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中的“不惑”具体是什么意思?

古代具体指什么?高手来!

不惑: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4

四十而不惑常指男人到了四十岁就不应该对外物有所疑惑,而是要思想清晰,对问题有透彻的理解和妥善解决,出自《论语·为政》

第2个回答  2021-02-28

四十不惑,应该明白什么,很多人想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