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发现猴痘病例,猴痘到底是种什么病?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如题所述

猴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与天花病毒属于同一家族。该病毒最初在1958年于猴子中被发现,并被命名为猴痘。人类的首例猴痘确诊病例出现在1970年。此后,猴痘主要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尼日利亚两国间流行,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年报告数千例病例,而尼日利亚自2017年以来报告了200多例确诊病例和500多例疑似病例。近期在美国和欧洲发现的猴痘病例属于西非分支,通常比其他分支引起的症状更为温和。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感染西非分支的猴痘患者的死亡率约为1%,而感染刚果盆地分支的死亡率则高达10%。感染西非分支的人通常能够“很好地恢复”,并在病毒消除后“恢复正常生活”。
猴痘的症状可分为两个阶段:潜伏期(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通常为6至16天。第一阶段为发病期(0至5天),患者会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痛以及乏力等症状。第二阶段为皮肤出疹期,皮疹几乎同时出现在面部、手掌、脚掌和躯干部位,皮疹形态从斑丘疹到小水疱、再到脓疱,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0天,最后结痂,可能需要三周时间结痂才能脱落。皮疹数量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可能影响到口腔黏膜、生殖器和结膜(眼皮),以及角膜(眼球)。有些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这是猴痘的一个特征性症状,与天花或水痘不同。猴痘的症状通常持续14至21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