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作家、文学流派

如题所述

1、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代表作有王维的《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代表有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

3、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代表作《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4、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扩展资料:

阶段:

1、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

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2、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3、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卢纶、李益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

4、晚唐时期。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4

四个阶段: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李白、杜甫; 中唐:白居易、刘禹锡; 晚唐:李商隐、杜牧

初唐时期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晚唐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等.温诗绮丽柔糜,李诗晦涩.

唐诗:唐诗分为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初唐诗:以初唐四杰为代表(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主要为写景叙事诗。

盛唐诗:盛唐诗分得比较细,主要有:

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主要抒发隐居的闲适之情

浪漫主义诗:以李白为代表,主要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题材丰富

现实主义诗:以杜甫为代表,主要抒发安史之乱后的对国破家亡的感叹

边塞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主要描写边塞风景及反应戍卒心理活动为主

中唐诗:浪漫主义:李贺等

现实主义:白居易,韩愈等

山水田园诗:贾岛等

晚唐诗:风格绮丽奢靡,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

宋词:分为北宋词和南宋词。南宋词除辛弃疾词外,总体评价低于北宋词。其中流派分为:

婉约派:以李煜冯延巳君臣,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为北宋代表,以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史达祖,蒋捷为南宋代表,婉约派是宋词主流。豪放派代表大都能作婉约派作品,如苏辛二人。

豪放派:北宋苏轼首创,由南宋辛弃疾发扬光大,两宋之交繁盛一时。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贺铸(北宋),辛弃疾,陈过,刘克庄,张元干,张孝祥以及后来的文天祥为南宋豪放派代表。

格律派:追求词的格律,为婉约派分支,由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史达祖为代表。

朦胧派:吴文英一个人龚流派

辛派:辛弃疾,陈过,刘克庄,张元干等人

姜派:姜夔,吴文英等人

拓展资料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618年—907年)的诗,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历来诗歌水平最高的黄金时期,因此有唐诗之说,与宋词并举。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中,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诗人。就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

当然,《全唐诗》并非“全”,也有很多华丽的辞藻,脍炙人口的诗篇,在那隐士之间流过,或者不予正面对待的消失在历史的长廊之中了。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

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2-08
(一)唐代诗歌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比较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写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与现实诗歌创作的顶峰。

中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继续繁荣时期。中唐大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称。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闲适淡泊的情调。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二)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并且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着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相互交融。此外,古文创作走向低潮后的晚唐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千余人,作品有2万余篇。

初唐时期沿着南北朝骈文创作的道路,骈文仍然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奏疏、章表、论说等等的写作仍使用骈文,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初唐骈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是“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提出复古的主张,其文章也在向单行散体方向发展。骈文创作总体上是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

盛唐时期骈文的创作仍很兴旺,但也显示了新的变化。玄宗开元时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頲主张“崇雅黜浮”,骈文能够运散入骈。天宝以后,前有萧颖士、李华、元结,后有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反对骈俪文风,主张宗经复古,写作古文,虽未完全摆脱骈文的积习,但渐渐地改变着文风,也成为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先驱。

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骈文的优势。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

晚唐时期古文创作衰微,小品文兴起,骈文复兴。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一批作家,被鲁迅誉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此外,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曾致力于骈文的创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25
唐诗大致可分作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初唐通常指唐朝建国至唐玄宗之前的约100年,盛唐指唐玄宗至代宗的约50年,中唐是德宗至文宗的约50年,而晚唐则是文宗后期至唐朝灭亡的约70年。实际上阶段之间并无严格的分界。
初唐
“初唐”是唐诗的准备时期,诗歌尚受六朝绮丽诗风影响。主要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合称初唐四杰。而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亦继承六朝风格,诗风婉丽优美,并完善近体诗之格律。
而陈子昂是初唐的复古派,倡导革新。他反对六朝文风,追求汉魏风骨,对当时诗歌风气产生一定影响。
此时律诗体制渐次完成,格式固定下来,五七言绝句地位亦得提高。
盛唐
“盛唐”是唐诗的成熟时代,政治安定和社会繁荣,奠定了盛唐的坚实基础,再经初唐的准备时期,诗歌创作进入成熟期,各体俱备,作品内容充实,风格也多样性。
山水田园派的王维、孟浩然和储光羲,描写退隐生活和田园山水,诗风恬静清朴,流露浓厚佛道和退隐思想,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作品以五言为主。
边塞派的岑参、高适、王昌龄和王之涣,作品以七言为长,描写边塞瑰奇风光和军旅战争生活,表现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诗风奔放雄伟,富于浪漫气质,以气象雄浑见长。
“诗仙”李白是浪漫派诗人。作品善于描写山川风景,创造了艺术的鲜明形象,并具有雄放豁达之性格,李白景仰六朝诗人谢灵运、谢脁,他们的山水诗影响了李白,而李白也诗也受乐府民歌风格影响。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被尊为“诗圣”。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无所不工。杜甫律诗注重声律对仗,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主要风格为沉郁顿挫。杜甫并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
中唐
“中唐”是唐诗的转折时代,主要文学特征为浪漫主义精神衰退,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主要诗人有社会派的张籍、白居易和元稹,新乐府运动成为主要潮流,诗歌题材写实,用新乐府广泛描写社会现况,扩大社会文学范围,认真汲取过去诗经和乐府歌辞中的创作方法,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中唐另有几位诗人,在风格上别成一派。韩愈、孟郊和李贺为奇险派诗人,韩诗风格刚健激昂,在历代获得不少文人推崇,曾被视为仅次李杜的唐代诗人,而孟诗以苦吟风格得名,诗韵清奇而挚情,李贺诗亦以诗新奇而具变化名
晚唐
“晚唐”政治日益衰微,在文学创作上亦有所反映。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许浑为晚唐代表诗人。杜牧长于七言绝句,七律有嶙峋耿介之风。李商隐以七律闻名,诗情婉意深,意韵远长。温诗以七言歌行最精,可言唯美文学集大成者,许浑则工于五七律,诗风宁和真挚。
其后皮日休和庄柯铭是社会派诗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4-18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假如你是爱着我……哦,亲爱的友人,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柔软得像一片湖
——那么,谁也不能来,我只要个午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