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的人口民族

如题所述

2002年末,武鸣区总人口64.71万,其中农村人口53.91万。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共56.25万人,其中壮族人口56.08万人,占86.66%。(不包括境内的南宁华侨投资区)
2009年末,武鸣区总人口68.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4万人;壮族人口59.46万人。(不包括境内的国家级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 2014年,武鸣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增幅虽比2013年回落0.5个百分点,但高出南宁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居南宁市六县之首。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比2013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37.4亿元,比2013年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58.6亿元,比2013年增长22.7%,第三产业,达到了两位增长。
2014年,武鸣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53∶20调整优化为26.3∶51.7∶22.0,第三产业比重比2013年提高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1.7%,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3.5%,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4.8%,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呈协调发展态势。 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10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甘蔗、木薯、水果以及蔬菜等农作物产品,畜禽、渔业也同步发展。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大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广西蔗糖生产基地县及广西木薯生产基地县。
农业是武鸣区的重要经济,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民国32年(1943年),武鸣区粮食产量为10296.4万斤,消费13092.6万斤,尚不足2796.2万斤。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1957年,武鸣区粮食总产量达96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63%。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67.02%、林业占2.19%、牧业占19.83%、副业占9.09%、渔业占1.87%。
2014年,武鸣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7.4亿元,增长9.0%;林业总产值4.6亿元,下降9.9%;牧业总产值36.2亿元,下降0.5%;渔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4.7%。粮食产量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38万吨,增长2.9%;糖料蔗产量190万吨,增长0.2%;木薯产量(折干)25.64万吨,下降10%;花生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21.6%;水果产量64.64万吨,增长12.2%;蔬菜产量95.74万吨,增长7.3%。武鸣区生猪出栏139.13万头,增长1%。水产品产量4.45万吨,增长4.7%。 武鸣区工业发展基础良好,主要产业有制糖、淀粉、建材、造纸、饲料、医药化工、矿产加工等。武鸣区农副土特产品如甘蔗、烤烟、水果及建材和金属矿产铜、钨、锰等资源丰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解放前至解放初期,武鸣区仅有一些手工业作坊,主要是烟丝加工、土法制糖、铁木农具制造、酿酒、纺织、缝纫等。1951年,工业总产值123万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2家,产值160万元,
1953-1957年武鸣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1.8%。1990年,武鸣区工业企业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60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拥有香山糖厂、东江糖厂、卷烟厂、染织厂5个大中型企业,工业行业发展到有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烟草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印刷、电力、机械、建筑材料、缝纫、木材加工、皮革及制品、金属矿采选、冶炼等20多个,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建材、化工、矿产为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工业体系。
2014年武鸣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12.31亿元(含两糖),比2013年增长9.8%,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219.97亿元,比2013年增长3.6%。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6.92亿元,比2013年增长11.2%。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05.73亿元,比2013年增长3.5%。
2014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20.4亿元(含两糖),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75.77亿元,比2013年增长4.6%。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99亿元,比2013年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0.36亿元,比2013年增长4.7%。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费量78.13万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费量64.23万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6.2%。武鸣区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消费量0.72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11.7%,其中,武鸣区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消费量0.93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6.2%。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总产值139.8亿元,比2013年增长12.8%,轻工业总产值65.9亿元,比2013年下降11.9%。从主要产品产量上看,发酵酒精16万吨,比2013年下降7.6%,配混合饲料14.1万吨,比2013年下降6.9%,塑料纺织品6.2万吨,比2013年增长10.5%,瓷质砖15962万平方米,比2013年增长39.4%,水泥313万吨,比2013年增长10.8%,人造板103万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0.5%。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1.7%,比2013年提高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亿元,比2013年增长20.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6.4亿元,比2013年增长8.0%,其中利润总额11亿元,比2013年增长9.3%;亏损企业亏损额0.1亿元,比2013年减少56.7%。 2014年,武鸣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有24家,其中,批发业企业2家、零售业企业15家、餐饮业企业1家,零售业大个体1家,餐饮业大个体4家、餐饮产业1家。
2014年武鸣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5%。其中,完成62亿元, 比2013年增长15%。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9亿元,比2013年增长1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1亿元,增长16.1%。餐饮业营业收入6.7亿元,比2013年增16.2%;商品零售额58.3亿元,比2013年增长11.8%。
2014年实现财政收入19.46亿元,比2013年增长20.5%,其中,武鸣区实现12.29亿元,比2013年增长10.5%。税收收入9.6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78.1%,比2013年提高3.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6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21.9%,比2013年下降3.2个百分点。
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7.4亿元,比2013年增长15.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0亿元,比2013年增长15.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8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1元,比2013年增收2263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54元,比2013年增收1112元,增长12.3%。两个收入总量和增速均排在全市六县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2.6∶1缩小为2.5∶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