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毕业到底有多难?

本人不是211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学校专业课的基础也不算扎实。考试都是靠考前突击的,成绩还算过的去,做了aps的审核,成绩是2.5,马马虎虎,准备申请学校了,本人是工商管理系的 09年毕业准备申请德国大学的bwl oder vwl专业的master课程,德语在同济大学上过一个学期,520个学时,感觉还可以,估计在明年7月前能过dsh-2。 但是现在有点退缩了,德国大学只有1次wiederholen的机会,一旦一门课不过,全部的心血全部都没了。。。我是打算4年拿到学位的,很怕空手而归,德国大学真的那么难毕业吗?据说很多课程教授一变态大都都是 4+ 心慌慌Ing~请教已经在德就读的~学起来真的那么吃力,毕业起来真的10个里面就1 ,2个吗?谢谢,
我不是抱着混学位的心态去的。只是怕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有点自信不足。虽然我德语说的还算可以的。

  “江湖传言”德国毕业很难,有语言的因素,和德国考试不能“水过”有关,也有高校的课程通过率确实低(不过,德国人也照样挂科)。但还是那句话,要有信心,一年年的,那么多中国学生都毕业了。对模块各个击破,按部就班,一般本科和硕士分别可以在3-4年内完成(下面介绍一下)。
  语言
  在德国学习和生活,第一关就是语言关。即便是在国内学过一两年德语、德福已过的同学,刚过来的时候也通常都有一个感觉:“德国人都在说什么,德语妥妥被虐了……”毕竟我们之前没有在德语的语言环境中沉浸过,现在突然上战场,大脑和耳朵都还没有建立起足够高效的处理机制。
  犹记得我来德国一年后,带着新来的弟弟妹妹们去办各种繁杂手续,和德国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出来之后问学弟学妹,刚才听懂了吗?大家摇摇头。我就鼓励他们说,没关系,一开始来都这样,一年后,甚至一年都不要,你们就能和德国人自由交流了。
  在语言环境之中,每天都会“被迫”说德语,语言水平一定会有提升。如果再有正确的反馈机制,提升的速度还可以加快。这个机制建立在熟悉语法和拥有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之上,在自己说出句子之后,如果感觉说得不太对,或者德国人好心地纠正,那就尽可能把错误记下来,有空的时候查阅一下,确定正确的表达。
  即已经过了德福或者DSH,也不要停止学习德语,而且为了学习不那么枯燥,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我会每天早上听Deutschlandradio的新闻,用广播或手机上的播客都可以;我去书店买了一本德语儿童读物,看得津津有味,遇到生词和不熟悉的表达就查词典(纸质版或电子词典或杜登网络版duden.de都可以);在iBooks里也下载了一些免费的德语版世界名著,配合手机上的词典,阅读非常方便;有时还看看德语版电影和剧集。如此长期坚持,必有成效。
  学习计划
  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大课Vorlesung,实践Labormodul,实习Pflichtpraktikum,讨论课Seminar,小论文 Studienarbeit,大论文Bachelorarbeit/Masterarbeit等,不同学校的设置和名称可能会不同。通常在入学后会拿到一份学习计划Studienplan,需要自己根据专业要求和课程目录Modulhandbuch来选择自己的模块,并且考虑在各个学期之间的分配。一般不建议在第一个学期就选择太多课程,毕竟还处在适应阶段;后面的学期也不建议选择超过7门课程,不然考试月可能会比较痛苦。
  另外,学习计划是可以更改的,替换掉自己不喜欢的或者成绩不理想的课程。大课Vorlesung
  在学习中占的比重最高,一般会达到50%以上。通常是上百人在阶梯教室里聆听教授的授课。有的课程会在每节课开始前发放当节的课件,有的则是在第一节课就发放整个学期。如果是前者,需要注重复习工作,消化上课学到的知识。如果是后者,需要注重预习工作,有助于在课堂上跟上教授的思路。
  一般看着课件听教授讲课并不是很难懂,教授的语速也不会很快。不过有德国学生提问时,学生和教授的语速都会超快,导致我们中国学生既听不懂问题是什么,也听不懂回答了什么。回答完毕后,教授的语速会恢复正常……
  大课通常还有练习课,由助教来上,讲解习题。练习课不要缺课,做题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考试的模拟。考试的题型很有可能和练习课的题目一致。
  上课之外,大部分时间当然是在图书馆里埋头学习。以中国学生的勤奋,不会比德国学生差的,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
  在选课时,不要看什么好过不好过,对哪门课感兴趣,就去上。学校的一门发动机课,上来就发了两百多页的课件,吓跑了很多学生,但是和另外一个同学坚持了下来,最后成绩都不错。所以,过不过,是看是否喜欢、是否努力。
  试验
  可能有的学校没有,学校要求做5个试验,每个都要交试验报告。试验分组进行,建议不要中国学生扎堆建组,会很吃亏。和德国人一组,既锻炼德语,又能保证试验报告的质量,毕竟人家母语写出来的,表达上会好很多。组内同学确定好每人写哪个部分,最后由一个德国同学统稿。试验报告的写作,也是为后面的论文写作打下一个基础。
  考试
  对中国学生来说,在德国考试是“苦逼”的。
  一是因为语言障碍,人家德国人花30秒读题,我们可能要花3分钟,而且第一遍还没看懂,要再读第二遍。德国人作答起来奋笔疾书,我们则是“字斟句酌”慢慢悠悠。曾经在一个暑期班中和德国学生一起参加政经考试,全是论述题,我绞尽脑汁写了两页A4纸交了上去,瞥了一眼旁边的德国同学,满满八页A4纸,给跪了……虽说政经不是我的专业,但是这个反差也太大了。
  二是因为考试时间,夏季学期的考试在7-9月,最热的季节,国内的暑假……冬季学期的考试在1-3月,春节啊春节……看着国内同学或者是德国考完试的同学兴高采烈晒美食晒美景晒美人,我们却要默默背起书包走进图书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但是!但是!我依然要说,咱们要有信心!我们中国学生的勤奋,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只要肯下工夫,没有过不了的考试。我们的德语水平也一直在提升。对于工科专业,解题更不用怕,我们在国内打下的基础比德国学生好很多。考试前问助教或德国同学有没有往年的考试题Altklausur,虽说题型不一定完全一样,但作为练习和模拟是极好的。考试中不慌不忙,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目,然后就大胆地写,不用纠结语法是否百分之百正确,关键是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论文
  论文要尽早开始找,因为和老师的沟通及面试会持续一段时间。开始写作之后,和老师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自己做的是在正确的轨道上。有人会边做边写,有人则是先把内容都做完了再最后集中写作,需要自己把握好。写作时,推荐多多查阅杜登网络版duden.de,每个词下面都有它的用法,是极好的参考。杜登上还有文本检查Textprafung,免费版每次最多复制粘贴800个字符,能检查出来拼写和语法错误。论文完成之后,可以请德国同学审阅,付费的话一般是一百多欧。我的小论文是请一位德国好友帮忙看的,大论文则是企业导师帮忙审阅的,运气不错。小论文及其答辩拿了1,7,大论文1,0,答辩1,3。
  如果是在企业写论文,需要考虑好学校研究所这边是否愿意接收外部论文。在学校找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万不可小看。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推荐去企业,一来接触实践,二来充实履历,三来有工资拿。
  毕业
  上述所有模块都完成之后,就终于迎来毕业啦。其实,把毕业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之后,也并没有那么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6
语言
在德国学习和生活,第一关就是语言关。即便是在国内学过一两年德语、德福已过的同学,入学后通常都有一个感觉:“德国人都在说什么,德语妥妥被虐了……”毕竟我们之前没有在德语的语言环境中沉浸过,现在突然上战场,大脑和耳朵都还没有建立起足够高效的处理机制。
学习计划
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大课Vorlesung,实践Labormodul,实习Pflichtpraktikum,讨论课Seminar,小论文 Studienarbeit,大论文Bachelorarbeit/Masterarbeit等,不同学校的设置和名称可能会不同。通常在入学后会拿到一份学习计划Studienplan,需要自己根据专业要求和课程目录Modulhandbuch来选择自己的模块,并且考虑在各个学期之间的分配。一般不建议在第一个学期就选择太多课程,毕竟还处在适应阶段;后面的学期也不建议选择超过7门课程,不然考试月可能会比较痛苦。
另外,学习计划是可以更改的,替换掉自己不喜欢的或者成绩不理想的课程。大课Vorlesung在学习中占的比重最高,一般会达到50%以上。通常是上百人在阶梯教室里聆听教授的授课。有的课程会在每节课开始前发放当节的课件,有的则是在第一节课就发放整个学期。如果是前者,需要注重复习工作,消化上课学到的知识。如果是后者,需要注重预习工作,有助于在课堂上跟上教授的思路。
一般看着课件听教授讲课并不是很难懂,教授的语速也不会很快。不过有德国学生提问时,学生和教授的语速都会超快,导致我们中国学生既听不懂问题是什么,也听不懂回答了什么。回答完毕后,教授的语速会恢复正常……
大课通常还有练习课,由助教来上,讲解习题。练习课不要缺课,做题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考试的模拟。考试的题型很有可能和练习课的题目一致。
试验 可能有的学校没有,学校会要求做几个试验,每个都要交试验报告。试验分组进行,建议不要中国学生扎堆建组,会很吃亏。和德国人一组,既锻炼德语,又能保证试验报告的质量,毕竟人家母语写出来的,表达上会比我们好很多。组内同学确定好每人写哪个部分,最后由一个德国同学统稿。试验报告的写作,也是为后面的论文写作打下一个基础。
考试
对中国学生来说,在德国考试是“苦逼”的。 一是因为语言障碍,人家德国人花30秒读题,我们可能要花3分钟,而且第一遍还没看懂,要再读第二遍。德国人作答起来奋笔疾书,我们则是“字斟句酌”慢慢悠悠。
二是因为考试时间,夏季学期的考试在7-9月,最热的季节,国内的暑假……冬季学期的考试在1-3月,春节啊春节……看着国内同学或者是德国考完试的同学兴高采烈晒美食晒美景晒美人,你却要默默背起书包走进图书馆了!
论文 论文要尽早开始找,因为和老师的沟通及面试会持续一段时间。开始写作之后,和老师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自己做的是在正确的轨道上。有人会边做边写,有人则是先把内容都做完了再最后集中写作,需要自己把握好。
如果是在企业写论文,需要考虑好学校研究所这边是否愿意接收外部论文。在学校找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万不可小看。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推荐去企业,一来接触实践,二来充实履历,三来有工资拿。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根本就没有那么可怕。
我知道的读不下去的人,都不是真正静下心来读过书的。
我在国内是读文科的,以前也只会英语,在德国才开始念计算机,
众所周知,比bwl,vwl难多了。而且我的nebenfach也是vwl。
因为很用功,所以再变态的教授也不可能把我怎么样,
考试也都在2分以内。
如果你在100个人里,永远都是前十名,他还能不让你过吗?
而且其实教授人都很好,对外国学生都会宽容一些,
譬如论文里面有点语法错误什么一般也不会太过计较而扣分。
我觉得说难的人都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只要你用功,毕业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德国大学的毕业率是平均30%.学医的毕业是很难,你学工商管理还算好一点。教授嘛,有的是很变态,但不是所有。大部分还是很好的。平时跟教授搞好关系,他应该不会太为难你。当然,你的成绩必须过得去。要在德国大学毕业确实比中国要难的多。但是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还要注意1点,不要光学学校的东西,结合平常的生活。比如新闻,报纸。切忌千万别临时抱佛脚。平时一定要学扎实。考试才会有希望。
还有很多是等你学了以后才会自己领悟到的。
祝你好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28
德国大学教育一直以宽进严出著称,应该说世界上最难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国家恐怕非德国莫属。
来德国和准备来德国的同学,要提前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不要急着想毕业,而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上好每堂课,认真做好每个报告。
虽说在德国读书的压力比其他国家要大很多,但留学费用相对于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却要便宜很多,一年约在10万人民币左右。
在德国,每所大学毕业都有一定的难度,就连德国人也是一样。当然这里提到的毕业难并不是一概而论,也要看具体到哪所大学,以机械专业为例,如果选择亚琛工大真的是很难,但是一般的fh或者不出名的学校,相对来说就较好毕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