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复旦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1、 择校与定专业

考研刚开始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小白,我本科学的是商科类专业(金融),决定考研之后,我首先要做出的选择是考学硕还是专硕。最后考虑到一方面是因为金融专硕一般学费都比较贵,好的学校一般一学期七八万都很正常;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硕未来如果想要读博的话相比专硕来说更为简单一些,并且学硕时间比较长,有更多时间去积累实习或尝试自己到底适合哪个方面。因此综合全面分析之后,我最终选择了考经济学专硕。

其实刚开始我并没有选择考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因为被数学一有些吓退。但是后来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数学悟性还不错,并且一直对复旦大学有些念念不忘,因为分数线和报录比相对于这个层级的学校太香了!复旦大学这个专业是21年开始扩招到十个左右,之前都是只招收2、3个,分数线往年在340左右,21年350,22年360,报录比不到10:1,比起我刚开始准备报考的一个财经类院校高达20:1的报录比,这个竞争力真的很让人心动。今年在考研这么卷的情况下,尤其是商科类,国家线都已经到了350,复旦大学作为C9,这个分数真的很香了。虽然说管理学院不是复旦大学的强势学科,但是毕竟学校平台很好,而且往年无论是选调还是就业这个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都还是不错的。因此综合以上这些方面,最终选择了报考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硕。

 

2、 初试经验

(1) 政治:

政治我开始的应该算是不早不晚,最后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已经很满意了)。我大概九月份的时候开始听徐涛老师的基础课,平时一般空闲的时候听,两倍速磨耳朵,然后我刚开始是对照着精讲精练,后来发现内容太多了反而抓不住重点,就改变为红果研的思维导图。然后听完课做针对章节的1000题(最后也没有做完,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之后大概十月底我开始听腿姐的技巧课对着讲义记笔记。技巧课真的强推!有很多次小技巧都很有用,但是一定要在做做题的时候学会运用。

十一月上旬我开始了刷模拟卷+腿姐背诵手册。我是一个喜欢刷题的人,所以最后的战略就是狂做模拟卷,肖八、腿姐四套卷、徐六、米六等等,外加上背诵手册读三遍。最后就是背肖四!背肖四!背完过一下模拟卷的错题(建议小程序)就可以上考场啦!政治因为答题卡是没有横线的,所以建议答题的时候浅浅画一下线会更加工整一些,会加一些卷面分。

(2) 英语一:

我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最后成绩在我自己看来不是特别满意的,所以大家任何一个科目都不要掉以轻心!我主要就是背单词,大概三月份左右单词已经背了一遍了,我个人是喜欢用小程序背单词的,大家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感觉没有太大差别,主要是要循环回忆,不然很容易忘记。

阅读方面我做了近十年的真题,然后进行精翻,错误率差不多一年2个左右。大家做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归纳总结题型对应技巧和一些小坑,这样可以增加一定的正确率。作文方面我是差不多十一月才开始的,直接整理的模板进行背诵,建议大家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各个话题),然后平时进行几次模拟训练,熟练运用模板。我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大部分人的方法,因为考试其实留给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正常英语水平很难再短时间内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打磨,因此准备一份自己的模板可以事半功倍。

(3)数学

所用资料:

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880题,108题,李林6+4,张宇8+4,李永乐六套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

基础期:

由于我在本科时学过高数、线代、概率论,而且基础比较好,所以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看相关老师的视频。3月初开始,我直接自己在复习全书里面扣知识点,3-4月完成《复习全书》的第一遍学习

5-6月,完成《660题》,这本习题比较推荐,很注重基础知识,而且可以作为在基础期的学习,相较于其他的习题偏简单(当然也会有很多困难的题目)

强化期:

7月份,我重新刷了一遍《复习全书》,我觉得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而且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整理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在忘记知识点时查询自己的笔记也非常方便;另外我也准备了一本本子专门记录《复习全书》的错题,因为复习全书比较基础,第一遍有些问题不理解没关系,但第二遍最好都能够解决。

8月份,前半个月完成了李林的《108题》,推荐!非常贴近考试真题。8月中下旬-10月开始李林的《880题》,如果来不及做,李林老师的官方微博会划一些他认为比较重要且必须掌握的题目。

冲刺期:

进入冲刺期之后,做题最好不要边翻书边看公式边做题了,需要把那些公式都背下来(这一步应该在之前就要完成)

11月完成了前21年真题,几乎每天一份,建议在考研数学的时间做(上午),并且掐表完成,真题卷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然后在晚上完成订正。

11月下旬-12月20日左右,每天一套模拟卷,市面上比较有名的模拟卷我大概都做了一遍,李林老师的4+6难度还是比较贴近真题;张宇老师的试卷难度过大,很容易让人沮丧;李永乐去年的冲刺卷质量一般,要不很简单要不就很难。中间我也花费了三四天时间把往年真题的错题重新做了一遍,然后制作成错题集。

我个人推荐:李林>李永乐>合工大>张宇 (李林老师的必做,其他老师的可以混着一起做)

考前最后三四天,建议看看自己的错题和每天记一遍公式。

小tips:

虽然我没有相关视频经验,但是我询问过身边看过视频且成功上岸的同学,她的一些小推荐:武忠祥老师的高数基础班视频;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强化视频。

如果选择观看视频的同学一定要记住:不能沉迷视频!不能沉迷视频!不能沉迷视频!

我个人觉得数学比较重要,所以一天会花费4-5小时,最少也是3小时。

(4) 专业课(869微观经济学):

专业课参考书目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就改革之后的专业课来看,难度不是很大。主要题型是选择题、论述题和计算题。计算题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计算题的部分,但是难度不用大,基础的高鸿业的难度就可以了,学有余力可以看一下范里安中级难度的题目。论述题部分主要都是结合热点问题的一些分析,学的时候要学会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的背诵理论。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抓好基础就可以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我是从看课本开始的,听了几节郑炳老师的课,但是不是特别适合自己,所以最后选择了自己看课本做题。高鸿业这本书难度不大,大家耐心看下去肯定是可以的啦。

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


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专业课的话,我整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从七月份开始看书,然后两个月左右把课本整体看两遍,看的过程中有不太懂的地方就去看郑炳老师对应的课程加强一下理解,题目的话这段时间就是做课后习题(这个时候大多数论述题都是直接看答案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还没有成型)。然后九月份开始,基础阶段基本结束,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最后整理了一份大概七十页左右的背诵笔记。题目的话这段时间我做的是绿皮书加上课后习题的错题部分。

十月份左右我开始每天按照计划读背诵笔记,其实也没有可以去背诵,到考研之前读了三遍左右,就基本都记住了。十一月份我开始整理热点,因为市面上热点大多数都是宏观的,所以最后我选择了自己整理热点问题,结合当前新闻还有一些论文,整理了差不多快三十页的热点内容,我觉得这个整理的过程很有意义,能够让你去思考该如何从哪些方面去回答这些热点问题。专业课整体来说难度不大,大家稳扎稳打,基础打扎实,再配上一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我觉得肯定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分数。

3、 复试经验

今年最后进行了扩招,最后录取了十四个人左右,分数线是360。进复试是17个,差不多1.2:1的比例,还是很友好的。复试整体难度不大,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笔试,只有面试。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英文文献翻译、专业课问题问答、文献汇报、综合问题问答五个部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文献汇报的部分了。复试前一周会发几篇文献,每个人选择一篇进行汇报,十分钟左右。复试整体风格比较发散,应该说是一种能力的综合考察,老师们都很友好,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啦。

4、总结

现在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很卷的情况下,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不要在大环境中迷失了自我,随波逐流,自己做了遵循内心的选择就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