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有自卑型、自恋型、压抑型、躁狂型、冷漠型、适应型、焦虑型、冲动型、强迫型、依赖型等,其成因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其对策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完善。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一下大学生性格障碍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格问题

1、自卑型人格障碍: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自卑型人格障碍表现在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这种人格障碍多体现在贫困生。由于他们要比普通学生要承担更多家庭压力,生活学习也处于经济窘迫状态。所以他们不敢多参与一些有消费性质的活动,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比较慎重,不敢结交富裕生,因此难以广交结友,而在学习工具上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2、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在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喜欢指使他人,也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缺乏同愉心;有很强的嫉妒心。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大学生独生子女人群中,由于在家庭生活中,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得到家人的宠爱和关注。但是,在学校生活学习中,一旦得不到同学与教师的认可,少了如家人般的宠爱和迁就,就更容易引发或加剧自恋型人格障碍。

3、压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冷静、严肃、认真,多愁善感,常有强迫色彩,遇到挫折易消极,自卑自责,对事情易作悲观估计,同时由于过分迁就他人而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即使心里不满或不同意,也不会表达出来,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内向型人格中,由于缺乏情感交流或流露,过分压抑自己负面情绪,使得患者容易坠入越陷越深的压抑状态。

4、冷漠型人格障碍:是指由于信息泛滥或自身的素质,对待身边或外界的人或事持冷漠的态度,总是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待人态度。这种现象其实是对自己的存在缺乏一种自觉性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剧增,青年学生往往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个体丧失了与他人的感通性,因而冷漠丛生。

5、适应性人格障碍:就是指由于适应不良而造成的人格障碍。它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和自杀失落感,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对某一事件前后自身感受、评价的强烈反差而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这些高校的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有些无所适从之感,再加上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对专业不感兴趣,便会备感心灰意冷。这些挫折是诱发人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当较人的挫折落到一个挫折承受力低的人身上,自杀的悲剧便有可能发生。适应性人格障碍更多的出现在大一新生或大四毕业生,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新的环境和生活适应,比较容易受到挫折。

6、焦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为懦弱胆怯,容易惊恐,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惴惴不安,面对新环境、新情况易产生焦虑反应。大学生在生活、恋爱、学习、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去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出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映。这种反应在正常人中也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性格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竞争的压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竞争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上的引进等,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如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这种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化,会使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加之我国许多机构单位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社会的下岗失业人数逐年增多,以及社会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原有的优越感、美好的理想在为我的利益法则面前遭到拒绝,自负和浮躁受到竞争法则的轻视,这种失落感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2)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

大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方面信息纷繁复杂,良莠共存,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经验,智力支持不足,导致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不强,使理论与现实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2、学校环境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