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什么? 波粒二重性又指什么?

如题所述

什 么 是 光?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光、应用光,但要问道:光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给出精确定义。在经典物理学上,粒子理论认为光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光子构成的。到十七世纪晚期Christian Huygens提出了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特殊的波而不是粒子集合。1807年Thomas Young又用光的衍射行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理论。可就在人们决定接受新的波动理论的同时,却不知如何去解释用粒子理论很好理解的光的镜面反射行为。光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粒子,还是一种波?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认为紫外线在照射物体表面时,会将能量传给表面电子,使之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表面释放出来,因此爱因斯坦将光解释成为一种能量的集合——光子。后人又将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创建了量子物理,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相性,只是二者所占比例不同,所以光既是一种波,同时又是由一个个光子所构成。但光作为一种独特物质,它的波动性还是占主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我们首先来看看大家熟悉的水波。虽然名为水波,它却不是由水构成的,而是由穿过水的能量形成,也就是说当你用手在水中滑动,使之形成水波由左向右传播,但这并不是左边的水向右运动的结果,而是你将自身的能量传递给水,它借助波的形式在水中传播,此过程中水分子只是上下振动并没有离开原来的位置。举一反三,所有的波都是运动的能量,传播时大多都需借助类似于水的不同的介质。光波也是如此,只是略微复杂一些,能量以电磁场的形式存在,可以不依靠介质在真空中传播。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坚信宇宙中一切物理现象的背后都蕴藏着完整的统一性,因此,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必须要与经典力学统一起来。爱因斯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做出了一个假设:假设有个人能够达到光的速度,与光并肩齐行,那么他就会发现静止的光。但是,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学原理,振动的电磁波是不可能观测到的,而且波也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说,宇宙中不可能存在光在静止状态的参照系,对于任何一个参照系来说,都只有属于这个参照系的时间与空间。因此,爱因斯坦确信,光在所有参照系中速度必然相同。根据这一物理法则,爱因斯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联系,引起了物理学基本概念的重大变革,开创了物理学的新世纪;提出了光量子论,解释了光电现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重性,用分子运动论解决布朗运动问题;发现了质能之间的相当性,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释放和应用开辟道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了物理学上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革命。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以《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为题发表了长篇论文,为20世纪原子物理学开辟了道路。他采用了当时已有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几条基本的“公设”,提出了至今仍很重要的原子定态、量子跃迁等概念,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理论,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形成。玻尔认为,按照经典理论来描述的周期性体系的运动和该体系的实际量子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对应原理成为从经典理论通向量子理论的桥梁。玻尔对各种元素的光谱和X射线谱、光谱线的(正常)塞曼效应和斯塔克效应、原子中电子的分组和元素周期表,甚至还有分子的形成,都提出了相对合理的理论诠释。

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Andrews kan,1868~1953)发表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

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1962)1921年在实验中证明了X射线的粒子性。1923年他发表了X射线被电子散射所引起的频率变小现象,即康普顿效应,这是近代物理学的一大发现。按经典波动理论,静止物体对波的散射不会改变频率。而按爱因斯坦光量子说这是两个“粒子”碰撞的结果。光量子在碰撞时不仅将能量传递而且也将动量传递给了电子,它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揭示出光的二象性。

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1958)发表了“不相容原理”: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同一量子态.这一原理使当时许多有关原子结构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对所有实体物质的基本粒子(通常称之为费米子,如质子、中子、夸克等)都适用,构成了量子统计力学——费米统计的基点。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ue de Broglie, 1892-1987)由光的波动和粒子两重性得到启发,他大胆地把这两重性推广到物质客体上去。他在1923年9~10月间,连续发表三篇短文:《辐射——波和量子》、《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物理学——量子、气体动理论及费马原理》。1924年,在他的博士论文《量子论研究》中,他全面论述了物质波理论,这一理论以后为薛定愕接受而导致了波动力学的建立。德布罗意把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加以扩展。他认为实物粒子如电子也具有物质周期过程的频率,伴随物体的运动也有由相位来定义的相波即德布罗意波,后来薛定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称为“物质波”。德布罗意在并无实验证据的条件下提出的新理论在物理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鉴于玻尔原子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抛弃了所有的原子模型,而着眼于观察发射光谱线的频率、强度和极化,利用矩阵数学,将这三者从数学上联系起来,从而提出微观粒子的不可观察的力学量,如位置、动量应由其所发光谱的可观察的频率、强度经过一定运算(矩阵法则)来表示。他和玻尔等合作,建立了量子理论第一个数学描述——矩阵力学。1927年,他阐述了著名的不确定关系,即亚原子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成为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1926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愕(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提出了描述物质波连续时空演化的偏微分方程——薛定愕方程,给出了量子论的另一个数学描述——波动力学。后来,物理学家把二者将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统一起来,统称量子力学。

192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戴维森(Clinton Joseph Davisson,1881~1958)、革未(Lester Halbert Germer,1896~1971)及英国的汤姆逊(George Paget Thomson,1892~1975)通过电子衍射实验,都证实了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至此,德布罗意的理论作为大胆假设而成功的例子获得了普遍的赞赏。以后,人们通过实验又观察到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实验证明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而且为物质波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十七世纪初开始,至二十世纪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前后共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牛顿、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学家成为这一论战双方的主辩手。正是他们的努力揭开了遮盖在“光的本质”外面那层扑朔迷离的面纱。跨世纪的争论引出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它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引发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低温超导物理、量子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8
光是可以激发视网膜产生视觉能力之辐射能;

光的波粒二象性 指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重性质。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和光的电磁波理论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因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爱因斯坦的光的假设中已初步引用了这种统一的概念,光子能子的能量和动量已经通过普朗克常数与描述光波的物理量n、l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二象性是光的客观属性。事实上光波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连续的波动(经典电磁波理论)而是类似于波的规律,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几率波,实验结果是在光的实验中如果照射光的强度很大,照相底片上立即出现干涉图样,如果减弱光流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照相底片上只出现了一些无规则分布的点了,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单个粒子的运动无一定的轨道,如果曝光时间长照相底片上又出现干涉图象。在强光的照射下曝光时间短形成的干涉图象中某些地方光波的强度大,表明这些地方到达的光子稠密些,在弱光的照射下曝光时间长形成的干涉图象中某些地方光波的强度大,表明这些地方到达的光子频繁,因此干涉图象中某点光波强度的大小跟光子到达该点的几率成正比。一般说来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出粒子性,在电磁波谱中无线电波的频率低,“光子”能量很低,波长较长,因此容易观察到波动性。但随着频率的增高能量增大波长减小,波动性越来越不显著,粒子性越来越明显了。由此可见,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显示出波动性,而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但这不意味着在显示出一种属性时,另一种属性没有了。事实上当人们观察光电效应时光子的角分布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是有关的。光的这种微观粒子性和波动性与宏观世界里的粒子和波动有质的区别。因此人们不能用简单的图象来表示光的二象性。但是可以建立起一套理论,同时概括光的电磁理论和光的量子理论,这个理论叫量子电动力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8
光是一种电磁波。但由于光即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的性质,所以只能认为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