人做事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使达不到如此境界,“成为我自己”,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本体现。

如何成为 “我自己”呢?一个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等基本需要之后,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者才是完全心理健康的人,自我实现者就是做真正的自己。

自我实现既不是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也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所谓完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一个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应该具备以下个人品质特点:

一、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自恋的人太看重自己,自狂的人不能正视自己,自满的人忽视潜在的自己,惟我独尊的人迷失了自己,自甘堕落的人抛弃了自己,自杀的人接受不了自己,这一切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冲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的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二、接受他人和生存环境。一个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必然寻求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相协调,既不被外部因素所左右,同时又努力把一切外部因素转化为有利自身成长的因素。

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感到处处碰壁,没有一个风向对他是顺风,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环境的对立面。一个处处看着别人不顺眼的人,凡事都是他对别人错,即使满口的正直善良你也不要相信他,因为他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在职场,能够接受他人的人,以同理心处事,心胸开阔,人际关系良好,善于吸纳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很容易被领导赏识和得以提升。在生活中,善于接纳别人的人,能建立更适意的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幸福感。

马斯洛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天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他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试想,如果我们能够以儿童毫不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我们的生活中会避免多少指责、怨恨、不满、敌视等消极情绪!

三、行为的自然流露。一个虚伪、装腔作势、玩弄花招的人,他已经找不到真实的自己,又何谈实现自我呢?所以,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他的行为风格上必然坦率、纯真、自然,毫不做作和伪装。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力量上显示自己时,就决不会在技巧上做文章。”,如果你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如果你的内心力量够强大,你就没有必要刻意装扮自己。越是小官僚越会摆官架子,真正的领导者都是平和自然的;越是内心自卑的人越伪装得很傲气,越是没钱的人越充阔佬,他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大海不言不语,谁会怀疑它的深沉浩瀚呢,泰山挺拔屹立毫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谁又敢和它叫真呢?做真实的自己,敢于面对自己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坦诚面对人生,才是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对现实生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欣赏力和创造力。热爱生命,热爱这个世界,热爱你身边的人,热爱你的工作,并保持欣赏的时时常新,洞察到平凡生活的意义,才能体验到人生蕴涵的价值。人生价值是由一个个阶段性的成果体现的,一个阶段的成果又会成为实现下一个成果的过程,人生价值是结果和过程的综合。每个人都要恋爱,又不免失恋;每个人都要结婚,又不免会离婚;每个人都想活得很精彩,但是没有一个人会逃脱生命的必然结局。你说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呢?如果只重过程不要结果,就像恋爱的人永远不结婚,终究是爱情无花果。如果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就失去了对生命过程的精彩体验,永远不会有幸福感。所以,人生的价值既在于过程的精彩,又在于结果的实现,是对自己原始生命的再创造。

五、明确的目标、责任和使命。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无从谈起。关于人生目标和责任的论述很多,我只想强调一点: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目标,就是人生责任。每承担一次责任,就是一次人生价值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生命积累实现的。

六、超然独立的特性和离群独处的需要。现代人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是越来越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充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世界又成为越来越普及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很少有时间安静的坐下来想想自己的心事了。有些人的心理已经变得很脆弱,忍受不了一刻独处的时光。很多人迷上了上网,偶尔隔绝了与网络世界的联系便手足无措;有些人的习惯是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期待一生都看不完的连续剧,如果哪天偶尔停了电,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过去人们出差习惯带几本书或者日记本,现在出差就问旅馆能不能上网、喝咖啡或者聊天。很多人在繁华丰富的生活方式中已经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了。虽然他们往往也经常呼唤自我,但他们往往是在别人的参照系里寻找自己的定位,而不是内视自己的心灵去发现潜在的自我。一个迷失自我的人就不会思考和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所在,又如何去实现自我价值?

独立思考能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个人品质。能够在享乐年华而不随波逐流,耐得住一点寂寞,享受偶尔的孤独,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思考,修身养性,时时自省,就会点亮心路上的一盏明灯,激发出自身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第2个回答  2008-12-06
自我价值是以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如果社会的价值观变了,而自我价值不变,就象熊市买错了股票又舍不得割肉,结果就是一文不值,如果你买了潜力股,也许某一天你会大赚一把,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